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春秋

    張騫與蘇武的功勞誰大?自然是張騫。蘇武只是用19年放一群羊來證明了始終不渝民族氣節,如果說氣節也是一種功勞的話,那麼便可以承認蘇武有功勞。反觀張騫,他給中原王朝展開了廣闊西部視野,開闢了歷史深遠的絲綢之路,並且隨著西漢勢力成功西擴,逐漸瓦解了匈奴對漢的戰略圍堵。張騫是華人認識西域的第一雙眼睛。

    如果講氣節,張騫也不遜色於蘇武。蘇武被匈奴扣押了19年,張騫被扣押了13年,蘇武沒有投降匈奴,張騫也沒有。張騫在匈奴取妻生子,蘇武也不例外。張騫兩次主動逃離匈奴,最終憑自己的能力回到漢朝,而蘇武只能等漢朝營救。蘇武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使節,而張騫是一個全面型的人才。

  • 2 # 周朝文DMU

    張騫和蘇武同是漢朝外交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們倆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均是被匈奴擄去做了十多年的奴役。蘇武比張騫的時間更長,十九年被控制在匈奴地區無法脫身。蘇武為後人所知更多的是他的氣節與忠心,張騫為後人所知的更多的是絲綢之路與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兩者還是有所不一的。

    張騫第一次出使大月氏之事,歷經萬難,途中風餐露宿,長途跋涉,被匈奴發現,帶回部落奴役了十年,最終逃出匈奴的地盤,繼續踏上去大月氏的道路。這來來回來數十年讓他發現了許多西域國家以及捷徑的開闢。回漢後的張騫被漢武帝升官,繼續由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傑出的外交關係讓他聞名與西域各國與中亞地區,各國使者紛紛前來朝貢,甚至保持長期的和親關係。張騫帶來的外交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絲綢之路的開闢後來也成了東方與西方之間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渠道。

    蘇武同樣擔任過使節,但被匈奴囚禁的時候,不被其威嚴所逼,仍然堅持自己,曾經欲引刀自殺,也不願意投降於匈奴。甚至在最艱難的時刻,用雪水解渴,用粘毛充飢。蘇武的形象常常被畫成畫作,或者拍成劇作,然而張騫的事蹟很少被排成劇目。蘇武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也被後世讚頌。張騫代表漢朝外交的成功,蘇武代表漢朝國家的尊嚴,自然國家的尊嚴遠遠比外交重要,因此在後來的文化貢獻衡量上,蘇武被人提及的次數遠遠大於張騫。但是兩人在歷史中的聲望都是名垂千古的。

  • 3 # 君臨萬方

    單純從功勞來講的話,自然是張騫的功勞更大。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被人稱為“鑿空”,這兩個字足以證明其豐功偉績。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前後用時13年,期間還被匈奴扣押。雖然張騫在匈奴被扣押十餘年,還曾娶妻生子,但始終“持漢節不失”。

    張騫之所以出使西域,是漢武帝對匈奴戰略的一部分。漢武帝想要聯合西域的月氏人,東西夾擊匈奴。但此時月氏人已經被匈奴驅逐到西方,且無意報仇,自然不願意和漢朝聯合。

    張騫無法,只好從月氏返回漢朝,但回去的路上又被匈奴人截獲。後來,還是張騫趁著匈奴內亂,才得以脫身。雖然此次張騫沒能聯合月氏,但卻掌握了西域各國的第一手資料,使得中原王朝和西域關係進入嶄新一頁。

    當張騫把自己的經歷告訴漢武帝后,更加激發了漢武帝經營西域的雄心。後期進行的河西之戰以及通西南夷,都是根據張騫的資料,漢武帝做出的戰略調整。

    而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想聯合烏孫共同抗擊匈奴。這一次聯合雖然沒有成功,但卻為後來烏孫和漢朝聯姻、聯盟打下了基礎。西域其他國家,比如大宛、安息等國,都知道了漢朝的強大,許多還派使者前來長安。

