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馮賢亮曝光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國燦新書《江南城鎮通史》涉嫌抄襲。這本書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於2017年5月出版了。馮賢亮教授另有八萬餘字的舉證材料已提呈有關部門。 你認為陳國燦是否構成抄襲?為什麼高校教授的抄襲醜聞屢禁不止? 事件背景:https://article.jike.ruguoapp.com/?messageId=5a530d1fd5efed00172939df&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4
回覆列表
  • 1 # 毛劍傑

    對於《江南城鎮通史(民國卷)》,筆者曾草草翻閱過一部分,持之與馮老師的說法相較,有一些可以核實或者比較清晰的事情。比如序言中對華中師範大學高路的博士學位論文《1900-1937年中國社會精英對城市化與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引用文獻的直接挪用,可以說在轉引上的不規範,至於是否有意,就不好說了。類似的情況非常多,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對於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這樣的常見著作相關內容進行了移用,有一部分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抄襲。特別是對於《上海通史》等相關研究的資料統計不注出處的挪用,並加以割裂拼接,這是經濟史、社會史研究的大忌諱。

    至於馮老師所指出的錯誤結果和推論,雖然有很多確實有據可證,畢竟不是學術道德的問題,此姑不論。

    至於張海英、黃敬斌兩位老師的申訴,主要針對的是陳國燦在專案組織與推進過程中對各卷負責人的勞動成果進行了擅自的修改並另報其他專案。馮賢亮老師的憤怒一部分也源於陳國燦在專案運作及成果產出過程上的侵權行為,當然這些還需要雙方拿出更明確的證據。

  • 2 # 席越

    《為什麼中國學生造假這麼多,還是制裁的力度不夠》

    在國內,不說很氾濫,最起碼也是屢見不鮮了。國內獨特的學術環境,造就了這一現象的蔓延。

    2009年是學術造假事件集體爆發的一年,大事件就不下十幾起。

    “雲南中醫學院院長李慶生被指論文抄襲、一稿多投。李慶生主動申請對自己的相關論文進行鑑定,結果為“過度引用不當”。

    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被爆剽竊論文。浙大共核查了賀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關人員涉嫌學術道德問題的論文20篇,其中賀海波涉及論文9篇。事發後,賀海波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浙大將其開除出教師隊伍。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李連達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不再續聘。

    除上述幾個事件之外,還有不少。

    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資料等的學術腐敗行為。是一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表現,是學術領域中學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產物。

    目前,學術腐敗已經蔓延到多數的學術領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玉聖稱,幾乎中國所有高校都有學者涉嫌學術造假或腐敗。

    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蔓延態勢。

    中國的學術腐敗,不僅僅是涉及單純的學術領域,甚至還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利益鏈雜交。

    熊丙奇教授對此認為,之所以長期以來高校學術不夠規範甚至失範,一方面,對於校方來說,處理學術不端事件,可能影響學校形象、影響自身政績;另一方面,處理學術不端事件,可能牽涉到諸多既得利益,包括申請課題、爭取經費;此外,校方明白,不少教師的不端行為,其實是各類不合理的量化指標所逼出來的,包括經費指標、課題指標、論文指標、專利指標,導致大學校園充滿浮躁與急功近利。除去個人原因,學術腐敗更多是由於當前的學術體制造成。

    以往,高校教育學者的上升通道是相對窄的,而他們評職稱,需要大量的論文,學術報告,教學和學術研究成績等指標,不僅個人,校方也是既得利益者。繼教育,醫療產業化之後,學術似乎也在走向了一種另類的“產業化”怪圈。

    熊丙奇教授認為,目前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體制內整體建立減少失範、防範失範的制度。

    2010年《西安晚報》曾爆出一篇新聞,就是一位校領導指責同院的六位教授舉報李連生教授學術造假,稱他們作為“始作俑者”為學校帶來了損失,只要你們自動退出,可以把教育部一等獎勻給你們。

    打假名人方舟子雖然比較極端,但是因為有一點道理,我還是把他的話放上來了:其它學術造假國家的學術不端行為往往只侷限於學術界,但我們卻不止。

    對於高校學術造假的原因,有人把它歸咎於高等教育的產業化,只重數量,不重質量,量化管理學術和科研;有人認為是高校的學術浮躁所致,各高校盲目拔高標準、盲目定位;也有人認為是中國大學的制度缺失使然。這些分析都不無道理,也的確指出了當前中國高校存在的諸多問題。

    但是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性趨利的劣根性,造成了學術風氣的敗壞和“大學精神”的丟失,社會制度和法律的缺口,讓很多離利益相關者有機可趁。

    約束學術造假,普遍認為要四種力量相配合。一是道德力量;二是行政力量;三是法律力量;四媒體力量。

    道德力量是根本,行政,法律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升人的道德素養,維繫學術界的淨土。

    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 3 # 秋微涼

    1他們急迫地想上位,追求功名利祿,而不是踏踏實實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3稽核平臺的漏洞,讓許多人鑽空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啟用的銀行卡,會出現啟用後卡里錢消失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