-
1 # 使用者7607326165656
-
2 # 官方的代言人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
3 # 檸檬甜不233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李商隱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在政治上由於李商隱被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佔廿二首,數量位列第四。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傳。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
回覆列表
晚唐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合稱“小李杜”。生於八一三年,逝於八五八年。唐文宗開成二年登進士第,青年時期即已顯露出文學才能,十七歲時受到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教會他寫給皇帝上奏章的駢文。不久,李商隱到徑源節度使王茂元的部下當幕僚,並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兒。王氏聰慧美麗,並通詩文,李商隱對這個婚姻非常滿意,可這卻帶來了嚴重後果。
當時正是兩大官僚集團,即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和以牛僧孺等為首的牛黨尖銳對立,進行著劇烈的爭權奇利的時代。李商隱早年受到令狐楚父子的栽培,令狐楚父子是牛黨,因此按習慣李高隱也應該屬於牛黨。可王茂元卻是李黨,李高隱做了他的女婿,在當時看來是背叛牛黨投向李黨,因此深為牛黨中人所痛恨。
在李黨得勢幾年中,李商隱因母親去世,按當時習俗在家守喪三年,他復出後幾個月,唐武宗死,唐宣宗即位,牛黨開始得勢。後來,今狐綯當了宰相,他認為李商隱辜負了他的家恩,因此有意壓抑他,對詩人請求邦助的書信,詩文置之不理。這樣李商隱一生只當個校書郎、縣尉之類的小官,或在大官的幕府中邦忙,長期飄泊在外,窮困潦倒。
對李商隱的另一次重大打擊,是他心愛的妻子在婚後十三年,即李商隱三十八歲時去世,由於忘不了她,李商隱再也沒有結婚。
大中十二年二月,李商隱的上級柳仲郢被免去了諸道鹽鐵使的官職,調回朝中任刑部尚書。李商隱再次失業,帶著憂傷而又惆帳的心情回到鄭州閒居,這年秋天,這位天才的詩人病逝了,年僅四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