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在中國,從古到今人們愛飲酒,因而對酒的發明人有種種傳說。例如一說酒是夏禹時代一個叫儀狄的人開是造作的,一說發明釀酒的人是杜康,一說神農時代一有酒了;還有所謂“天有酒星,酒之作也”,既認為酒是天上救星開是釀造的。 有一部叫《世本》的書上說“儀狄始作酒醪”,也就是說:酒是一個叫儀狄的人發明的。 西漢人劉向(公元前--前6年)編訂的 《戰國冊》中,有這麼一段:“西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這是我們見到的關於儀狄作酒的較詳細的記載。但他並沒有明確說是儀狄“始”作酒,也沒有說作的什麼酒。東 漢 人許慎 在他 撰的《說文解字》“酒”條中,也只記了“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的話。《世本》這部書的成書年代和撰寫者,都不很清楚,或者說是先秦史官所撰,或者說作者是劉向。原書約在宋代散佚了,今天只有清代人的輯本。所以很多學者並不相信“儀狄所作酒醪”的說法。特別是古籍中還有一些否定儀狄“始”作酒的記載,例如《皇帝內經》中提到皇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事;還有的書上說神農時代就有了酒,或者說帝堯、帝舜時就有了酒。神農、黃帝、帝堯、帝舜都早與夏禹,可見說“儀狄始作酒”是值得懷疑的。儀狄很可能是夏禹時代的一為釀酒高手,釀出的酒質地美好,因之人們對他念念不忘,生出許多傳說。 關於酒的發明者是誰,流傳最廣的要算“杜康造酒”的傳說了。 一說:皇帝時人(約公元前2600多年); 一說:夏禹時人(約公元前2100多年); 一說:周朝時人或東周時人(約公元前1000多年--前256年); 一說:漢朝時人(公元前206年--公元219年)。 《說文解字》一書中說,“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禹的兒子啟建立的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的第五世君王。少康就是杜康,那麼杜康是個君王了。 西晉人張華撰寫的《博物志》一書中說;杜康是漢朝時候的酒泉太守。 沒有見其他古籍有具體說明。 明間傳說他是一個手藝高明的釀酒師 ,後來曾為周天子釀過酒。 《說文解字》中說:“葬長垣”。 今天陝西省白水縣有個村莊叫“康家衛”,距縣城約十五里。人們說這裡就是杜康的出生地。查清乾隆年間重修的《白水縣誌》,倒是有“杜康,字中寧,相傳為縣之康家衛人”的記載,但也僅僅是“相傳”而己。在康家衛東,有條大溝,溝東沿有個大土包,直徑約五六米,外有倭磚牆圍護,群眾說即“杜康墓”,縣誌上的地形略圖上標有“杜康墓”三字,是真是假,也難以分辯。 杜康是怎麼發明釀酒的呢?很可惜,就連象“帝女令儀狄作酒......”那樣的記載都沒有。不過在民間,倒是有不少“ 杜康釀酒遺址”。在白水縣康家衛村東,有條水衝出來的大溝,長約十公里,最深處近百米,當地人稱“杜康溝”。溝的起點處有一眼泉,水質清冽,四季汩汩不竭,名曰“杜康泉”。縣誌上說“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泉水湧出地面後,沿著溝底流淌,形成一條涓涓細流,,叫“杜康河”。 河南的汝陽縣也有杜康釀酒的“遺址”,“杜康磯”、“杜康泉”、“杜康河”、“杜康仙莊”等等,不過也都是“俗傳”的杜康釀酒處。民間傳說,這裡離東周的京都雒邑(今洛陽王城公園一帶)不遠,周朝有位天子和了杜康釀的酒,食慾大振,心曠神怡,於是封杜康為“酒仙”,賜他釀酒之村名“杜康仙莊”。自是杜康善釀之名聲大振,上達天庭,終於被玉帝召去釀製御酒。到了晉代,杜康有奉旨下凡,在洛陽龍門山附近開了爿酒店,以點化本為王母娘娘瑤池酒童下凡的劉伶。劉伶嗜酒,聞香而至,未料三碗過後,竟醉死了三年方醒。這就是“杜康醉劉伶”故事梗概。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極廣。 河南伊川縣的皇得地村,相傳也是杜康釀酒處。這裡與汝陽的杜康仙莊遙遙相望。村裡有一眼古泉名上皇古泉,據說是杜康汲過水的泉。這眼泉與汝陽的杜康泉很可能是同一水脈,水質確很甘甜清冽。 白水縣和汝陽縣的群眾,為紀念杜康,均修建了“杜康廟”,供奉杜康像,視之若神明。