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分鐘的承諾
-
2 # Ad哥哥
關羽沒守住華容道,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夠。趙雲身經百戰,有勇有謀,關羽何嘗不是?
關羽沒守住華容道,並不是因為他對劉備不忠心。趙雲為劉備鞍前馬後,忠心不二,關羽何嘗不是?
之所以放走曹操,那是因為他跟曹操的那段舊交。關羽義字當先,一時念舊不忍,才起了惻隱之心。而趙雲跟曹操並沒有交情,換他守華容以逸待勞,憑曹操的殘兵敗將絕計走脫不了。
但如果讓諸葛亮再選一次,他還是會讓關羽守華容,而不是趙雲。
關羽守華容的後果,正是諸葛亮願見的關羽守華容道的結果是:沒把好曹操逃跑的最後一關,讓曹操順利逃脫。看似與諸葛亮的初衷背道而馳,因為諸葛亮在委派關羽時,那是讓他立下軍立狀,務必拿下曹操的。
實際上這正是諸葛亮願意見到的結果。
赤壁之戰前,曹操雄吞北方,揮師南下,荊州劉琮望風而降。劉備東奔西走幾無容身之地,戰書下時東吳子弟無不膽寒。彼時曹操強,而孫劉弱,唯有兩家聯手才能趕走曹操,制衡曹操。
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之勢雖現雛形。然孫權虎踞江東,曹操雖敗在北方仍有根基,只有劉備還未成氣候。如果這時候曹操只是敗走,他必然要恢復元氣,短時間內不會再度南下。而曹操還在,東吳就還得跟劉備保持合作關係,這樣的大環境是利於劉備發展的。
事實上,在當時而言打敗曹操放走曹操,是最利於劉備集團的。這一點諸葛亮心知肚明,但是這話不能擺在檯面上說。因為孫劉兩家好不容易打敗了曹操,結果劉備故意放走了他,勢必會讓孫權抓住話柄,對劉備興師問罪。
因此諸葛亮故意派關羽守華容,正因為他看準了關羽是重義之人,可以“順利成章”的放走曹操。
如果讓趙雲守華容道,其結果、後果都可能給劉備集團帶來滅頂之災曹操到華容道時,已經是人困馬乏兵無戰心,根本不是趙雲的對手,而趙雲更不會對曹操手下留情。其結果無非兩個,第一是趙雲當場殺了曹操,第二個是趙雲生擒曹操。
(1)趙雲立斬曹操,曹氏與劉備勢不兩立
如果是這樣的話,劉備集團的處境立時堪憂。赤壁之戰對曹操集團雖然造成的一定的損失,但是他在北方的底子還在,麾下仍然有大批猛將和精兵。
曹操死後,幾個兒子必然會接手曹操的一切,視劉備為殺父仇人。比如曹丕、曹彰可能會為了繼承人的位置,爭先恐後地向劉備復仇,曹操那些忠心耿耿的舊將自不必多說了。劉備拿什麼來應對?就算再得到孫權的幫襯,暫時不會有滅頂之災。但是自顧不暇時,劉備還如何能發展?
(2) 趙雲生擒曹操,如果處置曹操是個難題
其實這樣比殺曹操還麻煩,這無異把對曹操是殺是放的難題,直接丟給劉備和諸葛亮了。殺肯定是殺不得,放肯定也沒法放了。如果拿曹操來要挾曹氏集團,這根本不符合劉備正人君子的人設。
總得來說,讓趙雲代替關羽去守華容,對曹操而言將是個壞結果,因為他可能會身首異處。而對劉備集團而言,更是弊大於利,無論是趙雲殺了曹操,或是趙雲擒回曹操,都會為劉備集團帶來大麻煩。
所以安排關羽去守華容,正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既讓關羽還了人情,又讓曹操合理的走脫了。合情合理,讓劉備集團得已趁勢發展。
-
3 # 愚叟釣淺灘
如果諸葛亮安排趙雲守華容道,曹操會一命嗚呼!哀哉,劉備腹背受敵,東吳周瑜太不是省油的燈,擊敗曹公後,第二個目理所當然是不會出借荊州給皇叔的;曹公一死,北魏更是惱羞成怒,傾其所有,孤注一擲,二次南下,倍加兇猛,試想,可憐勢如殘燭的皇叔如何應對!那真是欲哭無淚啊!反之,安排義薄雲天的關羽去守華容道違令賣人情,曹操在東吳人心中還是陰魂不散的,對北魏起碼要戒備三分,沒有閒心攻劉,只得讓其借荊州落腳。確實,曹操對劉備是放進眼的,荊州泥丸之地,不值一提。如此一來,劉備就大大有喘息之機了。妙哉,孔明!
