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跑?吳應熊就算有這個想法,他又跑的了嗎?作為明朝末年遼東著名的家族,吳應熊也許算得上是最不幸的長子。

    在封建大家族中,長子應該是最吃香的後代,作為未來的接班人,其可以享受到家族的一切利益,但在吳應熊的身上,卻從來沒有這樣的體現!確切的說,從他成年的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17歲那一年,他與順治皇帝的妹妹建寧公主完婚(可不是鹿鼎記中康熙的妹妹,而是康熙的姑姑),成為了那一時期投降滿清的漢族官僚中榮譽地位最高的人,老爹吳三桂更是藉此逐漸手握大權,不但被封為平西王,甚至可以操控指揮部分滿洲軍隊,成為了滿清體系下漢族軍頭實力最雄厚的人。而吳三桂率軍從山海關打到緬甸,成為了清朝鎮壓南明過程中,軍功最大的漢族官員!

    但隨著30年後三藩之亂的爆發,功勞甚大的吳三桂起兵一夜之間成為了滿清自建國以來的最大叛徒,留守北京的吳應熊被康熙不顧情面的予以處決,不顧姑姑的反對幹掉自己的姑父,多年前我們諷刺金三代的時候,卻不知在幾百年前,我們就曾經有一個帝王幹過同樣的事!而在這種血腥的報復之下,吳應熊的次子吳世琳也未能倖免,只有長子吳世璠在滅門慘案發生前,僥倖逃脫!但多年後隨著父親吳三桂的病亡和吳世璠的自殺,吳氏家族徹底在歷史舞臺上消失。

    所以很多人都在想著這樣一個問題,在三藩之亂爆發前,留守北京的吳應熊,難道就不能帶著家人逃往雲南嗎?

    答案也是殘酷的——根本就跑不了,因為那個時候沒有飛機也沒有高鐵,即便吳應熊具備神行太保戴宗的本事,以日行800裡的速度向雲南前進,至少也得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但康熙是瞎子嗎?他會在長達半個多月的時間裡任由你逃亡嗎?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吳三桂在起兵之前,曾經秘密派出使者前往北京,企圖將吳應熊和家人帶走,而留守北京,並提前得到朝廷即將對雲南動手的吳應熊,將自己的長子吳世璠交給信使,並帶往雲南避難!而自己則帶著其他家人留守京城拒絕撤退,最終被殺身亡!吳應熊為何甘願留在北京受死?

    史料中沒有記錄他選擇留守的原因,但或許他在賭,賭自己能否在這場大難中逃過一劫。從理論上來說,吳應熊是有條件選擇逃離北京的,但能逃是一回事,能不能逃得了完全是另一回事!

    作為太子少保和額駙等多重身份的他,吳應熊在北京的地位太過於耀眼,而一個地位顯赫的貴族突然在某一段期間消失,這樣的變化怎麼可能不會引起懷疑,所以吳應熊可以選擇逃亡,但身份的尷尬會讓他在第二天就走漏風聲從而引起追捕,在朝廷以國家級的層面的追捕之下,吳應熊根本沒有擺脫追捕的可能。更別說作為清廷重點看護的駙馬,吳應熊的府邸必然會存在大量的來自於清廷的眼線,甚至包括他的妻子建寧公主!

    且以古代的運輸條件,遠距離行進,若想保持高速度,必須需要沿途的驛站提供配合,即沿途不斷更換最新的馬匹,以求在每個時段都能保持高速度!然而吳應熊不可能得到這樣的資源,若想逃跑,他只能依靠自己單獨準備的交通工具,想憑藉著一匹或幾匹馬從北京風馳電掣的跑到昆明,也許在半路上,攜帶的馬匹早已經累死個精光!所以當吳應熊意識到可能要大禍將至的時候,他也許有想過逃跑,但條件上的限制不允許讓他這麼做。

    但讓他下定決心拒絕逃亡的更大因素,恐怕還是在於他高估了自己的地位,自己身為額駙並且自己的妻子是康熙的姑姑,康熙即便在心狠也要顧忌姑姑的面子保他一條生路,只是他沒有想到,康熙豈會在乎姑姑的情面,更別提歷史上的建寧還是一個沒有留下名字,地位太過於一般的公主,殺了你丈夫和孩子又何妨?

