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風悍馬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蘇軾、蘇轍、蘇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個人作品

    韓愈

    詩文作品《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原毀》《師說》《進學解》等

    其他作品雜文有《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詩文作品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臨江之麋》

    哲學作品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永州八記》。其中包括《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袁家渴記》《石渠記》《小石城山記》等。

    蘇軾

    詩文作品《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蝶戀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鐘山記》等。[4]

    蘇洵

    詩文作品《六國論》《衡論》《辨姦論》《管仲論》《權書》等。

    蘇轍

    其他作品《欒(luán)城集》84卷,《欒城應詔集》13卷。

    曾鞏

    詩文作品《寄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歐陽修

    詩文作品《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書》《朋黨論》《伶官傳序》《賣油翁》

    王安石

    詩文作品《遊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

  • 2 # 李柒夜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韓愈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師說》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柳宗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在文章內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不平則鳴”,富於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並要求革新語言“務去陳言”、“辭必己出”。此外,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這是一種進步的文學主張。韓柳二人在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內容豐富、技巧純熟、語言精練生動的優秀散文。韓柳的古文運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歐陽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蘇洵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六國論》

    蘇洵擅長於散文,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

    蘇軾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蘇軾的散文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他廣泛地從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藝術營養,其中最重要的淵源是孟子和戰國縱橫家的雄放氣勢、莊子的豐富聯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風格。蘇軾確實具有極高的表現力,在他筆下幾乎沒有不能表現的客觀事物或內心情思。蘇文的風格則隨著表現物件的不同而變化自如,像行雲流水一樣的自然、暢達。

    蘇轍

    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在政論中縱談天下大事,在《歷代論》中多論古今得失成敗。蘇轍不僅在詩文創作方面才華橫溢,而且其書法也頗有造詣,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

    曾鞏

    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醒心亭記》

    曾鞏是宋代新古文運動的重要骨幹,在古文理論方面主張先道後文,文道結合。文風源於六經,又集司馬遷、韓愈兩家之長,平實質樸,溫厚典雅,為時人及後輩所師範。他散文內容廣泛,義理精深,節奏舒緩,感情醇厚,氣質內潛;主題明確,說理有條不紊;精於煉句,語言淨潔,尤善用排比句、對偶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情和愛情一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