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人記
-
2 # 新會陳皮調研手記
新會人來回答一下。
橘子,就是芸香科植物的其中一種,跟柑、橙、柚等等都是同一科目的植物。橘子在中國,特別是南方地區廣泛種植,例如四會的砂糖橘、梅州金橘等等,都是南方地區的柑橘特產。橘和柑,其實按照我們的直觀區分就是以大小來區別的,如柚子最大、橙子其次、柑、檸檬、橘等大概就可以根據體型來劃分芸香科植物果實的特徵。
作為中藥材,橘子跟柑橙柚等等都有同樣的藥用功效,主要體現為呼吸系統相關的疾病。芸香科類植物果實的外皮,其主要有效成分就是皮裡面的“橙皮苷”,而芸香科的每種植物果實的橙皮苷含量也不同。在歷史上最早記載的以橘子皮入藥的“陳皮”,也是為中國柑橘入藥歷史最早的應用。橘子皮的廣泛應用,也跟中國把柑橘作為主要蔬果類經濟作物的重要原因。
一、“橘子皮”是最早的陳皮原材料,歷史已有2000年之久在古代,柑橘其實是不分家。2000年前東漢的《神農本草經》就對橘子皮的應用有了詳細的記載,其中又以“橘紅”入藥的記錄最多。橘紅,就是成熟時期外皮泛紅的橘子果實,而橘白,就是橘子皮的內囊。橘紅和橘白都有不同效果,其中還有去白留紅、果肉入藥等等的記錄,但具體的是否以皮還是以肉入藥,則沒有明確記載。到了唐代,以橘子皮為代表的陳皮,開始出現在《食療本草》的記載中。其實在隋唐以前古人只說“橘柚”的入藥,並沒有明確指出橘柚作藥用的部位。直到隋唐以後才有關於橘皮、橘葉、橘絡等分別作藥用的記載。因此,從橘子皮入藥的歷史記載看出,中國以橘子皮入藥的過程已經非常久遠。
二、“橘子皮”可以自己動手,做成陳皮食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吃用一些柑皮橘子皮等,很多老一輩的人會存起來、老人們認為,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曬乾的橘子皮,也可以在喉嚨不舒服的時候泡喝水,還可以在日常烹飪中作為中藥的調味食品。而自己製作橘子陳皮的的過程也很簡單。首先需要需要在剝橘子之前,就把橘子皮洗乾淨,這裡為什麼不能在剝皮之後再洗呢?因為橘子皮的內囊富含纖維,如果剝皮之後再洗,會導致內囊纖維吸水,這樣不利於橘子皮的風乾和陳化,因此在剝皮之後,橘子皮就千萬不能溼水!之後放在Sunny下曬一到兩天,等到橘子皮變硬後,就可以用瓶子或者袋子裝好,放到陰涼處離開地面、牆壁、房頂等地方存放,陳化。一般來說,橘子皮需要變成陳皮需要陳化三年以上。
三、“橘子皮”除了入藥,還可以作為烹飪調味橘子皮製作的陳皮,具有都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主要應用於消化系統的腸、胃等,以及呼吸系統如咳嗽等;少數用於泌尿系統以及心血液迴圈系統等作用,而其中主要的用法就是煮水,讓陳皮中的有效成分苷類、脂類等溶於水中。除了入藥,橘子皮還可以用以烹飪之中。橘子皮具有的揮發油,可以有效闢出食物中的腥味和辛味,因為很多廣東人在蒸魚的時候,都喜歡在魚的肚子裡放幾片薑絲和陳皮絲,蒸出來的魚就會顯得更加鮮美而沒有魚腥味。另外,橘子皮也可以在紅茶、普洱茶等作為調味使用。在歐洲,橘皮與紅茶的搭配,也是英國皇室貴族喜歡的下午茶搭配。
四、“橘子皮”的廣發使用,是民間智慧的創新體現以橘皮製作陳皮,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相關記載,與“凡狼毒、枳實、半夏、麻黃、吳茱萸,皆須陳久者良(也就是“六陳”的說法)。”這是歷史上首次提出“陳舊者良”的概念。此後,關於橘子陳用之說,在唐宋以後各本草書籍中頻繁出現。而隨歷史發展,歷代醫家根據自身經驗對陳皮功效有所拓展。中國最早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末年,以橘柚之名首次記載其性味功效及產地,載:“橘柚味辛,溫。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一名橘皮,生川穀。”以後自宋朝之後,從“橘”改良種植方式後培育出來“柑”,更成為日後陳皮的最為重要的原材料。
總之,橘子皮作為一種家常水果的外皮,很多時候被我們作為垃圾扔掉,殊不知其背後還有那麼多應用。從橘子皮的應用不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將老百姓最普通的常見之物,挖掘出其特有的功效,並用於實踐當中。從橘子到柑,從新鮮橘皮陳皮的應用,雖然只是一片普通橘子皮,但縱觀其兩千餘年的發展史,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在這片小小的橘皮身上,似乎包含著中國民族最偉大智慧和創新的力量!
