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丁林2

    對一般人而言,熟識的地方所以感覺沒有風景,並不是“風景”已經不存在,而是根深蒂固地被“植入”“我”的大腦或意識中,形成司空見慣的思維定勢,所以“感覺”不到“風景”的存在。由於人的求知慾與好奇心的驅使,人們更傾向於“獵奇”——對未知的或未曾涉足的“風景”(廣義的風景——人事物以及宇宙萬有所呈現給你的影象或資訊)充滿期待。

    而對於許多所謂的智者,熟識的地方真的可能沒有風景。為什麼?那些他們已經知道、已經體驗過、已經消化和吸收過的知識或真理(或統稱為資訊),對他們而言已經成為常識(即所謂熟識的風景),所以他們通常會“一覽眾山小”地不屑一顧或極少關注,甚至也懶得與人爭辯。這就是老子的境界:“不與人爭,無人與之爭”。

    由於這類人一般都會具備超強的直覺能力或具備“透過現象直抵本質”的洞察力,所以他們大多不會耗費時間和精力理會那些已經成為常識的資訊。而他們的目光永遠投向未知的和他們認為值得關注的領域,例如形而上的本體論。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才是人生的根本——靈魂的歸屬或如何自我安置。我認為這是智者與常人精神特質最大的差異。這類人最具代表性的是愛因斯坦,所以他才會如此感嘆:“我想知道上帝的心思,其他都是細節問題了”。

    當一個人知道或接近了解上帝的“心思”時,他與真正的智者之間的距離也可能接近“零”——大腦與意識高度有序化、高度低熵、高度敏銳、身心靈也高度合一而成為全能的“高人”。我身邊有這樣的高人嗎?有,而且不少。這類非常低調甚至“大智若愚”的高人,一直是我學習與踐行的典範!

    ——馬丁林隨感《熟識的地方真的沒有風景》,2017.7.14中午

  • 2 # 九夏濤聲

    謝!

    視角的切換,思維的提升,——同一景象(地域,景點等等),不同時期,“風景”都會改變,甚至發生質的飛躍。比如,當我們未成家立業,此時評價父母所得出的是一個結論;當我們切身親臨為人父母之時,再返回頭去仰望父母,此刻作出的評判,與之前的任何一次界定或定性多是截然不同的定論。即每一次思維的拓展與提升,無意間面對此前常光臨的某一“景點”,所“悟”到的“風景”——如電視劇《渴望》歌中唱的,“每一次發現總出乎意料...”。

  • 3 # 存在之輕

    謝謝邀請!首先個人不太認同熟識的地方沒有風景這種說法。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出於獵奇的心理,更傾向於陌生的風景,但對於不少人來說,可能熟識的地方風景更美?這是為什麼呢?這取決於人的心境。因為相比陌生的地方,熟識的地方可能發生過很多故事,能勾起很多回憶,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那麼這裡的風景當然是美的,比如筆者每次回母校,那些令人或傷感或喜悅的地方都是百看不厭。

    如果一定要從哲學層面來解釋的話,可能還是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我們習慣了唯物的理解,即物質決定意識。但是從其他學派,如精神現象學等,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更加註重意識對客觀世界的理解與解釋。現代量子力學,特別是其中的疊加態及量子延遲等實驗,幾乎是赤裸裸地表達了意識對客觀世界表達形態的決定作用,量子延遲實驗更是提出意識決定了客觀世界的歷史。當然這些都是些令人頭皮發炸的實驗,對他們的討論還在不斷進行中。總之,思維與客觀世界的關係是一個永遠值得深入討論的話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會獲得2017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評選最佳男運動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