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TAT795

    臥薪嚐膽故事背景: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負傷身死,夫差繼位為王。夫差牢記父仇,日夜加緊練兵,準備攻打越國。公元前494年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越王勾踐率餘部5000人被圍於會稽山上,無路可走,準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勾踐請降,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

    勾踐夫婦為吳王“駕車養馬”,執役三年,贏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據說勾踐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這就是現在臥薪嚐膽這個詞基本含義。

    西漢最早出現“嘗膽”記載。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越王勾踐世家》中,說:“吳既敵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這是目前發現最早出現“嘗膽”記載。但沒有寫到勾踐臥薪之事。

    北宋明確出現“臥薪嚐膽”一詞。北宋蘇軾所寫的《擬孫權答曹操書》中“臥薪嚐膽”首次被作為一個成語來使用。蘇軾模擬孫權口吻,寫道“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這是首次出現“臥薪嚐膽”一詞,但並不是描寫勾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建築勞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