    當然,選擇賭博的吳應熊並沒有單獨賭博一個方向,他也做下了兩手準備:

    一是防止康熙真敢把事做絕,提前把自己的長子秘密送走,畢竟自己的孩子並不招搖,不會有人輕易發現自己少了一個孩子。

    二是自信的認為自己的身份和妻子關鍵時刻可能的求情,縱然三藩之亂真的發生,康熙也會考慮饒過自己,畢竟自己沒有參與造反,只是有著吳三桂長子的身份而已,只是吳應熊沒有想到,當三藩之亂前期吳三桂幾乎佔領半壁江山與清廷險些南北分治,眼看就要丟掉江山的康熙豈能會讓吳三桂的接班人好好活著,處決是最後的解決方式。

    而這也的確收到了效果,由於三藩之亂前吳三桂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血氣方剛的人,三藩之亂中途他的提前病逝,由於沒有成年接班人,吳三桂臨死前只能扶持自己的孫子,也是從北京逃脫的吳世璠上位,可年僅12歲的吳世璠如何操控幾十萬叛軍?隨著1681年昆明城破,吳世璠最終自殺,昆明吳氏家族剩餘成員也在這一過程中被殺戮殆盡,吳應熊的一切努力和設想也宣告破滅。

  • 2 # 青燈問史

    說起康熙平三藩,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位著名的格格,建寧公主。

    在金庸小說《鹿鼎記》裡面,建寧公主是康熙的妹妹。但是正史卻不是這樣,建寧公主卻是皇太極的女兒,福臨的妹妹。

    歷史上,吳三桂投降大清後被封為平西王,駐防雲貴,掌握幾十萬大軍,為防止吳三桂生變,順治十年,即1653年,順治帝將自己的妹妹建寧公主許配給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並封吳應熊為十四額駙,育有一子吳世霖。吳應熊作為“質子”,一直隨建寧公主住在京城。

    本以為可以透過政治聯姻來牽制吳三桂,但事與願違,吳三桂最終還是反了。

    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決定撤藩。吳三桂起兵反叛。起兵反叛前,吳三桂秘密派人通知吳應熊,讓他藉機潛逃,並定好了接應計劃。

    但是吳應熊精神上支援了吳三桂的起兵,但是行動上卻沒有服從吳三桂的計劃,而是選擇留在京城。正如孝莊太后所說:吳應熊有罪,但是無過。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種說法是:康熙對吳應熊看得太緊。作為福臨時代的“質子”,到康熙年代決定撤藩,已經長達二十多年,作為一顆重要的牽制吳三桂的棋子,從順治到康熙,將他看得很緊是非常正常的。吳應熊可能根本就沒有機會實現逃脫計劃,尤其是在康熙打算撤藩的時候,因為撤藩太關鍵了,一旦吳應熊逃脫,康熙就少了對吳三桂牽制的棋子。但是歷史卻是吳三桂並沒有因此停止步伐,連續攻下很多城池,他為什麼不顧自己兒子的死活,還要反叛呢?大概吳三桂不只有吳應熊一個兒子,丟一個兒子無所謂吧,也可能是吳三桂為表明反叛的決心,也可能是吳三桂一代梟雄,蛇蠍心腸,完全置親情於不顧,總之,吳應熊沒有潛逃,吳三桂也起兵了。

    第二種說法:吳應熊與建寧公主感情很好。建寧公主全稱和碩建寧公主,什麼叫和碩公主,是指庶出的皇帝公主,也就是說建寧公主是皇太極庶出的女兒。她十三歲嫁給吳應熊,是第一個嫁給漢人的公主,到康熙撤藩,已經過去整整二十多年,並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夭折)。本來這只是一樁政治婚姻,但是二人卻感情很好,儘管沒有史料證明二人的感情,但是有很多傳說故事表明吳應熊與建寧公主的確感情很好。加之,這二十多年以來,吳應熊與父親吳三桂溝通甚少,交流不多,父子感情逐漸淡化,所以,這可能是吳應熊在吳三桂起兵後沒有潛逃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種說法:吳應熊看清了形勢,思想上已經歸順大清。這可能是吳應熊沒有逃走的根本原因,從大清入關到康熙年代,大清入主中原後,基礎已經穩定,人心思安,吳三桂此時起兵謀反,無異於再掀戰亂,屠戮生靈,而久居北京的吳應熊從思想上早已歸順了大清,看清了天下的形勢,所以在吳三桂起兵後,吳應熊和建寧公主曾經屢次寫信,勸誡吳三桂罷兵,但是吳應熊的勸誡沒起作用。吳應熊知道吳三桂必敗,吳三桂失敗自己也是一個死,所以,走或者不走,結果都是一樣,留在北京,也許還能獲得一線生機。但是可惜的是,康熙十三年,康熙帝卻下令處死了吳應熊父子,這年,建寧公主才33歲,就失去了丈夫和兒子,悲慘的過完下半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信冰箱,什麼型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