按《白水縣誌》載:每年“正月二十一,各村男婦赴杜康廟”敬獻祭品,演戲娛神。直到日落西山方盡興而歸。可見杜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今天,兩處的廟都重新進行了修整,栽上 松柏,培以鮮花,並非為了頂禮膜拜,而是作為遊覽勝地,任人憩、憑弔。伊川、汝陽和白水三個縣還分別建立杜康酒廠,產品都叫“杜康酒”。伊川和汝陽產的是濃香型白酒,白水的產品與西風同型,釀造工藝也與西風近似。 從現有的材料看,我們很難得出“杜康發明釀酒的結論。但如果說杜康是一位善於釀酒的大師,可能比較符合實際。這也並非今天的新看法,古人中也有持這種觀的。例如西晉人張華在《博物志》中記道:“杜康善造酒。”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不僅嗜酒,也會釀酒。 他也說過:“儀狄造酒,杜康潤色之。”都是這個意思。 古籍中有一條記載很值得注意,就是《說文解字》“酒”條中說了“古者儀狄作酒醪”後,又說“杜康作秫酒”;“帚”條中也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明確提到杜康是“秫酒”的“處作”者。秫,即粘高粱,也作高粱的統稱。按《說文解字》的說法,杜康該是用高粱釀酒的創始人。在杜康之前,不僅沒有人用高粱釀酒,也沒有“帚”這種掃除工具。高粱秸,正是一種做帚的好材料,至今人們還在廣泛的使用。在糧食作物中,高粱比黍、稷、粟、稻的出現似乎也要晚一些。高粱含豐富的澱粉,而蛋白質、脂肪含量卻較少。一般的講釀酒原料中蛋白質、脂肪含量高,會影響酒的質量。尤其是高粱中所含的少量單寧,是酒中芳香族物質的主要來源。所以高粱是一種很好的釀酒原料。許多受到群眾喜愛的好酒,如瀘州老窖、西鳳等等,都是高粱為主要原料釀造的。杜康憑著對高粱的認識,在總結了前人釀酒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用它來釀酒。他的手藝高超,釀出的高粱酒味道美好。人們一旦嚐到這種酒,覺得別有風味。於是杜康善釀之名鵲起,不脛而走。

  • 2 # dpohi13840

    指的是酒。曹操在這裡用杜康代替酒,表明只有酒可以排解自己的憂愁。而杜康本身是一個人,並且杜康這個人與酒的起源有關。關於酒的起源的多種說法中,真正與酒的釀造有關係的,是杜康。他的歷史貢獻在於創造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為原料製成的清酒,即糧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中國白酒製造業的基礎,被後人尊崇為釀酒鼻祖和酒聖。 所以後來就有用杜康代替酒的說法。附:典故從古都洛陽往南,過龍門,溯伊水上行數十里,在汝陽縣境內,有一道清澈見底的溪流,由南而北,流入伊水,這就是“杜康河”。杜康河畔,鵝鴨成群,果林片片,一個小村莊依山傍水,那就是“杜康造酒醉劉伶”故事發生的地方——杜康仙莊。   相傳,有一個善於造酒的人名叫杜康。為了造出好酒,他決心尋找天下最純、最好的泉水。他打點行裝,離開家鄉。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少路程,也沒有找到他滿意的泉水。   一天,他出龍門,沿著彎彎曲曲的伊水向南走去,只見一條小河,百回千折,越往上走,河道越窄,河水越清。他翻山越嶺終於找到了小河的源頭。住足遠望,層巒疊翠,千峰竟秀;近前,芳草綠茵,桃紅李白;湍急喧鬧的小河,一過石崖,變得寧靜如練。杜康奔下山坡,走到小溪邊一看,只見百泉噴湧,清洌碧透,真是“千里溪山最佳處,一年寒暖酒泉香”。杜康彎下身來,一捧泉水入肚,頓感清涼甘甜,浸肺入腑,餘有酒香。杜康高興極了,就在這裡搭棚架屋,釀造美酒。他篩選精糧,踩制神曲,調配奇方。釀成的酒,香噴噴,甜滋滋,味美可口。一傳十,十傳百,也傳到了周天子那裡,天子飲後,龍顏大悅,宣封杜康為“酒仙”,封杜康釀酒的村落為“杜康仙莊”。   杜康美名揚天下,也驚動了天宮玉帝。玉皇大帝貪戀杜康美酒,又召選杜康到天宮當了神仙。“天上方几日,世上幾千年”。有一次,王母瑤池的一個小仙童,偷喝了“蟠桃宴”的御酒,又打碎了一隻琉璃杯,被王母娘娘貶到人間受罪,這就是晉代“竹林七賢”中的劉伶。劉伶被貶下界來仍是“縱酒放達”,不求功名。