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235”、“鈾238”都是“鈾”同位素,表面看只有3箇中子的差別,一個是核燃料,一個是核廢料。所以,搞清楚它們的差別是我研究元素內部結構的動力之一。
3箇中子的差別可以發生在表層,可以發生在內裡,兩種可能都有,還有表層、內裡都不相同的第三種可能,因為“鈾”同位素是“釹核”同位素,元素週期表上的“釹”同位素就有7種之多!
考慮到現階段的核燃料主要來自核材料的表層中子轟擊核裂變,我更傾向於二者的差別發生在表層結構的不同。
3箇中子的差別就是3“氘”對3“氚”的差別,最大的表層差別就是核心相同、表層結構不同。返回《3804.試分析87-92號化學元素的內部結構》,我是這樣分析的:“鈾”元素是門捷列夫化學元素週期表上的第92號化學元素,有原子量234、235、238,三種同位素,“鈾238”是主體同位素。“鈾”是“釹核”元素,擁有5層次核外電子,第5層次有32個核外電子,比“釹”同位素多出一個核外電子層次、32個核外電子,84-96個原子量(與“釹”同位素之間最小對最大、最大對最小原子量之間的差),平均多出約90個原子量,只有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組合符合條件。“鈾234”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4”原子的組合;“鈾235”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5”原子的組合;“鈾238”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8”原子的組合。3個“鈾”同位素各自擁有不同的“釹”同位素核心,表層結構完全相同(也許有“同核”不同表層結構的排列組合,這裡略去)。
現在試分析核心相同、表層不同的幾種可能。
設:“鈾235”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5”原子的組合;“鈾238”原子的內部結構就是3個“氘”原子、29個“氚”原子與1個“釹145”原子的組合,可以成立。
設:“鈾238”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8”原子的組合,“鈾235”原子的內部結構就是9個“氘”原子、23個“氚”原子與1個“釹148”原子的組合,同樣成立。
可能還有其他排列組合,這裡略去,因為最終還要透過實踐檢驗。
現在的問題是中子轟擊會產生什麼現象?為什麼只有“鈾235”可以發生連續核裂變?
從表面分析,“鈾235”原子內部表層結構中“氘”原子的數量多於“鈾238”原子內部表層結構中“氘”原子的數量,雖然差別只有3個,一個是核燃料,一個是核廢料,是否存在臨界效應和比例效應?不得而知。
一般來說“氘”原子的穩定性應該強於“氚”原子,難道相反?
可放射性元素內部結構中的“氚”結構有伴隨原子序號的增加遞增的趨勢,如何解釋?
人工核素壽命短暫,來自環境因素,還是結構因素?
總之,中子轟擊與表層結構的變化可能導致化學元素的核裂變是不爭的事實。某些材料沒有中子轟擊就可以自燃,自燃也是一種核裂變現象。我希望的是“鈾238”也能夠成為核燃料,它蘊藏的能量比“鈾235”原子多3個原子量。
鈾235”、“鈾238”都是“鈾”同位素,表面看只有3箇中子的差別,一個是核燃料,一個是核廢料。所以,搞清楚它們的差別是我研究元素內部結構的動力之一。
3箇中子的差別可以發生在表層,可以發生在內裡,兩種可能都有,還有表層、內裡都不相同的第三種可能,因為“鈾”同位素是“釹核”同位素,元素週期表上的“釹”同位素就有7種之多!
考慮到現階段的核燃料主要來自核材料的表層中子轟擊核裂變,我更傾向於二者的差別發生在表層結構的不同。
3箇中子的差別就是3“氘”對3“氚”的差別,最大的表層差別就是核心相同、表層結構不同。返回《3804.試分析87-92號化學元素的內部結構》,我是這樣分析的:“鈾”元素是門捷列夫化學元素週期表上的第92號化學元素,有原子量234、235、238,三種同位素,“鈾238”是主體同位素。“鈾”是“釹核”元素,擁有5層次核外電子,第5層次有32個核外電子,比“釹”同位素多出一個核外電子層次、32個核外電子,84-96個原子量(與“釹”同位素之間最小對最大、最大對最小原子量之間的差),平均多出約90個原子量,只有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組合符合條件。“鈾234”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4”原子的組合;“鈾235”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5”原子的組合;“鈾238”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8”原子的組合。3個“鈾”同位素各自擁有不同的“釹”同位素核心,表層結構完全相同(也許有“同核”不同表層結構的排列組合,這裡略去)。
現在試分析核心相同、表層不同的幾種可能。
設:“鈾235”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5”原子的組合;“鈾238”原子的內部結構就是3個“氘”原子、29個“氚”原子與1個“釹145”原子的組合,可以成立。
設:“鈾238”原子的內部結構是6個“氘”原子、26個“氚”原子與1個“釹148”原子的組合,“鈾235”原子的內部結構就是9個“氘”原子、23個“氚”原子與1個“釹148”原子的組合,同樣成立。
可能還有其他排列組合,這裡略去,因為最終還要透過實踐檢驗。
現在的問題是中子轟擊會產生什麼現象?為什麼只有“鈾235”可以發生連續核裂變?
從表面分析,“鈾235”原子內部表層結構中“氘”原子的數量多於“鈾238”原子內部表層結構中“氘”原子的數量,雖然差別只有3個,一個是核燃料,一個是核廢料,是否存在臨界效應和比例效應?不得而知。
一般來說“氘”原子的穩定性應該強於“氚”原子,難道相反?
可放射性元素內部結構中的“氚”結構有伴隨原子序號的增加遞增的趨勢,如何解釋?
人工核素壽命短暫,來自環境因素,還是結構因素?
總之,中子轟擊與表層結構的變化可能導致化學元素的核裂變是不爭的事實。某些材料沒有中子轟擊就可以自燃,自燃也是一種核裂變現象。我希望的是“鈾238”也能夠成為核燃料,它蘊藏的能量比“鈾235”原子多3個原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