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有意思

    我們都知道拉尼娜與厄爾尼諾會交替出現,且這兩個現象對我們都有較大影響,傳統上我們更關心厄爾尼諾現象,因為其造成的影響往往更大,但其實拉尼娜現象也同樣不容小噓。根據當前最新的東太平洋地區風場,和海面溫度震盪活動分析來看,2020年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機率已經超過50%。

    拉尼娜現象出現的判斷依據,主要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有沒有持續異常變冷,如果此區域的海水錶層溫度持續6個月以上低於平均值0.5度以上,則代表拉尼娜正式生成。今年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水錶層溫度已經連續3個月低於平均值0.2度,且不排除8月以後平均溫度持續走低的可能,所以才說2020年拉尼娜大機率出現。

    因為2020年拉尼娜現象能否最終產生是一個未知數,所以無法與2008年的拉尼娜影響做橫向直接比較,但可以透過拉尼娜現象正式生成前的氣象資料做縱向間接比較。2008年拉尼娜的雛形從2007年8月就已經展現,當時東太平洋海水平均溫度已經低於正常值0.5度以上,並且一直持續到了08年1月,溫度累積降低值創60年最低。而從當下8月份的東太平洋海水溫度數值來看,降低值很難超過2008年。

    另外,2008年拉尼娜現象之所以影響比較大,原因除了拉尼娜強度高以外,也與拉尼娜之前的大氣環流異常有關。2008年進入1月份以後,歐亞大陸中高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呈現西高東低分佈,且持續時長超過20天,這使得西北部冷空氣持續侵擾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再加上青藏高原南緣的南支低壓槽活躍,連續翻越雲貴高原向中國南方輸送暖溼空氣,兩者相遇後便形成大面積凍雨。

    同一時間,拉尼娜現象又“粉墨登場”,對凍雨天氣推波助瀾,當時中國多地大雪紛飛,南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冰雪給20個省(區、市)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災情,尤其是貴州、湖南、江西都遭遇罕見凍雨災害,凍雨導致道路和輸電線路嚴重結冰,造成的公路交通癱瘓、電力受損、列車滯留等,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利影響。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南方凍雨發生的1月上旬,剛好趕上中國一年一度的春運,從廣東地區北上的列車出現了停運、延誤,很多人被困在路途,過了一個特殊春節。而且輸電線路結冰,出現壓垮崩斷,很多電力搶修人員加班加點搶修,錯過了團聚,總之也正是2008年的那場凍雨,讓人們逐漸知道了拉尼娜。

    有了以上影響,這才讓很多人產生了拉尼娜現象到來時,南方必發生凍雨的印象,但其實2008年南方凍雨影響,是一次綜合氣象堆積結果,並非拉尼娜一己之力造成的。轉過頭來看,2020年拉尼娜當前還處在“萌芽”階段,且萌芽資料低於2008年,即便真的能最終生成,也要有類似08年的綜合氣象條件助力,影響力才會超過2008年。

    最後,說到拉尼娜就不得不提一下當前的氣象規律,以往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通常交替上演,雖然不能完全抓住規律,但根據“蛛絲馬跡”也能分析出十之八九,而當前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氣象規律未知數變得越來越多。比如,有研究機構稱:普通厄爾尼諾現象會對大氣變暖作出反應,產生新型厄爾尼諾現象,從2009年開始,已被國際氣象機構普遍認可。

    且氣候不確定性也體現在今年的降雨,今年的強降雨基本覆蓋了中國珠江、長江、淮河、黃河流域,這四大流域都產生不同程度的洪水,尤其是長江流域,強降雨規模、持續時長都高於正常年份,當中的原因就與“若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再加上北極圈內頻繁爆出異常高溫,凍土融化,都標誌著地球要加強對氣候變暖的重視。

    總結:拉尼娜現象的生成,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斷定,最終的宣佈至少要有6個月的資料支撐,在沒有正式宣佈前,一切資料僅僅是參考,一切提前說2020年拉尼娜影響的言論都不完全準確。另外,氣象影響往往不是單獨的某一個現象就可以導致,通常是綜合疊加形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幻影150在1100米以上就會出現高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