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來開黑666

     中國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計時的國家。大約商朝後期,中國就出現了把一晝夜分為100等分的百刻計時制,而且歷朝歷代沿用不衰,一直到清末才廢止。因為出現了百刻計時制,因此中國古代便擁有了統一的計時標準。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先人的一個偉大創舉。現在人用的多的是手錶手機,更多的手錶知識可以百度37表!

      有了計時標準,古人都發明瞭哪些計時器呢?

    日晷 日晷,本義是指太陽的影子,後來則指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又稱“日規”。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現在,我們到北京故宮、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地旅遊參觀時,還可以看到日晷的身影。

    圭表 圭表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作為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圭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作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作圭。圭表測定正午的日影長度以定節令,定迴歸年或陽曆年。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中國所測定的迴歸年數值的準確度斗居世界第一。透過進一步研究計算,古代漢族學者還掌握了二十四節氣的圭表日影長度。這樣,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曆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曆年以及二十四個節令的日期,作為指導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漢書》《元史》中都對圭表的形制、構造、材質做了詳盡的記述。

      漏刻 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一旦遇到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中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詩曰:“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也寫有“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佳句。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中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中國古代從周代起,官方就已經開始懂得用漏刻來計時了,為此朝廷還專門設有計時的專職機構。秦朝時就設有“太子率更令”,專門負責管理漏刻,然後為皇家報時服務。西漢時,漏刻甚至上升為一種天文計時儀器,由太史待詔掌管。東漢時,朝廷設有“郎官”一職,也是負責管理漏刻的。

      香篆鍾 這種古代計時器鮮為人知。據宋代學者薛季宣著書記載,香篆鍾是一種於12世紀中葉在中國流行的古代計時器。《狄仁傑斷案傳奇》中,也記述了唐代宮廷內用香篆鍾計時的情形:香篆鍾為梅花形黃銅盤子,盤內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繚繞一圈盤香,焚燻後,根據盤香的燒沒程度來計時,時人謂之“五孕祥雲”。

      大明殿燈漏 1276年,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創制了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透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器。因其造型似宮燈,又放置於皇宮的大明殿,所以稱為大明殿燈漏。

      沙漏 因漏刻冬天水易結冰,所以明代時發明了“五輪沙漏”,用流沙驅動漏刻。同時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所著《宋學士文集》中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此外,中國古代還製造出了較大的計時儀器,如東漢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北宋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的水運儀象臺等。更多的手錶知識可以百度37表!

  • 2 # 半個南山人

    我們現在使用的鐘表是由西方發明,但並不意味著中國古代就沒有計時的方法。

    古人是用什麼方式計時?

    早在先秦時代,中國古人就有了許多計時方法。

    最早採用的就是分段計時制,即透過對日月執行的觀察以及對日常生活習俗和生產活動規律的基礎上,劃出一天之內不同的時段。如我們常用的旦、朝、晝、昃、昏、莫等這些記時的名稱都與太陽有關,就是根據太陽在一天內移動的位置及在地面上的不同投影變化來計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古代記時的最原始的方法。

    到殷商時代,又把一天分為12個時段,白天分為9段,夜間分為3段。後來又把一天分為了16個時段,自天10段,夜間6段。這種不均勻分段法,特點就是時間的間隔不等距,自天的時段的記時是以原始天文儀器圭表測量日影為準則,是比較恆定的時間標誌。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秦朝實行的是16時制,一天大致分為:

    雞鳴—平旦—日出—食時—莫食—東中—日中—西中—日昳—鋪時—下市—春日—日入—黃昏—人定—夜半。

    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鐘錶"是西漢時期的漏壺

    漏壺是一種銅製的挈壺,壼底側設有出水口,壼蓋上開有小孔,標尺由此插入,壼中的水外漏後,標尺便逐漸下降,從而讀得尺上的時間刻度。刻漏計時是把一晝夜平均分成100小等分,這種計時方法也叫百刻記時制。百刻中的晝夜比例是40比60,即夏天白天60刻,夜間40刻,冬天白天40刻,夜間60刻。

  • 3 # 國家人文歷史

    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這一問題,首先是古人對於時間段的劃分,其次是古人用於計時的工具。

    首先,在古代,自西周起就有了以十二個月劃分一年,以十二時辰劃分一日的歷算方式。古人認定的一天的開始往往是夜半時分,以十二地支來命名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子時(23:00-00:59)、丑時(01:00-02:59)、寅時(03:00-04:59)、卯時(05:00-06:59)、辰時(07:00-08:59)、巳時(09:00-10:59)、午時(11:00-12:59、未時(13:00-14:59)、申時(15:00-16:59)、酉時(17:00-18:59)、戌時(19:00-20:59)、亥時(21:00-22:59),按照人們的活動,又有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的說法,古人的一個時辰即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兩個小時。比時辰更小的單位則是刻,如果按照通用的百刻制來算,每刻相當於我們今天的14.4分鐘,古人一般採用某時某刻的方式來表達時間。實際上,古代的時辰劃分和刻度劃分在不同時期也有差別,還有十時辰制、十六時辰制或是一百二十刻、九十六刻等。

