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年蘭亭
-
2 # 中國書法人物
個人覺得要說學趙還是米,應該是離趙孟頫近,但是我感覺都是學王的,有王羲之聖教序和蘭亭序的東西多,當然,趙和米也是學王的。
書法作品水平不錯,很講究,有法度,有出處,作品上乘!
-
3 # 書法有云
這件書法是學趙孟頫,還是學米芾,水平如何?有什麼問題?題主所上傳的這幅書法作品,如果按照題主所提問題選擇來看其書法風格應該是以大王為主米元章為輔。
雖然趙孟頫是宗法二王,但其書法風格潤美之處更為突出,與大王的峻美有很明顯的不同。至於說到這幅書法作品的水平如何?應該來說在技巧方面功底比較深厚,但同時也沒有將個人的特點表達出來,因此從藝術角度來看,只能將之歸屬到“入帖”的水準還沒有達到“出帖”的程度。
圖片:喪亂帖
圖片:趙孟虎膽巴碑
綜上所述,題主所上傳的書法作品來看,書法的功底是深厚的,但是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來看,個性的彰顯明顯不足,而這點正是創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米芾和趙孟頫都是學習大王的書法,而大王又間接學習鍾繇的書法,而鍾繇繼承蔡邕的筆法,由此推薦創作者書法的學習可以直接進行溯源。
這件作品以“二王”一路的小行草書寫,中間點綴了小段小楷,很好地將現代流行的展廳元素融入到傳統的書寫之中,可見作者對當代書法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作品的取法整件作品以小狼毫創作,佈局得當,用筆得法,典雅飄逸,古意盎然。說到取法,書法史上寫“二王”的名家很多,但特點各有不同,比如趙孟頫勝在端莊,米芾勝在迅疾。
從這件作品來看,融合了趙、米二人的特點,既有趙孟頫的秀潤溫雅、姿態Lavida,又有米老怪的猛利俊俏、沉穩嚴謹,可圈可點,是件比較不錯的作品。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缺乏變化,用筆過於程式化。
從作品中的“藤”“會”“暮”“食”“今”等字可以看到,其撇捺非常相似,重複出現,機械乏味,這也許是作者的習慣性用筆,缺乏變通;但也有可能是作者臨帖過少,尚不掌握其他寫法。
建議作者多學習趙、米二人的法帖,尤其是可糅入二王手札散淡閒適、輕鬆快意的筆調,讓作品具有更強的視覺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
2、小楷功力欠缺。
上面說了,小楷的加入,讓這件作品有了很多現代感,更加鮮活。但是,和行書水平懸殊的小楷,卻又充分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對於小楷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它對筆法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書寫難度更是高於行草。
建議作者加強訓練,使小楷水平與行書相符,這樣作品更加完整與協調。否則,建議作品中暫時不要加入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