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手52448717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曹衣出水"---一種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曹仲達,(北齊)曹華人,最稱工,能畫梵像。他畫過許多佛陀、菩薩、可惜沒有作品流傳下來。不過這個風格卻在龍興寺的出土佛像上找到了。1996年10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了窖藏的400尊佛教造像。時代跨越從北魏至於北宋,(跟敦煌藏經有大致相近的時間跨度與最後的封藏時間,一樣具有不解之謎。)龍興寺北朝作品,體現了畫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樣式。

    "吳帶當風”____一種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吳道子,是個道士,又名道玄。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與晉人顧愷之、陸探微不同,以疏體而勝顧、陸的密體,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一變東晉顧愷之以來那種粗細一律的“鐵線描”,善於輕重頓拙似有節奏的“蘭葉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藝術形式,筆勢圓轉,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於時,被稱作“吳家樣”。吳道子善於把握住傳神的法則,注意形象塑造的整體,故所畫執爐女子壁畫,達到“竊眸欲語”的地步。十分傳神生動。他的畫與張旭的草書、斐的劍術,被譽為當時的“三絕”,

    傳說,吳道子於洛陽曾遇到書法家張旭和劍手裴的,裴的請吳在天宮寺為他亡故的雙親作壁畫,吳不受金而請裴舞劍以壯氣。舞畢,奮筆,俄頃而就。張旭也在那裡寫了一壁字。洛陽人都說:“一日之中,獲睹三絕。”要看“吳帶當風”當然去敦煌。

  • 2 # 停子的生活日記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曹衣出水"---一種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曹仲達,(北齊)曹華人,最稱工,能畫梵像。他畫過許多佛陀、菩薩、可惜沒有作品流傳下來。不過這個風格卻在龍興寺的出土佛像上找到了。1996年10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了窖藏的400尊佛教造像。時代跨越從北魏至於北宋,(跟敦煌藏經有大致相近的時間跨度與最後的封藏時間,一樣具有不解之謎。)龍興寺北朝作品,體現了畫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樣式。

    "吳帶當風”____一種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吳道子,是個道士,又名道玄。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與晉人顧愷之、陸探微不同,以疏體而勝顧、陸的密體,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一變東晉顧愷之以來那種粗細一律的“鐵線描”,善於輕重頓拙似有節奏的“蘭葉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藝術形式,筆勢圓轉,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於時,被稱作“吳家樣”。吳道子善於把握住傳神的法則,注意形象塑造的整體,故所畫執爐女子壁畫,達到“竊眸欲語”的地步。十分傳神生動。他的畫與張旭的草書、斐的劍術,被譽為當時的“三絕”,

    傳說,吳道子於洛陽曾遇到書法家張旭和劍手裴的,裴的請吳在天宮寺為他亡故的雙親作壁畫,吳不受金而請裴舞劍以壯氣。舞畢,奮筆,俄頃而就。張旭也在那裡寫了一壁字。洛陽人都說:“一日之中,獲睹三絕。”要看“吳帶當風”當然去敦煌。

  • 3 # 使用者7607326165656

    一,曹衣出水,是南北朝北齊曹仲達所創的畫法,又叫“曹家樣”。

    曹仲達出生西域,畫風融西域色彩和中原漢家風格於一體。

    曹衣出水,指慣用細筆,筆法遒勁有力,稠密重疊。畫出來的人物,穿著的衣服如同薄薄的輕紗,緊貼身體,就像剛剛從水裡撈出來似的。

    二,吳帶當風,是唐朝吳道子所創的畫法。人稱“吳家樣”。

    吳道子畫佛道人物為舉世之冠,被後人稱為“畫聖”。

    吳帶當風,指筆法錯落起伏,筆勢圓轉飄逸,擅長用形如蘭葉或蓴菜條一樣的線條來描繪衣褶,畫出來的人物衣袂飄飄,臨風飛動,生動而具有立體感,如仙人天衣迎風飛舉。

  • 4 # 詩林擷英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曹衣出水"---一種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曹仲達,(北齊)曹華人,最稱工,能畫梵像。他畫過許多佛陀、菩薩、可惜沒有作品流傳下來。不過這個風格卻在龍興寺的出土佛像上找到了。1996年10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了窖藏的400尊佛教造像。時代跨越從北魏至於北宋,(跟敦煌藏經有大致相近的時間跨度與最後的封藏時間,一樣具有不解之謎。)龍興寺北朝作品,體現了畫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樣式。

    "吳帶當風”____一種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吳道子,是個道士,又名道玄。吳道子所畫的人物頗有特色,與晉人顧愷之、陸探微不同,以疏體而勝顧、陸的密體,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還一變東晉顧愷之以來那種粗細一律的“鐵線描”,善於輕重頓拙似有節奏的“蘭葉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藝術形式,筆勢圓轉,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形成“吳帶當風”的獨特風格,風行於時,被稱作“吳家樣”。吳道子善於把握住傳神的法則,注意形象塑造的整體,故所畫執爐女子壁畫,達到“竊眸欲語”的地步。十分傳神生動。他的畫與張旭的草書、斐的劍術,被譽為當時的“三絕”,

    傳說,吳道子於洛陽曾遇到書法家張旭和劍手裴的,裴的請吳在天宮寺為他亡故的雙親作壁畫,吳不受金而請裴舞劍以壯氣。舞畢,奮筆,俄頃而就。張旭也在那裡寫了一壁字。洛陽人都說:“一日之中,獲睹三絕。”要看“吳帶當風”當然去敦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懿傳》嘉貴人經常提的北國世子愛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