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冬梅和王博,一個60歲、一個62歲,雖然他們不是所有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大的,卻是最受人矚目的。“其實從8月26日的哈爾濱馬拉松開始,到隨後的盤錦、海陽、北京再到瀋陽,我們就保持一週一場的頻率,而且‘沈馬’是我們今年的第16場馬拉松了!”王博說。 從當年的廈門馬拉松開始,加上昨天的“沈馬”,老兩口已攜手在世界各地的46場馬拉松比賽中留下了足跡!10月17日,李冬梅和王博將前往美國,參加10月22日在華盛頓舉辦的海軍陸戰隊馬拉松。“我年輕時候是當兵的,我知道海軍陸戰隊是美國軍隊中最強悍的部隊了,我們去和他們‘過過招’,開玩笑說,讓美國大兵見識見識中國老兵的風采。”多年堅持跑馬拉松,老兩口的身體越來越好,他倆還有個長遠的規劃:“我們爭取在金婚的時候,跑100個馬拉松!”
3
回覆列表
  • 1 # 快意體育

    這對老夫妻讓我想到了《阿甘正傳》裡的阿甘,為了夢想、為了人生自己默默地跑下去。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時代,能有一個陪伴自己跑下去的人生伉儷,實在是太幸福的事情。不僅如此,二位老人家認準的事情就堅持下來的決心也是值得我們年輕人的模範。

    只不過,對於現在絕大多數華人來說,二位老人家的這種實現自我的方式不太推薦。

    馬拉松的42.2公里是一項消耗巨大的活動,對人體各個系統都有很高的要求。人體有三種功能系統,分別是對應糖、蛋白質和脂肪。一般人在30多公里的時候,血液裡的血糖和肝裡的肝糖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脂肪供能又太慢,於是就只能開始燒蛋白了。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肌肉就已經開始分解了。

    比起肌肉分解,更可怕的是損傷。很多人在如此高強度的運動中,會導致肌肉、跟腱,甚至是膝蓋的半月板不可逆的損傷。當然,透過學習正確的跑姿,配合足夠的休息、合理的訓練計劃完全可以避免這些損傷。但是以中國跑者目前對於馬拉松,甚至跑步的認識來看,這並不現實。

    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在白領圈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晨跑、夜跑,甚至開始盲目上馬拉松,全國馬拉松賽事如雨後春筍。但和簡單的跑步比,馬拉松顯然是另外一種運動。似乎發揮艱苦奮鬥,連續作戰精神就ok了。以國內跑者的平均狀態來說,不要說跑步,連走姿都不能完全掌握、心肺功能極差、跑步中呼吸的技術都不具備,並非健康狀態。二位老人家能跑幾十個馬拉松,應該說是行家了,可是在絕大多數華人的立場考慮,不提倡推廣!

    最後還是祝福二位老人,也要勸告各位沒有基礎就想嘗試馬拉松的跑者:為了健康、為了快樂而跑,量力而行,不要為了馬拉松而馬拉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期間,家人給寶寶亂餵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