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就是頭鐵丶

    謝邀。首先以水滸傳小說的角度來說、那是肯定的。不然林沖何必上梁山?以正史來看、是沒有梁山108好漢的、但是倒真有以宋江為首的幾十個頭領起義造反、但是沒有那麼多的戲劇傳奇色彩、只是作者迎合百姓的口味刻意杜撰的而已。高太尉倒確有其人、但史書上對於此人沒有多少筆墨。跟宋江等人並無交集。

  • 2 # 談古論金

    歷史上有高俅,是北宋末年的權臣。

    歷史上也有宋江等人,他們確實在梁山附近起事,但與《水滸傳》的描寫不盡相同。

    《宋史·徽宗紀》記載:

    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討之。

    《宋史·張叔夜傳》的記載更為詳盡: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無論是起河朔,還是被稱為淮南盜,都說明宋江起義軍不是像《水滸》中以梁山為嘯聚山林的所在,而是流動作戰,攻城陷地,相對比較機動靈活地打擊官軍,史載其先後攻打了青州(今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濟州(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濮州(治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轄區包括今山東省鄄城及河南省濮陽市範縣及濮陽市南部地)、鄆州(實際上宣和年間鄆州已經改名東平府,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並將活動範圍由山東擴大到河北(起河朔這個不太準確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淮南(淮南盜的說法由此而來)。在淮南,宋江武裝曾經攻取淮陽軍(治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古邳鎮東),繼由沭陽(今江蘇省沐陽縣)乘船進抵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最後也是在這裡兵敗受招安的。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五二記載:

    宣和二年,方臘反睦州……東南震動。以(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討之。”

    同書卷二一二記載:

    宣和三年,方臘反,(劉)光世別將一軍自饒趨衢、婺,出賊不意,戰多捷。臘走入清溪洞。光世遣諜,察知其要險,與楊可世遣宋江並進,擒其偽將相,送闕下。”

    根據上述歷史資料的記錄,宋江和張叔夜、童貫、劉延慶、劉光世等有交集,但與高俅並沒有交集。高俅迫害過樑山好漢,與史無徵。

    金聖嘆在評《水滸》時說過:

    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作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可能正因為關於高俅的歷史記載不多,所以施耐庵有了演義發揮的餘地,將他寫成在好漢們逼上梁山前和招安後都曾經以各種方式迫害過他們的奸臣,並將其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合稱為四大奸臣。

    實際上,高俅固然算是徽宗的倖臣,也勉強可以算是奸臣,但他不是童貫、蔡京等“六賊”之一,事實上和童貫關係還不太好,彼此之間沒有什麼勾結。

    高俅對有恩於自己的人知恩圖報,相當厚道。後來的抗金名將劉琦就是他老領導劉仲武兒子,入仕途就是高俅舉薦的,另外,因為他當過蘇軾的小史(書童),對舊主人家也很關照,史稱“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這些,也算這個負面人物身上值得稱道的一面。

    與六賊不同,他最後算是得到了善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荒野行動》裡的高壓鍋蓋是不是能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