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鏡頭讀名著

    在我的分析中,羅輯思維等公號把知識付費變成了一項商業活動,看似值得鼓勵,其實背後危機四伏。

    隨著羅輯思維的成功,現在出現了一種公眾大號都開始模仿“得到”說書的形式,開始了一系列相似的商業動作。比如新世相、樊登讀書會、喜馬拉雅讀書會等等,都把解讀經典變成了商業動作。但是這種模仿帶來的後果已經對讀書這種行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在我看來,羅輯思維的成功背後是中國日益上漲的中產階級的知識焦慮和學習欠缺。相對於西方的中產階級自發性的學習行為,中國的中產階級,因為傳統生活的壓力,比如一般的中產階級都要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養家困境,尤其是那些獨生子女,更要面對更大的生活壓力,中國畸形的經濟發展,比如房產困境也給中產階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所以中國的中產階級普遍的是發展不平衡,他們只能抓住經濟問題作為核心,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極度空虛,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和精神薰陶。

    某種程度上,羅輯思維的成功就是彌補了中產階級巨大的心理空虛。羅輯思維提供的知識付費形式,看似是滿足了中產階級的學習行為,但是這種學習也只是表面。羅輯思維提供的知識形式,其實只是資訊,而不是真正的知識。我們一定要了解,所謂的知識到底是什麼。知識不是資訊,不是每天不停地篩選之後的知識點,知識是我們透過自我學習和認知之後,與自己的體驗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的經驗。而這種形成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思考,如果沒有思考,只是單純地接受外界地灌輸的所謂的知識,還只不過是資訊。所以羅輯思維販賣的知識是斷章取義,掐頭去尾,簡單粗暴的知識點和偽知識點。一定要記住,為什麼知識只能自己去學才能得來的,前面我們說了思考,而思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我分辨和解析,所謂的思辨過程就是形成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接受的知識沒有意義。

    也許我們透過羅輯思維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學到文藝復興的傑出畫家都是誰,世界著名歌劇院都在哪裡,什麼時候建造的,但是這些常識性的知識對我們的生命沒有任何意義。正如 美國埃默裡大學的英語教授馬克·鮑爾萊因寫了一本書叫《最愚蠢的一代》,他在書中分析的這樣,“二戰”不只是一個標註了時間和地點的事件,盧梭在瓦爾登湖邊想了些什麼,哈姆雷特關於生命意義的冥想,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構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思維和人格的原材料。你必須意識到,它不只是資訊,而是包含著深層的道德、心理和哲學的價值,它從內部塑造你的精神,而不是你需要的時候呼叫一下的外部材料。就像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講,如果你只記住了優美的詞句,那是不夠的,但如果你從中領悟到民主的真意、關於美國起源的 解釋,那才算真正懂了,而這些不是從網上迅速瀏覽就能立刻得到的。”它們的存在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裝飾。換句話說,羅輯思維提供的知識最多是讓我們炫耀的時候用,顯擺自己知識淵博,但是沒有經過自己思考的知識淵博只是無知的另外一種形式。

    羅輯思維的成功引來了眾多的模仿者,這些模仿解讀名著的形式,讓我們對名著的認知更加淺薄和無知。給人的印象,好像我不用自己讀書也能收穫知識,好像我不用行走也能丈量大地,好像不用思考也可以學識淵博,好像沒有腦子也可以變得很聰明。這種知識造成的結果只有越來越淺薄和無知的大腦。如果我們的新一代用這種付費的方式學習知識,可想而知,我們的下一代一定是最無腦,最無知,最愚蠢的一代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大成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