-
4 # 中行偃1
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發展,這個問題是很可怕的!
倘若有張飛、關羽在華容道之前劫殺曹操的困獸,到了華容道又遇到趙雲!曹操是極其聰明的!趙雲是相當謹慎的!!我的推測可能的話,曹操應該就在華容道收下了趙雲。
首先,趙雲是不可能加害曹操,這一點是無疑的。因為,當時的趙雲家就在冀州,是曹操的魏的封地,趙雲離開家8年(200年投奔袁紹——208年赤壁之戰)家鄉的變化非常大,已經成了雄安新區了!所以,此時的趙雲對曹操應該是心懷感激的。
第二,曹操是很瞭解趙雲的,他不可能與趙雲硬拼。謀士中徐庶與趙雲的關係非常好,趙雲對徐庶言聽計從!“當初,將軍與劉禪不曾遇到弓箭️的阻擊?可能記否!!!”但是,趙雲畢生也是不欠人情的。“雖然沒有弓箭️,陷馬坑、大錘、長戟、青釭劍,晏明、鍾縉、鍾紳、楊明、朱慈、高平、高槐、晏騰、韓瓊、牛賢、曹成、曹順、王雄、王飛、淳于安、淳于普、夏侯恩、賽猿精、公孫王、胡車兒、刁麟翔、張臺、邢烈、夏侯亭、呂英、典傑、慕容平、曹信、劉虎、馬勝、孫韓、楊維、歐陽烈、方成、張榮、周達、李寶、曹彭、王賀、越兮這些做鬼的冤魂,還有曹洪、張郃、焦觸、張南、馬延、張凱這些健在的名將,總是有得吧……”,曹操無言以對?
“將軍素以仁政治天下為己任,曹公施仁政於天下,人所共知!將軍豈不聞冀州黎民百姓對曹公的感恩戴德?曏者,將軍投公孫瓚而去袁紹,袁紹逼殺公孫瓚時,將軍安在哉?曹公滅袁紹平天下,將軍欲行袁紹之事乎?”估計,趙雲此時已經放棄堵截曹操的意願了。
“將軍自度,以將軍之智,比徐元直、崔州平如何?”
“不如”。
“現二者皆在營中,將軍欲相見否?如將軍之鄉人張燕者,此皆世之梟雄,今其舉眾降曹者,無不祈求仁政之所治,獨將軍求仁者乎!以將軍之所求與曹公之所施,不謀而合。將軍可願求大義於天下否?”
“然!容足下休書於劉使君,當還其部將,隻身隨明公。”
“將軍追隨曹公於亂世,卿不負孤,孤必不負卿也!”
讓趙雲在華容道截殺曹操,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
5 # 蛋蛋微笑
諸葛亮安排關羽是一個很大的學問,三足鼎立已經形成,火燒赤壁後周瑜也只是安排人馬看似要活捉曹孟德,其真實目的不是這樣的,周瑜是想把曹操追趕到劉備大營藉助劉備之手斬殺曹孟德,只可惜計策被諸葛亮識破未能得逞。
堆土山約三誓,曹孟德答應關羽的所有要求,上馬贈金下馬贈銀,曹操可謂是不惜代價想留住關羽,關羽義薄雲天一將不侍二主拒絕了曹操,但是曹操的恩情關羽是深深的埋藏在心胸
諸葛亮派張飛趙雲二將守在關羽的的前路,並責令不許追曹操,就已經暴露諸葛亮不想殺曹操的心理了,為什麼要安排關羽守在最後一路呢,一,諸葛亮有私心,關羽平時傲氣的很,於大部分將官不和,孔明也是藉機殺一殺關羽的傲氣。二,諸葛亮摸透了關羽的性格心理,知道他是有恩必報的人,必定會放走曹孟德,放走曹孟德也符合西蜀劉備集團的利益,試想一下假如曹孟德被趙雲或者張飛一槍挑死,北魏豈能善罷甘休,曹氏集團必將於劉氏集團拼死一戰,兩敗俱傷,東吳伺機行動必將一統天下,這也是周瑜的計策。