    西漢後期對Murano、大宛、車師的打擊,都是在張騫提供的資訊密不可分。漢朝對西域的苦心經營,最終使得斬斷匈奴右臂的戰略構想得以實現,使得“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張騫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回來後一年便去世,結束了他傳奇而偉大的一生。因為張騫生前曾被封博望侯,在以後和西域的交往中,漢朝使者往往“皆稱博望侯”,以此來獲取西域諸國的信任。由此可見,張騫“鑿空”西域的影響,是如何巨大了。

    蘇武出使匈奴

    漢朝和匈奴爆發了長期的戰鬥,雙方互相通使者以窺探敵情。漢朝郭吉、路充國等十餘批使者被匈奴扣押。漢朝自然也毫不示弱,亦扣押了匈奴派來的使者。

    等到匈奴新單于即位,害怕漢武帝派兵攻打,於是主動示好,送回原來扣押的郭吉、路充國等人。漢武帝對此十分高興,派蘇武持節,把扣押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送回。

    等到蘇武完成任務,想要回歸漢朝的時候,副使張勝又捲入了匈奴內鬥,蘇武受到牽連,被匈奴扣押。蘇武自殺被匈奴人救活後,獨自一人持節牧羊,始終不向匈奴低頭。

    (蘇武)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如此艱苦的生活,蘇武度過了19年。一直到漢武帝去世,漢昭帝即位,漢朝向匈奴詢問蘇武等人的下落。匈奴害怕被打擊報復,謊稱蘇武等人已死。後來還是和蘇武一同出使的常惠,說通了看守他的人,把蘇武的真實情況告訴了漢朝來的使者。在這種背景下,蘇武最終得以迴歸故國。

    (蘇)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等到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即位後,對待蘇武特別尊重。後來,匈奴歸降漢朝,漢宣帝憶往昔輔佐功臣,特意設定麒麟閣,蘇武名列其中。這種待遇,被後世推為人臣榮耀之最。

    綜上所述,如果單純從功勞上來講的話,肯定是張騫功勞更大。但從氣節上來講,兩人都是十幾年持節不失,堅強的意志和對祖國的耿耿忠心是沒有高下的。“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張騫、蘇武都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 4 # 國史春秋

    張騫與蘇武的功勞誰大?自然是張騫。蘇武只是用19年放一群羊來證明了始終不渝民族氣節,如果說氣節也是一種功勞的話,那麼便可以承認蘇武有功勞。反觀張騫,他給中原王朝展開了廣闊西部視野,開闢了歷史深遠的絲綢之路,並且隨著西漢勢力成功西擴,逐漸瓦解了匈奴對漢的戰略圍堵。張騫是華人認識西域的第一雙眼睛。

    如果講氣節,張騫也不遜色於蘇武。蘇武被匈奴扣押了19年,張騫被扣押了13年,蘇武沒有投降匈奴,張騫也沒有。張騫在匈奴取妻生子,蘇武也不例外。張騫兩次主動逃離匈奴,最終憑自己的能力回到漢朝,而蘇武只能等漢朝營救。蘇武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使節,而張騫是一個全面型的人才。

  • 5 # 周朝文DMU

    張騫和蘇武同是漢朝外交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們倆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均是被匈奴擄去做了十多年的奴役。蘇武比張騫的時間更長,十九年被控制在匈奴地區無法脫身。蘇武為後人所知更多的是他的氣節與忠心,張騫為後人所知的更多的是絲綢之路與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兩者還是有所不一的。

    張騫第一次出使大月氏之事,歷經萬難,途中風餐露宿,長途跋涉,被匈奴發現,帶回部落奴役了十年,最終逃出匈奴的地盤,繼續踏上去大月氏的道路。這來來回來數十年讓他發現了許多西域國家以及捷徑的開闢。回漢後的張騫被漢武帝升官,繼續由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傑出的外交關係讓他聞名與西域各國與中亞地區,各國使者紛紛前來朝貢,甚至保持長期的和親關係。張騫帶來的外交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絲綢之路的開闢後來也成了東方與西方之間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渠道。

