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經事沒人管

    努爾哈赤不是野豬皮,不是一個詞。嶽託沒研究不知道,但指定不是傻瓜,你給你家孩子起名能這麼起嗎? 多爾袞不是熊,現在一般說是獾。但是有人(我)覺得是小的意思,dorogon 就是細小微小的小。多爾袞eme生了三個兒子,老大阿濟格 滿語是小的意思,多爾袞 也是小的意思。老三多多 dodo 是胎兒的意思,也是指小。

  • 2 # 鄧海春

    先釐清一下:老滿文和滿文老檔不是一個意思。

    老滿文指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創制的滿文,是用回鶻式蒙文的字母拼寫滿語語音,因為文字中沒有圈和點,稱為無圈點滿文,又稱老滿文。同理,文字有圈和點的,稱為有圈點滿文,又稱新滿文。

    滿文老檔,是用老滿文寫成的檔案彙編,記錄了萬曆三十五年(1607)到天聰六年(1632)和崇德元年(1636)的歷史。

    滿族的先世女真人曾經創立過女真文,到明朝中葉已經廢棄不用。滿族早期曾經使用過蒙古文,萬曆二十七年(1599)改為使用蒙古文字母拼寫自己的語言,創制自己民族的文字,這對於正在興起的滿族來說,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步。天聰六年(1632),經過達海改進,加上圈點以示區別,從此開始逐漸過渡到使用有圈點滿文。下圖是《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關於創制滿文過程的記錄。

    在清朝入關之前,曾命令達海將漢文《資治通鑑》、《六韜》、《孟子》、《三國志》、《大乘經》等翻譯成滿文。入關後,大力提倡“國語騎射”,“國語”就是滿語文,更是翻譯了大量的漢文書籍,也有翻譯一小部分蒙古文、藏文書籍。

    入關之初,滿族人還在普遍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康熙年間,是滿漢語言文字並用的時期;乾隆年間,則是漢語言文字佔絕對優勢,對滿語文取而代之的時代;到了鴉片戰爭前夕,關內的滿族人已經基本放棄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下面舉例說明。

    清中葉,在滿族特有的一些習俗中,漢語也代替了滿語。如在滿族人的婚姻習俗中,納采時“所有道答,舊制俱有清語,概不用漢話,近因滿洲婦女多不諳清語者,俱用漢話亦可”。再如滿族人信奉薩滿教,重視祭神,由專門充當薩滿的人讀祝詞,祝詞最初是用滿語讀的,乾隆後也改成漢語了。到了鴉片戰爭以前,已經很少有人講求滿語了。例如,道光十五年(1835),道光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滿、蒙侍郎以下、五品以上官員的滿文水平,結果是“其宿學之人,尚能翻譯者不過十之三四。竟有不識清書己名,持以問人者。實不能落筆,以白卷書漢字銜名而進,上亦無如何也”。道光皇帝曾接見一個名叫薩齡阿的滿族官員,按照規定接見完畢必須用滿語謝恩,這個薩齡阿“迨問及眼前清語亦茫然不知,且奏稱自幼並未學習”。

    關於人名

    1.努爾哈赤

    滿文中有兩種寫法,nurgaci和nurhaci。《明實錄》中寫作“奴兒哈赤”,《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漢字寫作“弩兒哈奇”,乾隆年間的《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和偽滿時期《愛新覺羅宗譜》中寫作“弩爾哈奇”,進入民國後寫成了“努爾哈赤”、“努兒哈赤”等。

    究竟這個名字的含義是不是“野豬皮”,至今仍在爭論。野豬皮,在滿文中是nuheci,和nurhaci不是一個詞。

    有一種說法認為當時的建州人使用蒙古文,蒙古文是從回鶻文演化而來的,所以蒙古語中、建州語中都夾雜有回鶻語成分。努爾哈赤的名字是回鶻語,“努爾”在回鶻語中是“光明”的意思;“哈赤”(哈齊)在回鶻語中是“聖裔”的意思,也當“太子”、“世子”用,“努爾哈赤”的全意是“光明的聖裔”。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受殘留於北亞的印第安文化影響,在滿語中,野豬皮這個詞是nuheci,因為小野豬是nuhen,在滿語裡n是名詞原形字尾,ci是名詞派生性字尾,把小野豬nuhen的n去掉換成ci就變成野豬皮了。

    2.嶽託

    滿文寫作yoto,意思是痴呆、愚笨、傻子。現代人看來,這麼起名真是不可思議哦。可是,作為小名、乳名,在我的小夥伴中就有,他家人都暱稱他為“傻子”,可是一點不傻,貨車、客車好幾輛,小老闆。

    3.多爾袞

    滿文寫作dorgon,意思是“狗獾”、“貆”。狗獾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鼬科動物;貆,本意為幼小的貉或豪豬,也與“獾”相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盛長柏怎麼娶海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