-
3 # 宋藥師
橘是一種酸甜可口的水果,現在正當季。我們都知道它的果皮乾燥後可以入藥。它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乾燥後是一種中藥,即青皮(包括個青皮和四花青皮);成熟以後的果實的乾燥果皮又是一種中藥,即陳皮。按說不管成熟的不成熟的它的果皮都可以叫做橘皮。都出自同一種植物果實的果皮,採摘於不同的生長階段,藥性卻有著很大的區別。那麼,通常說橘皮到底是陳皮還是青皮呢?
古代其實也有陳皮和青皮之分,只是並未如此稱呼。古代稱陳皮為橘皮,陳皮取自橘皮“陳久者良”,所以又稱陳皮;稱青皮為青橘皮。所以一般說橘皮就是指成熟果實的果皮,即陳皮。
但也有的將陳皮和青皮都歸在橘皮,但使用的時候一分為二的使用,即橘皮(陳皮、青皮)。而藥典徹底將兩者分開了,陳皮和青皮標準各自單列。今天我們不妨將陳皮和青皮都說一說。
陳皮(宋代之前稱橘皮,宋代之後陳皮、橘皮並見)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年頭久的趨於黃褐色。陳皮為理氣類中藥,苦、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常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症。
青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外表麵灰綠色或黑綠色(古代亦稱為青橘皮)。亦為理氣藥,性苦、辛,溫。歸肝、膽、胃經。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用於胸協脹痛,疝氣疼痛,乳癖,乳癰,食積氣滯,脘腹脹痛。
陳皮、青皮主要區別陳皮和青皮雖然都屬於理氣類中藥,均能行氣消脹。但在實際應用上還是有區別的: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中描述 “陳皮浮而升,入脾肺氣分; 青皮沉而降,入肝膽氣分,一體二用”。
-
4 # 一葉輕舟85
橘皮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橘樹的成熟果皮。主產於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屬理氣類中藥。
橘皮原藥圖
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功效:行氣健脾,燥溼化痰。傳統醫藥多用於以下疾患:
1、脾胃不和,寒溼積滯,脾溼健運所致脘腹脹滿、疼痛不食。常與蒼朮、厚朴、甘草等合用。
2、嘔吐有熱與黃芩、大棗、竹茹、北沙參等同用;寒飲阻滯加生薑、砂仁等同用。
3、痰溼咳嗽常與制半夏、茯苓、甘草等合用。
4、痰溼眩暈常與制半夏、茯苓、枳實、天麻等同用。
5、乳癰初起常與甘草等同用。
6、脾虛氣滯常與黨參、白朮、茯苓等同用。
橘皮加工圖
常用量6一10克。注意!①、陳皮辛散苦燥,溫能助熱,故舌赤少津及內有實熱者慎用。②、無氣滯者勿用,否則易耗傷正氣。
《本草綱目》評價:“橘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溼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痎瘧、大腸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
橘皮主含揮發油包抬右旋檸檬烯、枸櫞醛、陳皮素、橙皮甙、中肌醇、川皮酮、VB1等物質。具有排胃腸積氣、祛痰、平喘、抑菌等多種作用。橘皮又是提煉橙皮香精油的主要芳香原料。
橘皮飲片圖
回覆列表
橘皮為乾燥成熟果皮。
藥理作用:(1)抗胃潰瘍,促進消化液分泌。
(2)抗肝損傷,促進膽汁分泌。
(3)平喘,祛痰。
(4)加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冠脈,降血壓。
(5)抗炎。
(6)抑制子宮。
(7)縮短凝血時間。推薦一些養生藥膳。
☞陳皮瘦肉粥
陳皮15g,瘦肉50g,墨魚骨12g,白米80g。瘦肉洗淨切片,白米淘淨,和陳皮、墨魚骨一起煮粥,熟後去陳皮、墨魚骨,加入瘦肉片再煮到肉熟,食鹽調味溫服。
功效:補虛,理氣健脾。適用脾胃氣滯,胃脘脹痛,食少體虛等症。
☞橘皮茶
陳皮6g,茶葉少許。將陳皮洗淨,加水煎,取滾沸湯液,趁熱沏茶。隨意飲用。
功效:健脾行氣。適用於痰濁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平素多痰,舌苔白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