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膝關節的腫脹疼痛,特別是晨起、上下樓和負重的時候。
如果在嘗試了藥物、關節鏡等治療方式後,疼痛仍然無法忍受;或者出現了嚴重的O型腿,導致行走困難,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到了這種“最後關頭”,患者可以選擇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但是這些老年朋友對這個手術往往有很多顧慮,無法“狠下心來”決定手術。
1、老了腿腳都不好,沒必要花冤枉錢
很多老年人都認為人老了膝關節都會疼,這個不是病,沒必要花錢做手術。在科技不發達、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或者說確實是這樣。但在醫學昌明的今天,老年人不光是要追求活得長,而且要活得有質量。人老了牙掉了,但為了能更好的吃飯,我們會去換假牙;同樣的,關節不好了,我們也可以去換一個“假”關節。
2、人工關節終究是假關節,沒自己的腿好使
現在的膝關節置換技術已經很成熟,患者術後都能恢復正常的活動,比如日常的行走騎車、普通的家務勞動需要,甚至很多人能夠恢復到進行一些低強度的體育鍛煉。
之所以有這個顧慮,因為很多患者以為,膝關節置換手術就是要將整個關節換成假的。其實,膝關節置換全稱叫做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跟釘馬掌一樣,醫生只是把關節表面的磨壞的軟骨和一部分軟骨下骨給去掉,然後蓋上一個金屬的“面”,再在中間放一個聚乙烯的塑膠墊片。關節還是你的關節,不破壞你自己的神經和影響你的感覺,但摩擦的面換成的金屬和塑膠。
按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一般情況下,膝關節置換術後2-3天,患者就能夠下地,自己基本生活自理。4-6周內使用助行器行走。往往在2-3個月步行到門診複查時,都看不出來是做過手術的人。所以做完人工膝關節置換,腿還是你的腿,只是變成一個“不疼,活動自如”的腿。
3、我歲數大,內科病多,手術風險太高
做關節置換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而且多半合併有各種各樣的內科疾病。關節置換總的來說不是一個高風險的手術,有經驗的大夫往往一個鐘頭就結束戰鬥了,所以對患者干擾不會太大。
有內科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帶著自己的各種檢查結果和化驗單到門診向大夫諮詢,如果評估手術風險可以接受也是可以進行手術的。如果評估手術風險過高,則可以選擇其他風險更低的治療方式,或者是在內科大夫的治療下,等待內科疾病進一步控制後再行手術治療。
4、人工關節有使用壽命,越晚做越好
我們要知道由於假體設計的進步和材料學的進步,現代人工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多半都能滿足老年人(>60歲)的需要。所以儘管人工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但這個手術卻不是越晚做越好。
首先,膝關節骨關節炎是會持續進展的,一味的追求“晚”做手術,有可能讓膝關節骨關節炎進一步加重,骨贅更多,畸形更嚴重,軟組織攣縮更厲害。那麼,這個時候手術的難度也更大,術後康復的時間和難度也更長更大。
其次,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身體各方面機能和對手術的耐受程度也是越來越差的。因此,一味追求“晚”做手術,有可能就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或白白讓一個風險並不高的手術,由於拖的時間過長,產生的一些老年性的內科合併症而變得風險增高。
因此,手術時機應該由患者的病變程度和身體狀況綜合考量,而不是一味的越晚越好。
這不笑死我了,幾劑中藥的事,外加外科調整幾次。
也許把整個骨頭系統換了可以保修100年,嗯嗯再打點機油潤滑。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膝關節的腫脹疼痛,特別是晨起、上下樓和負重的時候。
如果在嘗試了藥物、關節鏡等治療方式後,疼痛仍然無法忍受;或者出現了嚴重的O型腿,導致行走困難,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到了這種“最後關頭”,患者可以選擇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但是這些老年朋友對這個手術往往有很多顧慮,無法“狠下心來”決定手術。
1、老了腿腳都不好,沒必要花冤枉錢
很多老年人都認為人老了膝關節都會疼,這個不是病,沒必要花錢做手術。在科技不發達、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或者說確實是這樣。但在醫學昌明的今天,老年人不光是要追求活得長,而且要活得有質量。人老了牙掉了,但為了能更好的吃飯,我們會去換假牙;同樣的,關節不好了,我們也可以去換一個“假”關節。
2、人工關節終究是假關節,沒自己的腿好使
現在的膝關節置換技術已經很成熟,患者術後都能恢復正常的活動,比如日常的行走騎車、普通的家務勞動需要,甚至很多人能夠恢復到進行一些低強度的體育鍛煉。
之所以有這個顧慮,因為很多患者以為,膝關節置換手術就是要將整個關節換成假的。其實,膝關節置換全稱叫做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跟釘馬掌一樣,醫生只是把關節表面的磨壞的軟骨和一部分軟骨下骨給去掉,然後蓋上一個金屬的“面”,再在中間放一個聚乙烯的塑膠墊片。關節還是你的關節,不破壞你自己的神經和影響你的感覺,但摩擦的面換成的金屬和塑膠。
按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一般情況下,膝關節置換術後2-3天,患者就能夠下地,自己基本生活自理。4-6周內使用助行器行走。往往在2-3個月步行到門診複查時,都看不出來是做過手術的人。所以做完人工膝關節置換,腿還是你的腿,只是變成一個“不疼,活動自如”的腿。
3、我歲數大,內科病多,手術風險太高
做關節置換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而且多半合併有各種各樣的內科疾病。關節置換總的來說不是一個高風險的手術,有經驗的大夫往往一個鐘頭就結束戰鬥了,所以對患者干擾不會太大。
有內科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帶著自己的各種檢查結果和化驗單到門診向大夫諮詢,如果評估手術風險可以接受也是可以進行手術的。如果評估手術風險過高,則可以選擇其他風險更低的治療方式,或者是在內科大夫的治療下,等待內科疾病進一步控制後再行手術治療。
4、人工關節有使用壽命,越晚做越好
我們要知道由於假體設計的進步和材料學的進步,現代人工膝關節的使用壽命多半都能滿足老年人(>60歲)的需要。所以儘管人工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但這個手術卻不是越晚做越好。
首先,膝關節骨關節炎是會持續進展的,一味的追求“晚”做手術,有可能讓膝關節骨關節炎進一步加重,骨贅更多,畸形更嚴重,軟組織攣縮更厲害。那麼,這個時候手術的難度也更大,術後康復的時間和難度也更長更大。
其次,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身體各方面機能和對手術的耐受程度也是越來越差的。因此,一味追求“晚”做手術,有可能就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或白白讓一個風險並不高的手術,由於拖的時間過長,產生的一些老年性的內科合併症而變得風險增高。
因此,手術時機應該由患者的病變程度和身體狀況綜合考量,而不是一味的越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