一天,王母屈指算來,劉伶孽數將滿,但他舊習未改,便派杜康下凡,“點化”劉伶改邪歸正。仲春時節,劉伶離家出外遊山逛水,行非一日,來到鳳凰嶺下的杜康仙莊。村頭酒肆一副對聯上寫:“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眉批:“杜康酒家”。劉伶看罷,哈哈大笑道:“山村小店,好大口氣呀!”說罷進入店內,往桌邊一坐,吆喝道:“店家過來說話。”只見裡間走出一位白髮老翁,向劉伶深深打了一躬。問道:“客人想吃酒嗎?”劉伶道:“你這小小酒店,能有多少好酒?”老翁道:“敝店小本經營,貯酒一罈,並無多餘。”劉伶聽罷又是一陣哈哈大笑,說:“一罈酒竟敢開店,就是讓我一個人喝了,也未必能喝個痛快。”老翁道:“客人有所不知,這酒是天下有名的杜康酒,過往客人在此吃酒,量小者敬杯一小盞,量大的,斟酒一大杯也就足了”。說著即吩咐店小二斟酒上來。劉伶聽著,更覺得好笑,暗自想道:“好個不曉事的糟老頭子,天下的酒館,哪有怕人吃酒吃多了的,一定是你瞧我衣帽不整,怕我付不起酒錢,才拿這些諢話來胡弄人!”這時,小二已斟滿大杯酒放在桌上。劉伶心中不快,衝著老翁說道:“主人家,你既說這是杜康酒,我倒要吃個一醉方休,快把你那一罈酒搬來,我這裡銀兩有的是。”店主人道:“敝店本利雖微,銀錢倒不看在眼裡,只是怕醉壞客人,吃罪不起”。劉伶道:“這個無妨,請找來文房四寶,我與你寫具一款,即是醉死,也與你無關係就是。”老翁答應,劉伶已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遊春過酒店,求來酒一罈,劉伶若醉死,主人不相干”幾句話。老翁喚小二把酒罈搬來。劉伶自恃量大,端起大杯,開懷暢飲。誰知三杯酒下肚,劉伶已知酒力非凡,不敢再飲,連連稱道:“好酒!好酒!”這時,酒力上湧,劉伶情知不妙,急忙起身向店家告謝。那知他剛已起身,一個趔趄把放在地上的酒罈給絆倒了,一罈好酒流灑一空。劉伶顧不上許多,也忘付酒錢,踉踉蹌蹌離開了酒肆,一路上恍恍惚惚,到家中便倒在床上。妻子見他醉得這般光景,急忙為他沖茶做湯,豈料劉伶這一醉非同小可,一連三日滴水不進,昏迷不語,第四天頭上,便不省人事了。妻子痛哭欲絕,全家人泣不成聲,左鄰右舍趕來勸慰,也都嘆惜不已。大家幫著草草地把劉伶裝殮埋葬。   轉眼三年。這一天,杜康喬裝打扮,肩上搭了條錢袋,來到劉伶家門。他連叩幾聲,劉伶的妻子走了出來,見門外站著一位鶴髮童顏的老翁,便問老翁要找何人?杜康施了一禮,說道:“請問可是劉伶先生宅第?”劉伶的孀妻說:“正是,不知有甚事情?”杜康道:“三年前,他在我店吃酒三杯,踢翻老酒一罈,銀錢未付,特來討取。”劉伶的孀妻不聽猶可,一聽怒從心頭起,火向膽邊生,上前一把抓住杜康的衣領吼道:“好哇,真是冤家路窄,我不找你,你倒找上門來。討什麼酒錢來了。走!先跟我到衙門見官。”這時候,街坊鄰里們都聞訊跑來了。杜康高聲對眾人說道:“世上哪有這等道理,她的丈夫喝了我的酒不給錢,還要拉我送官!”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好說歹說,劉伶的妻子才鬆了手,杜康把三年前劉伶到酒肆吃酒的經過給大家述說了一遍,又把劉伶寫的那張紙條掏出來讓大家看。這時,眾口紛紜。有的說:“雖然人死,但有言在先,與人家無關啊!”有的說:“人命關天,沒理也佔三分哪。”劉伶的妻子更是哭鬧不止。這時,杜康改了口氣,說道:“眾人為證,我敢擔保,劉伶是醉酒,並沒有死去,可以去掘墓啟棺,要是他真的死了,我甘願見官請罪”。大夥兒聽他說得有理,也都想去看個究竟。人們吵吵嚷嚷,一同來到劉伶墓地,待掘開墳墓,開棺一看,個個都驚呆了,劉伶雖死去三年,但面貌如生。只見他睜開了朦朧的睡眼,又伸開雙臂,打了個長長的呵欠,一股酒氣噴出來,忽地折起身連聲喊道:“好厲害的酒,真真悶煞我了!”見此情景,劉伶的妻子悲喜交集,眾人也是茫然不解。   正當人們要拉老翁問個明白的時候,忽見兩道寶光紫氣飛上半空。杜康手拉著劉伶,站立雲頭向眾人頻頻點頭。劉伶的妻子呼天叫地向劉伶喊道:“你要往哪裡去,你要往哪裡去?”杜康順手把肩上錢袋往下一丟,化作三尺白練,悠悠落下。上面寫道:“欲知郎君遊何方,瑤池參拜王母娘”。當大夥抬頭再看時,杜康和劉伶已經不見了,只有兩朵五光十色的祥雲冉冉飄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4的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