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包大人玩科學

    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有許多關於文化的疑惑。早日瞭解文化風俗差異有助於早期融入, 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化。能更好地理解這些差異,就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誤解的發生, 增進與美國同學同事的合作共處。以下便是一些在美國需要遵守的主要文化規則。

    形式與內容

    美華人很重視presentation和形式。而華人比較講究實質。拿送禮來說,在美國,生日聚會送的禮物都是一般沒有特別金錢價值的,但是他們在禮物的包裝上卻別出心裁,會花很大的功夫去弄一個漂亮的包裝。美華人對presentation 的重視還體現在很多的生活細節處。比如,平時吃飯也會把桌子擺的很漂亮,用什麼樣的盤子,菜該怎麼擺,刀叉該怎麼放都是很講究的。而華人在家的時候,就不會太重視這些“表面”的東西,只要菜好吃就行了。就像去餐館吃飯一樣,有時候我們不介意去一些路邊攤,但美華人則不會這樣想。美華人是很重視所謂的“形式”的,在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職場中PPT做的好不好看,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當然,現在的中國職場變得更加西化了。但相比,美國文化更加註重“外在”與“形式”。

    年齡

    美華人不像華人那麼受年齡的限制。比如,如果你二十多歲了還單身的話,就會被說成是“剩女”;三十多歲還沒生孩子,就會感覺到輿論的壓力。對於華人來說,每個年齡階段該做什麼事,似乎都由這個社會幫你規定好了。再舉一個例子,在國內,我們很少能看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還參加馬拉松,但是在美國,這樣的高齡馬拉松參賽者還不少。參加任何一個跑步比賽,你會看到年齡段的分佈基本上是平均的。現在的美國老年人社會活動非常豐富,甚至絲毫都不亞年輕人。美華人其實是不怎麼關注年齡的,他們認為這些並不重要,甚至不值得一談。美華人的簡歷不會提到年齡。

    個人空間重要性

    美華人要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加重視自己的個人空間。俗語“three foot bubble”來形容美國社會上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的很貼切。美國很重視空間的文化體現在日常交際語言。“I need some space,” 或者 “Give me some space,” 其實就是“Leave me alone,”和 “I need privacy,” 的意思。在美國要時刻注意不要使人覺得太過密切。

    交友與人際關係

    美華人的生活流動性很大, 經常更換居住地。因此美華人與陌生人很友好, 與路人問好,很快建立夥伴關係, 隨意的朋友關係。這有助於快速適應生活中的變化。

    但這也意味著美華人少有終生長期朋友。兒童在整個上學期間會多次更換同學關係。鄰居和家庭成員經常因為搬家而更換。這便造成了形成深度友誼的困難。所以在美國要注意不要誤解了他人隨意性的友好表示。

    語言風格的不同

    美國的這些最主要文化價值在用語習慣中有充分的表現。人們“聽起來”都很有禮貌。為什麼這麼說?在美國,很多能用陳述句說的話,往往都要用問句表達才更有禮貌。舉個例子:在美國用餐,把“我想要一塊比薩 I want a slice of pizza” 換成 “我可以來一塊比薩麼? Can I have a slice of pizza?” 頓時就悅耳、有禮貌了很多。因此,美華人點餐用了無數問句,“我可以來杯可樂麼?你可以把肉做的七分熟麼?”除此以外,美國語言風格的“裝好人”還體現在日常打招呼中。在美國問好的時候,“HI”後面往往都會加一句“How are you?”,其實對方並不在意你過的怎麼樣、回答了些什麼,因此,你的回答大部分是“good”。此外有一個!“What’s up?”實際意義和“How are you”差不多。Not much 是很好的回答。美國語言“裝好人”最具迷惑性的是以下幾個句子:“Talk to you later 一會兒和你聊” 和 “We should have lunch/dinner together sometimes. 咱們有空真應該一起吃個飯” 。如果你真的問人家“什麼時候?”,對方估計只能尷尬笑笑了。都當成“再見”來理解吧。

    最後,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差異,只要我們去了解,都是可以跨越的。要願意向當地人學習, 有耐心應對開初的不適應,並用最為積極的心態對待便可以很快融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莫迪剛剛“投靠”美英,就遭到英美的敦促以及力挺印度農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