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10143606

    西方中世紀,連續一千多年,最後歐洲還是沒有統一。而真正的大治,仍舊出現在東方。所以,大亂,大治,應該如何定義,才好呢。東西方文化完全不同,所以中國歷史規律不一定適合西方。西方的也不適合中國。至少現在,科技發展了,讓東西方文化碰撞中,有點大亂的味道,比如西方搞亂了伊斯蘭國家,搞垮了俄國。而東方文化打亂了西方統治世界的節奏。從這個意義來說,世界正在走向大亂,而東方智慧或許最終又讓世界大治。

  • 2 # 三觀粉碎機

    很多人會搬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或者就是道家五行那套什麼“陰極陽衰,陽極陰衰”的說法,認為“天下大亂之後就是天下大治”,然而真的是如此麼?文景之治(漢文帝,漢景帝)是出現在漢家王朝的第二代身上;貞觀之治(李世民)也是大唐第二代;開元盛世(李隆基)是唐朝中期;明朝的鼎盛時期也不是朱元璋,而是仁宣之治(明朝第四個皇帝);康乾盛世大家就都非常熟悉了。

    在他們之前,那可都不是大亂的天下啊。所以“大亂之後天下出現盛世”基本就一個偽命題了,但是我們卻發現,幾乎所有的盛世都出現在開國皇帝之後的兩到四代之內,再久一點出現一箇中興的皇帝,然後就是直接走下坡路,接著走向滅亡了,這好似一個已經套好的歷史模板,除了具體有些不同以外,整個大局幾乎必定是如此,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在歷史學家的眼裡,這正是“人性的套路”。

    一個朝代面臨終結,也就意味著權力的更迭,而這個更迭所伴隨著的,必定是“大批次的流血”,也就是天下大亂。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禪讓制(此處不討論真偽)在夏天以前在中國已經不存在了,之後世襲制的繼承方式,也就決定了之後更迭所需要的血量。

    縱觀中國曆朝歷代,開國皇帝應該是所有其他職位的皇帝裡面素質最高的,因為素質不高的起義軍首領,基本在爭權奪利的戰鬥中犧牲了,如朱溫這種低素質匆匆忙忙坐上皇位的特例,基本也沒活過兩集就被命運導演給咔擦了。換句話說,老百姓們經過一輪血洗,剛上位皇帝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只要有腦子的,都會特別注重民生,這就是“大亂之後大治”的套路。可是這會,並不能叫做大治,應該是小治和安穩,因為留給開國皇帝要乾的事情太多了,他要鞏固自己的帝王,要重新劃分邊疆,要清楚餘孽,這樣一輪下去,根本沒有辦法達到大治。

    非常不錯,賢德的開國皇帝活到了第三集死了,第二皇帝即位,他手裡拿的是一個蒸蒸日上,文武百官都是最鼎盛時期的帝國。當然有些王朝會推到第三四代身上,因為特殊原因,有些王朝一開國事情就比較多嘛,比如大明,比如大清。所以,這些皇帝就有了實行真正“大盛”的所有契機。這個契機,是站立在那些X太祖,X太宗身上所建立起來的。而這個“人性的套路”歷朝歷代,莫不如此。

    當然如果你要問,那麼沒活到第二集的開國皇帝呢?那麼第二代就命苦了,第三四代下去基本也完了,自然就沒故事說了咯。

  • 3 # 凱撒大帝12138

    是,中國歷史強無論哪一個朝代都無法逃過滅亡的命運,而在這些王朝衰敗之時往往伴隨著農民起義,統治者與後世史家常稱其為賊寇如唐末黃巢明末李自成等人,在我看來統治者最看不上的這些人是最不想反的人,因為權力輪不到老百姓頭上,他們反的直接原因是統治者的問題,統治者不稱職,讓老百姓餓肚子,老百姓才不管你是誰,餓死也是死,反也是死,為什麼不反呢?而在這個時候的統治者是看不到這個問題的,末代皇帝養於深宮,何以知道百姓的疾苦,於是堵而不導就會大幅削減國力,而初代皇帝歷盡磨難,自毀懂得百姓的疾苦會珍惜和平的到來,典型例子就是朱元璋和他的不肖子孫。

  • 4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是的,歷史的一個規律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規律不能阻擋。因為矛盾隨著時間的累計就會越來越多,等到了一定時間就會來一次大的洗牌,然後矛盾迴歸正常水平,之後再積累,這是一個無限迴圈的過程,至於這個時間的長短就和統治者的政策有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董局中局人物介紹,古董局中局都有哪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