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麵包財經

    今年1月份,麥當勞將大陸業務出售給中信和凱雷資本,3月末又被麥當勞曝出將出售臺灣業務的訊息。

    和出售麥當勞中國的原因一樣,隨著前兩年全球經濟放緩,消費低迷,麥當勞在全球多個市場遭遇營收下滑的危機。

    尤其是之前作為麥當勞業績增長引擎的亞太地區,近兩年營業收入不增反降。在中國受福禧事件的影響,聲譽已經受損。

    根據財報顯示,2016年麥當勞營業收入是246.22億美元,較2013年麥當勞頂峰時期下跌12.4%。淨利潤46.87億美元,較2013年減少16.1%。

    下圖是根據財報資料繪製的麥當來營業收入與淨利潤變化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麥當勞宣佈了整合計劃:大意就是轉讓低收益地區門店,將公司主要的精力放到收益較高的地區和潛在市場。

    於是麥當勞此前出售了中國和香港給中資企業,每年收取一定的品牌加盟費。根據麥當勞的計劃,如果要達到95%的特許經營比例,至少要出售3500家直營店,其整合要一路持續到2018年。

    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等幾個門店數量大,而收入已經開始下降的亞太市場自然成為了首當其衝被列入變賣考慮的地區。當然,麥當勞還有另一條出路,直接關店,比如2015年4月公司就關閉了全球700家業績不佳的門店。

  • 2 # 臺美大小事

    臺灣麥當勞和大陸的麥當勞一樣,都被賣掉了!

    但事實上這樣的決策並不意外,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發展,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在美國的麥當勞以「血汗餐廳」著稱,為了省支出長期給員工低價薪水,只能吸引一般為了省錢、不在乎服務質量的消費者來麥當勞消費,選單也不能太創新、複雜,整體服務質量落後其它對手,無法提升毛利率,美華人想吃好吃的漢堡,只會先想到 In & out 或Shake Shack,而不是麥當勞。

    如此惡性迴圈,導致麥當勞美國本土業績逐漸下降,深陷泥淖,拖累其它國家的業績,只好不斷地刪減支出,賣掉資產。所以在這一波重整策略中,打算在2018年將全世界麥當勞授權店的比例,從81%提高到90%,等於在全世界要出售3,500家直營店,改成授權模式,麥當勞的直營店原本就不多,所以首當其衝的就是臺灣的413 家和大陸約2,000家的直營店。

    其實麥當勞出售大陸和臺灣直營店股權改成授權模式,對大陸和臺灣也是正面形象的提升,麥當勞在全世界的經營模式都採取當地授權,直營店不多,只有經營環境不確認、授權夥伴無法信任的落後地區,為了保持質量,才會採取直營店模式,所以麥當勞決定出售大陸和臺灣的直營店家股權,對雙方都有好處,麥當勞總公司可以獲得金流,而大陸和臺灣形象提升,代表著我們長久以來的努力已獲得成果,已經有經營國際品牌形象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義大利開棺驗屍的調查結果出來了嗎?為什麼一直沒有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