放走曹孟德乃上上策,沒人敢殺曹孟德。誰先殺曹操,那迎來的將是滅頂之災。
-
6 # 馮老漢1
看來你是不懂三國,更不懂諸葛亮,他派關羽截曹操,有兩點用意,一是當時如果滅了曹孟德,劉備之流還沒有佔腳之地,會很快就被東吳消滅,二是諸葛亮深知曹操待關羽不薄,而更知道關羽是大仁大義之人,給關羽一個順水人情,斷了關羽的念相,無疑是一手好棋
-
7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演義中,關羽守華容道,由於他心太軟,念及曹操昔日舊情,將其放走。有人提出,如果諸葛亮安排守華容道的大將不是關羽,而是劉備集團的另一位大將趙雲,結果將會如何呢?需要分兩種情況,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第一種情況:諸葛亮沒有特殊交代
對於諸葛亮的命令,趙雲將會不折不扣執行到底,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如諸葛亮讓趙雲保護主公劉備過江,前往東吳迎娶孫權的妹妹,多危險的任務啊,但是趙雲卻沒有提出異議,又如趙雲陪同諸葛亮過江弔唁剛剛被諸葛亮氣死的周瑜,當時東吳諸將對諸葛亮恨得牙根都癢癢,但他依舊跟著去了。
總之,對於軍師諸葛亮的命令,趙雲會像聽從主公劉備的命令一樣,貫徹落實,執行下去,完成任務。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是對趙雲最真實的寫照。
因此,如果諸葛亮派出趙雲守華容道,命令是不顧一切斬殺,或者擒拿曹操及其殘兵敗將,趙雲一定會完成任務,斬殺或者生擒活捉曹操等人。曹操及其手下,廝殺一夜,已經精疲力盡,硬闖肯定闖不過華容道,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第二種情況:諸葛亮有特殊交代
諸葛亮交代任務,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常常有特殊交代,一般是交給接受任務的人一個錦囊,讓其在合適的時候開啟,依計行事。此人也不需要動腦筋,只需要傻瓜式照著諸葛亮給的錦囊做就行。
如趙雲保護主公劉備過江東娶親的時候,諸葛亮便給了其三個錦囊。第一個錦囊是趙雲陪同劉備到了江東後,開啟錦囊,寫的是面見吳國老,將事情搞大;第二個錦囊是劉備沉浸在溫柔鄉里,趙雲開啟錦囊,對劉備謊稱曹操大軍壓境;第三個錦囊是劉備和孫夫人被吳軍追得上天入地無門的時候,開啟錦囊,祈求孫夫人幫助脫困。這三個錦囊環環相扣,都是趙雲不知所措的時候,指導其如何做。趙雲嚴格按照錦囊中的指示做了,圓滿完成任務。
如果諸葛亮在派出趙雲守華容道的時候,又給了錦囊,他一定會按照錦囊上的辦理。錦囊讓放曹操,趙雲就會毫不猶豫放了曹操,如果錦囊上讓殺了曹操,趙雲就會提曹操首級交差,如果錦囊讓生擒曹操,趙雲就會生擒曹操,回去交差。
那麼,諸葛亮交給趙雲守華容道這項任務時,會給趙雲錦囊,特殊交代趙雲嗎?