    其次,古人用於計時的工具也是很多元的,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日晷、漏刻、香燭這幾樣。最初,古人是根據太陽的影子位置來判斷一天內的時間的,這是日晷發明的基礎,日晷又稱圭表或日規,由一根垂直的石柱和一個石板(一般為圓形)組成,晷面有刻度,人們可以根據影子落的位置判斷時間;漏刻也是一種常用的工具,漏指漏壺,刻指刻度,是根據水滴落下的時間均衡的原理髮明的一種儀器,壺中的刻箭上標有數字,這樣也可以判斷出時間,與此相近的還有沙漏,原理也相似;香燭也是古人常用來計時的工具,古代的蠟燭上有刻度,也可以作為時間的標示,古裝劇中常說的“一炷香的時間”反映出古人也常用香燃燒的速度來作為計時的工具。

  • 4 # 東家APP

    時間是無形的,如何記錄時間,如何規劃時間,從來是人類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從古老的日晷到代表尖端科技的原子鐘,我們追求精準時刻的腳步從未停歇。

    對古人來說,日晷只能在晴朗的白天使用,陰天和夜晚該如何解決呢?古人發明了刻漏。“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彈棋盡未平。”詩人常常借刻漏滴水,隱喻身心的孤寂。刻漏雖準,卻太過精巧繁複,不能隨時隨地的使用。聰明的古人便又尋找到更為靈活的辦法——焚香。

    唐宋時將香料做成篆文形狀,點其一端,依香上的篆形印記,燒盡計時。據宣州石刻記載:“(宋代)熙寧癸丑歲,時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準昏曉,又增置午夜香刻。”故又稱百刻香。這便是篆香。

    後來的篆香不再專職於計時,它漸漸成為香道香席的寵兒,香篆花字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從祈福的蓮花,到閒雅的雲紋,篆香以縹緲的煙雲,悠遠的香韻,為我們拉開時空的變幻。對天地的敬畏,對人生逆旅之嘆,閒情雅趣之賞,濃縮在方寸之篆,感格於香韻的飄渺中。一爐篆香,悄然記錄似水流年,成為心靈深處最好的寄託。

    內容來自東家匠人沉香匠人瓊脂天下的分享。

  • 5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提到古代的計時器,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日晷(gu)。日晷又叫日規,最早出現於漢代,主要利用物體在太陽下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在不同的時間,太陽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樣,因此照射物體所投下的影子的大小和長度也都不一樣。日晷就是根據這一點發明的,它一般由一個標有刻度的圓盤和指標組成,和現在的鐘表不同的是,指標只有一根,不能動,而且垂直於刻度盤,安放在刻度盤的正中央。看時間的時候,觀察的不是指標本身,而是指標在刻度盤上投下的影子。

    還有一種名叫圭表的計時器,原理和日晷相同,而且出現得更早。原理和樣式類似於圭表的儀器,在戰國時期的古籍中就已經有記載了。目前能夠見到的最早的圭表,出土於一個東漢的墓葬。圭表實際就是在地面上立起的一根柱子,時間刻度都標在地面上,透過圭表看時間的時候,觀察的同樣也是柱子投在地上的影子。古代也有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型圭表,樣式和立在地上的大型圭表相同,只不過比較小,立在帶有刻度的錶盤上。

    圭表和日晷其實並不好用,因為要利用的是太陽的影子,所以在沒有太陽的時候,例如多雲的白天和晚上都無變化,而且在不同日子的同一個時刻也不相同,所以為了正確顯示不同的時間,錶盤上的刻度必須十分複雜。 在古代更為廣泛使用的計時工具,其實 是漏壼。漏壺的出現也很早,起碼在周朝就有了。它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在壺的底部鑿個小洞,然後在壺裡裝滿水,透過觀察漏出小洞的水量來計時。由於用肉眼觀察壺內的水位,難免會產生誤差,因此有了“沉箭法”,在漏壺內部放一個可以浮起來的托子,把箭固定在托子上,然後在漏壺的壺蓋中央也鑿一個孔,使箭穿過小孔,這樣箭就能直立在漏壺上了,隨著漏壺內水位的下降,漏壺裡的箭也會下降,人們就可以透過觀察箭的高度來知道時間了。

    漏壺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掌握蓄水的時間。理論上說,每壺水漏完的時間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在一壺水還未完全漏光的時候,就往壺裡添水,那麼上一壺水沒有全部漏完,真正耗費的時間會比實際的時間短,計時也就不準確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後來的古人開始使用兩個壺,一個壺裝滿水,將水漏進第二個壺裡,人們則透過第二個壺來觀察時間。第二個壺裡立一支箭,不同點在於,第個壺裡的水不斷漏入第二個壺,第二個壺的水漸漸增多,水位不斷上升,因此箭也會上升。這種設計,使第一個壺沒有計時功能,可以隨時蓄水,而流入第二個壺的水又是一定的,因此在精準度上,比使用個漏壺要高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國家對馬六甲海峽擁有封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