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NXI丶十一

    染髮、穿極為奇特的個性服裝、持時尚手機、看英文原版影片、聽眼下極為火爆的周杰倫的歌曲以及一些外文歌曲、在網路中衝浪、參加戶外登山運動??所有這些, 都是當代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時尚內容。“流行”、“時尚”是當今社會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彙, 它是以青年人為主體, 表現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品味及其消閒娛樂要求的亞文化現象。作為青年中的一個部分, 大學生們則透過認同、接受這些東西來張揚個性, 表達其內心世界。大學生是社會中具有較高知識素養的青年一族, 思想活躍、敏銳,對社會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和接納性都比較強, 其傳統的文化承襲較為薄弱, 更少文化惰性, 最易於接受社會流行文化潮流的時代變遷, 並對此做出敏捷的反映。正視大學生文化的時尚潮流, 引導大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和對待流行時尚文化, 是高校德育研究的一個新的視角和領域, 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

    1、消費的流行時尚

    當社會的目光突然轉向關注個性、時尚的時候, 思想最活躍、最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當然也會不失時機地去時尚一把。穿個性服飾、換新款手機、做頭髮、出入健身房??, 總之想去做一切可以看起來讓自己更“入時”的事情。2004年12月, 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生聯合會、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聯合公佈的《200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顯示, 大學生平均年消費至少在1 萬元之上, 調查表明, 有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 膝上型電腦的擁有率與同齡的工薪階層也接近。調查中有67. 1%的學生表示“喜歡追求富於挑戰、新奇和變化的東西”, 22. 9%的學生以“自己的穿著更加時髦”而自豪。為此, 不少高階消費品進入了大學生的消費圖譜。其中,60%的人擁有手機; 27%的人擁有電腦; 20%的人擁有PDA; 12%的人擁有MP3。大學生已經具有明顯的品牌偏好。調查顯示, 首位是“喜歡購買具有獨特風格的產品(57. 7% ) ”,其次就是“單純追求流行、時髦與新奇的東西(30. 4% ) ”。此次調查也清晰地反映出, 當代大學生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除了基本的生活、學習消費外, 用於網路通訊、交際、非正規學歷考試培訓、旅遊等方面的消費也越來越多。

    2、文化的流行時尚。

    網上衝浪、讀暢銷書、聽流行音樂、打電子遊戲已經成為青年一種時尚的文化生活方式。大學生習慣在網上聊天、看書、聽歌、收發電子郵件、看電影、玩遊戲。《三重門》、《誰動了我的乳酪》、《夢裡花落知多少》、《草樣年華》、《我的野蠻女友》??盛行於各大報章中的暢銷書排行板上的書在大學生的床頭小書架上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大學生中不懂流行音樂的人常被嘲諷為“老士”, 缺少智慧和品味。從20世紀80年代的“港臺風”, 到90 年代後日益盛行的“歐美風”、“拉丁風”、“日風”、“韓潮”, 流行音樂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流動。遊戲文化已成時尚大學生的流行休閒娛樂方式, 2003 年11 月,金山公司宣佈將面向首都各大著名高等學府選拔時尚、前衛、瞭解遊戲、熱愛遊戲的學生代言《劍俠情緣網

    絡版》。手機簡訊作為雙向互動式的流行文化,已在更大範圍內受到大學生的歡迎。現在的大學生喜歡泡吧, 在“吧”裡可以聊天、打牌、看書, 困了直接趴下就可以睡覺。適應大學生的這種時尚要求, 各高校周邊都有裝點得各具特色的“吧”, 泡吧成了當代大學生的一種流行時尚。

    3、語言的流行時尚

    語言是生活的直接反映。經濟和文化生活的豐富和發展, 給語言帶來了無窮的活力, 新詞語層出不窮。特別是在大學校園裡, 流行語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2 年初, 調查顯示高校十大流行語依次是: 鬱悶、靠、暈倒、酷、牛、shit、變態、考研考G考 託、去死(吧) 、上網。其中反映事物和現象的只有“考研考G考託”和“上網”, 其餘八個全部反映情緒狀態,如消極(鬱悶) , 憤怒(去死) , 讚歎(牛) 。在高校流行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網路流行語, 如“MM”、“BT (變態) ”、“886”、“TMD”、“大蝦”等。流行語現象作為青年流行文化現象的一個方面, 在網路時代體現出其獨有的特色。這些校園流行語基本上反映了當今青年學生的生活心態和部分人生觀, 並從某個角度折射出了當代學生的無奈和自嘲心理, 是校園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