    蘇武同樣擔任過使節,但被匈奴囚禁的時候,不被其威嚴所逼,仍然堅持自己,曾經欲引刀自殺,也不願意投降於匈奴。甚至在最艱難的時刻,用雪水解渴,用粘毛充飢。蘇武的形象常常被畫成畫作,或者拍成劇作,然而張騫的事蹟很少被排成劇目。蘇武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也被後世讚頌。張騫代表漢朝外交的成功,蘇武代表漢朝國家的尊嚴,自然國家的尊嚴遠遠比外交重要,因此在後來的文化貢獻衡量上,蘇武被人提及的次數遠遠大於張騫。但是兩人在歷史中的聲望都是名垂千古的。

  • 6 # 君臨萬方

    單純從功勞來講的話,自然是張騫的功勞更大。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被人稱為“鑿空”,這兩個字足以證明其豐功偉績。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前後用時13年,期間還被匈奴扣押。雖然張騫在匈奴被扣押十餘年,還曾娶妻生子,但始終“持漢節不失”。

    張騫之所以出使西域,是漢武帝對匈奴戰略的一部分。漢武帝想要聯合西域的月氏人,東西夾擊匈奴。但此時月氏人已經被匈奴驅逐到西方,且無意報仇,自然不願意和漢朝聯合。

    張騫無法,只好從月氏返回漢朝,但回去的路上又被匈奴人截獲。後來,還是張騫趁著匈奴內亂,才得以脫身。雖然此次張騫沒能聯合月氏,但卻掌握了西域各國的第一手資料,使得中原王朝和西域關係進入嶄新一頁。

    當張騫把自己的經歷告訴漢武帝后,更加激發了漢武帝經營西域的雄心。後期進行的河西之戰以及通西南夷,都是根據張騫的資料,漢武帝做出的戰略調整。

    而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想聯合烏孫共同抗擊匈奴。這一次聯合雖然沒有成功,但卻為後來烏孫和漢朝聯姻、聯盟打下了基礎。西域其他國家,比如大宛、安息等國,都知道了漢朝的強大,許多還派使者前來長安。

    西漢後期對Murano、大宛、車師的打擊,都是在張騫提供的資訊密不可分。漢朝對西域的苦心經營,最終使得斬斷匈奴右臂的戰略構想得以實現,使得“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張騫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回來後一年便去世,結束了他傳奇而偉大的一生。因為張騫生前曾被封博望侯,在以後和西域的交往中,漢朝使者往往“皆稱博望侯”,以此來獲取西域諸國的信任。由此可見,張騫“鑿空”西域的影響,是如何巨大了。

    蘇武出使匈奴

    漢朝和匈奴爆發了長期的戰鬥,雙方互相通使者以窺探敵情。漢朝郭吉、路充國等十餘批使者被匈奴扣押。漢朝自然也毫不示弱,亦扣押了匈奴派來的使者。

    等到匈奴新單于即位,害怕漢武帝派兵攻打,於是主動示好,送回原來扣押的郭吉、路充國等人。漢武帝對此十分高興,派蘇武持節,把扣押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送回。

    等到蘇武完成任務,想要回歸漢朝的時候,副使張勝又捲入了匈奴內鬥,蘇武受到牽連,被匈奴扣押。蘇武自殺被匈奴人救活後,獨自一人持節牧羊,始終不向匈奴低頭。

    (蘇武)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如此艱苦的生活,蘇武度過了19年。一直到漢武帝去世,漢昭帝即位,漢朝向匈奴詢問蘇武等人的下落。匈奴害怕被打擊報復,謊稱蘇武等人已死。後來還是和蘇武一同出使的常惠,說通了看守他的人,把蘇武的真實情況告訴了漢朝來的使者。在這種背景下,蘇武最終得以迴歸故國。

    (蘇)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等到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即位後,對待蘇武特別尊重。後來,匈奴歸降漢朝,漢宣帝憶往昔輔佐功臣,特意設定麒麟閣,蘇武名列其中。這種待遇,被後世推為人臣榮耀之最。

    綜上所述,如果單純從功勞上來講的話,肯定是張騫功勞更大。但從氣節上來講,兩人都是十幾年持節不失,堅強的意志和對祖國的耿耿忠心是沒有高下的。“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張騫、蘇武都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千紙鶴”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