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燈燈登登123
-
2 # 我家男神在哪
1、池塘條件:池塘面積15畝,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釐米左右。
2、魚苗放養:魚苗放養規格為體長5釐米以上,放養密度為500尾。
3、飼料投餵:所用飼料主要有2種,養殖前期餵雞鴨的內臟,養殖後期喂野雜魚。飼料在投餵之前需要進行粉碎加工。
4、攝食馴化:池塘主養懷頭鯰時,在養殖早期應採取攝食馴化的方法,先馴化懷頭鯰在池塘四邊攝食,然後改為在池塘三邊攝食,隨後逐漸馴化為在池塘一邊攝食,最後固定在某一點投餵,這樣可提高飼料利用率,也使懷頭鯰規格大小相近而提高養殖成活率。
5、日常管理:定期巡塘,仔細觀察懷頭鯰攝食、活動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懷頭鯰食性兇猛,同類間彼此殘食的情況比較嚴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級飼養,以減少個體間由於規格相差懸殊而出現的殘食現象。
1剛運來的魚苗,抵抗力弱,且規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飼養,則因魚苗活動範圍大,體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餌料一時很難吃到,造成白白浪費,還會汙染水質。但如實行兩級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內精養,然後放入大塘飼養。這樣既便於管理,又可使魚苗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並在小塘內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長。當小塘內培育的魚苗達到10~15釐米左右時,便可從塘內篩選個頭大的魚種放入大塘飼養,個頭小的魚種仍留在小塘內進行強化培育,使魚種生長平衡,規格一致。這就避免在養殖過程中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從而有效地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單位產量。
2 合理投餵餌料。鯰魚屬雜食性魚類,性貪食,因此要正確掌握投飼量,做到塘內有多少魚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餌。同時,要實行分點投餵,撒餌均勻,少量多餐,投足餵飽,防止飢飽不均,而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同時,在魚苗培育初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進行強化培育,隨著魚體生長,逐步轉投一些植物性飼料,做到動植物飼料相結合。日投餌量應控制在魚體總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個月須調整1次投餵量,使投餌量更趨合理。
3 實行輪捕分養。因鯰魚兇猛貪食,在投餌時往往大魚先搶食,而小魚吃不到食物,造成魚體大小差距越來越大,為此在捕撈鯰魚前應進行一次輪捕分養,將大小魚分塘飼養,使生長達到平衡。這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 提倡鯰魚越冬。秋季捕魚時,除大魚出售外,可將部分成魚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龍大棚),賣早春魚;這樣既可解決旺季鯰魚銷售難的問題,又可延長鮮魚供應時間,且魚價可成倍提高,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