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昊體育

    此前內援與外援的轉會費都已經到了"天價"的地步,標王不斷被重新整理,為此中國足協從本賽季二轉開始收取引援調節費,以此來遏制俱樂部不理智的燒錢行為。在足協的高壓政策下,本賽季二轉引援比以往冷清了許多。截至上週日,16強正式簽下10名新援,即便算上5位租借結束或從二隊補報的外援,合計也才15人,僅有7家球會新簽了球員。無論是新援人數,還是引援俱樂部的數量,都創了2008年中超設立二次轉會以來的最低記錄。

    從這樣的資料來看,中國足協出臺的政策還算是收到了成效,但有有些尷尬的是,目前還沒有一家中超俱樂部撞線———按照足協的規定,引入外籍球員資金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約合580萬歐元)/人、引入內援超過2000萬人民幣/人,需要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這說明中超俱樂部也都在想盡一切辦法來規避足協的政策。

    去年的二次轉會期,創造了引援額1.4億歐元的歷史最高紀錄,以胡爾克為首,5位轉會費破千萬歐元的大牌外援,令中超受關注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今年二轉,卻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不僅是引援人數降到冰點,連引援金額也是比著創新低,而且還出現了多名自由身以及租借方式加盟的外援,使得足協引援調節費"名存實亡"。事實上,足協出臺的引援新政雖然形成了威懾的作用,有所行動的中超俱樂部在實施上還是想盡辦法來規避"撞上紅線"。有些俱樂部採取了先租後買的方式來引進球員,比如天津權健引進的莫德斯特和泰達引進的阿奇姆彭都屬於這個型別,有些俱樂部則採取了讓球員自己解約然後直接簽下的模式,比如恆大迎回穆裡奇、遼足引進的鮑馬爾,最終的結果就是強援還是照來,中超引援的錢也沒有少花,可是足協引援調節費卻一分也沒有收到。

    從這樣尷尬的情況來看,中國足協出臺新政的初衷雖然沒有問題,但在細節規定上顯然還存在較多的漏洞,這才給一些中超俱樂部找到了"漏洞"的機會。相信中國足協也會吸取教訓,下賽季會出臺更為嚴格的引援限制政策,以此來減少漏洞,給中超瘋狂的燒錢行為真正降溫.

  • 2 # 足球相聲搖滾老爆三

    首先來說,這個現象還是對中國足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的一次生動詮釋。

    由於中超連續兩波新政的出現,讓中超聯賽在這個夏天的二次轉會窗變得靜悄悄,權健的內援裴帥、以及新外援莫德斯特,幾乎成為這個夏窗僅有的重磅轉會新聞。即便像權健引進在中超新政面前“頂風作案”的俱樂部,也最終透過先租後買莫德斯特,轉贈球員購買裴帥的方式,逃過了足協的引援調節費。這無疑說明,這樣的中超新政,是缺少科學性、專業性“壞政策”。透過這次夏季轉會視窗,足協沒有撈到1分錢引援調節費的現象,足協以及相關方面應該深刻的瞭解到,透過用命令“限制”的方法,打壓中超球員轉會市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透過遏制引援市場,藉此提拔本土球員,特別是本土年輕球員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透過這個夏季轉會視窗,各家中超俱樂部的引援動作來看,當下中超絕大多數球隊還是有一定引援需求度的,如果沒有中超兩波新政的出現,也很難預料這個夏天中超外援轉會市場有多麼火爆泰達、權健、蘇寧、建業、延邊、貴州、恆大紛紛引進新外援,就是很好的說明。在這個夏季轉會視窗,中超各隊在外援引進方面再無天價外援出現,一是因為足協對中超外援登場人次的限制,二則是因為中超引援調節費的出現,束縛了中超各隊在外援市場上的舉動。二則是因為中超外援登場人次的限制,以及中超現有外援質量的穩定,讓中超各隊更換外援的願望不再那麼迫切。比如上海申花隊,在特維斯的表現仍無法達到心理預期的情況下,馬丁斯出現傷病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做出在今夏更換外援的決定。

    而在這個夏天中超內援引進市場上,非U23本土球員,由於新政的出現,以及現有優質資源的飽和,已經遠不及之前那樣保守。很多球迷也看到,在本賽季前權健花費不菲價格引進的楊善平、糜昊倫這樣的強力內援,並沒有太過亮眼的發揮。在內外因的促動下,中超各隊已經把目光瞄準到了本土U21球員方面,在這方面,恆大、蘇寧、權健這些不差錢的俱樂部,在這個二次轉會視窗,就都有本土新星引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癮能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