赤壁之戰後,曹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其實力尚在,北方仍然在其掌握之中。孫劉聯軍,孫權佔據主導地位,水軍異常強大,能夠很容易擊敗曹軍水師,陸軍稍差一點,但是有周瑜、魯肅、呂蒙等眾多統帥,實力也不差。劉備一方兵微將寡,更要命的是沒有一塊穩定的地盤。
如果曹操戰死在赤壁,形勢對劉備一方極其不利。因為曹操剛剛統一北方,根基還不太穩定,如果曹操突然死去,北方很可能再次陷入混亂,曹魏將不再是江東孫權的大敵。此時,孫權很可能實行吞劉戰略,徹底吃掉劉備,進而北伐,蠶食北方。如果江東打不過北方,也可以與曹魏劃江而治。
因此,諸葛亮只有保證曹操活著,給予江東孫權足夠的壓力,他才能始終保持與弱小的劉備結盟,容納劉備,共同抗曹。事實也正是按照諸葛亮所設想的進行的,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及其手下,回去之後也沒有被軍法從事。
結語
透過以上分析,可知諸葛亮為了主公劉備的霸業,必須要讓曹操順利逃回北方,他如果派趙雲守華容道,很可能會給其一個錦囊,令其虛張聲勢,放走曹操。
與其給趙雲錦囊,還不如將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關羽,讓關羽徹底了結與曹操的恩怨,一心一意為劉備效力。這樣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
8 # 燭影亂談
赤壁大戰前不久,趙雲在長坂坡大發神威,一戰揚名。由於正值巔峰,或許在曹操敗走華容時,趙雲的硬實力略高過關羽,但是這無關曹操的結局,因為曹操之所以能夠成功突圍,與關羽的武力、統率力沒什麼關係,所以即便換了趙雲,結果還是一樣的。
截擊曹操的趙雲和張飛
赤壁大戰開打之前,諸葛亮就已經算到了結果,所以堵截曹操的計劃並非心血來潮。曹操大敗後,諸葛亮開始分兵派將,關羽、張飛、趙雲這三位劉備當時麾下最能打的戰將全部領命出戰。
子龍可帶三千軍馬,渡江徑取烏林小路,揀樹木蘆葦密處埋伏。今夜四更已後,曹操必然從那條路奔走。等他軍馬過,就半中間放起火來。雖然不殺他盡絕,也殺一半。
翼德可領三千兵渡江,截斷彝陵這條路,去葫蘆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望北彝陵去。來日雨過,必然來埋鍋造飯。只看煙起,便就山邊放起火來。雖然不捉得曹操,翼德這場功料也不小。
趙雲和張飛的任務很明確,執行起來難度也不大,但是有一個地方很奇怪,就是諸葛亮“口很鬆”。按理說堵截曹軍的終極目的就是生擒或斬殺曹操,但是佈置給趙雲和張飛任務時卻提前說出了“殺不絕也殺得一半”和“雖然捉不得曹操”這樣看起來很洩氣的話。
這其實是一種心裡暗示,如果沒有這兩句,趙雲和張飛的目光一定會集中在曹操身上,到時候即便曹軍將士死拼,未必能捉得到曹操,但機率會大很多。有了這樣的話之後,二將從心裡會自然而然地認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消耗,捉曹操是後面的事,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放鬆對曹操的抓捕。
同時趙雲和張飛都是久經戰爭的名將,他們會思考諸葛亮此話的意義,趙雲第一個離開,他會認為捉拿曹操的功勞留給了張飛或者關羽,以他沉穩又不爭不搶的性格,自然不會提出異議。張飛是看著趙雲走的,諸葛亮既然暗示了自己也捉不到曹操,那麼顯然這個機會是給關羽的,所以張飛也沒說別的。如果換個人,張飛怕是早就鬧將起來,嘴上大喊著捉來曹操給諸葛亮看看。
從後來趙雲和張飛堵截曹操時的態度也看得出,二人要麼是受了心理暗示的影響,要麼是自行理解了諸葛亮的意思,所以在與曹軍交戰時都不是很盡力。
操教徐晃、張郃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曹操得脫。
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張飛從後趕來。操迤邐奔逃,追兵漸遠,回顧眾將多已帶傷。
趙雲向來是好孩子,主公和軍師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所以連追都不追,光搶戰利品。張飛倒是追了一會,但目的並非捉曹操,而是給曹軍多一些殺傷,好讓二哥更輕鬆點。
於是,壓力全部到了關羽鎮守的華容道。
激將
在趙雲和張飛領兵去了之後,關羽等半天也沒到自己,於是主動發問。諸葛亮東拉西扯瞎扯淡,最後說是怕關羽把曹操放了,可是當時如果不派關羽還能派誰呢?所以關羽也是因為性情耿直加上自尊心太強,被一激就上了當,賭咒發誓說一定捉住曹操,諸葛亮等的就是這句話。
孔明曰:“倘若放了時,卻如何?”雲長曰:“願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雲長便與了軍令狀。
激將通常都是為了達到最終的戰鬥目的,此戰是堵截曹軍,所以看起來諸葛亮激將是為了關羽最終能夠成功俘獲曹操,不過這些都是表象,因為諸葛亮瞭解關羽,劉備同樣也瞭解,他們都知道以關羽有恩必報的性格很大可能會放走曹操。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何還要大費周章呢?原因無他,立威!
