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學習之窗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的重要意義我想跳出原有的一些分析方法,從其它角度談一談我的理解:

    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力量重組的開始。

    從1840年以後,中國革命進入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前期的革命在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的領導下進行,尤其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都沒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從而使中國革命出現了新的跡象和新的前途,也在這之後出現了工人階級自己的政黨。可以說,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社會走向了一個力量重組與相互爭奪時期,參與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革的所有力量都走到了歷史的前臺,也加劇了中國社會矛盾的複雜性。所以,中國革命翻開了新的一頁。

    五四運動是中國思想主流出現重大轉變的關鍵。

    中國古代自漢代以後,一直都是儒家思想佔據著主導地位。到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衝擊,逐漸喪失了傳統的地位。其中五四運動前的新文化運動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批判可以說是最激烈的,資產階級的民主、科學思想傳播達到高潮。但五四運動以後,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和傳統儒家思想三分天下。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民族意識高漲的催化劑。

    古代,華人是沒有近代意義上的民族意識的。顧炎武提出的“亡國”與“亡天下”區別時,可以說是近代民族意識的萌芽,只是這種萌芽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鴉片戰爭以後,華人也依然沒有在洋槍大炮的打擊下產生這種近代的民族意識。甲午戰爭以後,在維新思想的啟蒙下,近代的民族意識才總算又冒了點尖,但其影響的範圍特別小。所以,才會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出現“扶清滅洋”與幫助洋人攻打北京城這兩種矛盾現象同時並存的局面存在。五四運動將這種民族意識推向了一個發展迅速發展的階段。面對西方列強對中國民族利益隨意損害的局面,華人據理力爭,從學生到商人、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都以此為恥,民族意識的受眾面迅速擴大。當然到抗日戰爭,這種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達到了高潮。

    綜上,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所以,至今我們仍對五四運動的偉大歷史功績進行頌揚。五四運動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了華人的共同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生巾的吸收量一般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