劉備三顧茅廬,讓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十分不滿,諸葛亮首次用兵時,哥倆冷言冷語的一通譏諷。大勝後,他們被諸葛亮的智慧折服。張飛是個直腸子,你比他高明,他就服。關羽則不然,他認可接受了諸葛亮不代表心裡沒有別的想法,想讓他心服口服,不是一兩場勝仗就行的。
所以諸葛亮算到了關羽後面會放走曹操,又故意讓其立下軍令狀,到時候喊打喊殺,再在劉備求情時借坡下驢,讓關羽欠自己個人情,而以諸葛亮的智慧這情怕是關羽一輩子也還不上,那麼以後面對諸葛亮,關羽自然會禮讓三分。
諸葛亮的真實目的
按照剛才的說法,曹操豈不是抓不到,而且是諸葛亮算計好的抓不到。沒錯,諸葛亮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抓曹操,甚至是想方設法地在放曹操走,這一點已經寫明在原著之中。
玄德曰:“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古典小說中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一些玄幻色彩,《三國演義》也不例外,這裡諸葛亮把不捉曹操的理由歸結到天數上,看起來鬼扯,但在小說中是說得通的。電視劇將這裡做了改動,稱曹操身死北方必亂,北方若亂對劉備發展不利。看似合理,其實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首先,曹丕、曹彰、曹植均以成年,曹操身死是不愁沒有子嗣繼位的。儘管繼承人沒有明確,難免會惹出事端,但是以曹操麾下良臣名將之能是足以應對的。
退一萬步講,即便因曹操身死導致他麾下勢力四分五裂,其他諸侯的目標自然也會在內亂的曹魏身上,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對付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劉備,所以北方越亂對劉備其實好處越大。
電視劇做出這樣的更改是為了讓諸葛亮和劉備放走曹操的迷之操作合理化,然而本就不合理的事只會越描越黑。與其強行解釋,倒不如就按照諸葛亮所說的天數論更能讓人接受。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為何諸葛亮要放走曹操,又是如何和劉備解釋的?其實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段,這是羅貫中為了突出關羽恩怨分明、有恩必報的性格以及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虛構的。實際情況是曹操兵敗跑了,劉備和諸葛亮沒追上,他們根本就沒算出來曹操走哪條路撤退。
歸根結底,就演義而言,曹操之所以能夠在華容道全身而退,根本原因在於諸葛亮有意放他走,找關羽做了順水人情,也讓關羽趁機報恩,以後兩不相欠。這並非關羽能力上的欠缺,也就不在換不換趙雲。即便換了趙雲,只要諸葛亮有意放人,曹操一樣還是能夠走脫的。
-
9 # 使用者一葉
如果諸葛亮安排趙雲去守華容道的結果會如何呢?
我認為與派關羽去的結果出入不大,曹操都不會喪命。
趙雲因長坂坡一戰出名,卻事出有因。趙雲不但救了劉備小兒子阿斗,還毫髮無損全身而退,堪稱完美。
孰不知,非是趙雲武藝超群,而是得益於曹操有意要收降趙雲,而故意放了趙雲一馬。
曹操一是下令不準放箭,二是沒派身邊眾多大將去合圍趙雲,只要捉活的。趙雲才得以殺出重圍。
如今在華容道曹操與趙雲狹路相逢,雙方卻換了角色。常言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如今曹操帶著殘兵敗將,鬥志疲憊勇氣全無。
面對咄咄逼人的趙雲,自嘆曰:“今番此命休己”只得強打精神,上前一揖曰:“子龍別來無恙乎?”趙雲用槍一指曰:“吾奉諸葛丞相將令,專在此恭候爾等多時,請曹丞相自下馬就縛,隨我回營交令!否則殺戮大開,爾等安能倖免乎?”
曹操環顧左右,皆低首無語竟無一人敢言戰者。曹操長嘆一聲:“也罷!請子龍放開我手下一干人等,吾自隨子龍面見劉使君,何如?”
趙雲略一躊躇言道:請丞相下馬留下就縛,餘者請便!”隨令眾軍士讓開一廂,曹軍殘兵一眾人等默然,訕訕而去。
趙雲自押著曹操回營交令,後事不表。
回覆列表
本來就是安排關羽去還人情,順便壓一壓他的傲氣。你讓趙雲去把曹操KO了只會便宜其他人。劉備一個穩定的地盤都還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