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尾科技

    你把波粒二象性和波函式搞混了。波粒二象性是指微觀粒子既是波又是粒子,它一個人身兼兩種狀態,絕不是因為儀器觀測到它的波動特性的時候它是波,觀測到它的粒子特性的時候它粒子,這和盲人摸象似的。

    波函式的坍塌是說,在沒有觀測之前,這個粒子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它可能是這種狀態,也可能是另外一種狀態,但是我一對它進行觀測,它的狀態就確定了,因為你觀測到的就是這一種嘛。其他狀態的機率都變成0,觀測到的這個狀態變成100%。

    所以,你如果想知道這個世界的物理量,只能用儀器去測量這個粒子的資料(人的眼睛感官當然也算一種儀器),所以,“測”這個過程會引發波函式的坍塌,從而影響了粒子本身。這是哥本哈根學派的解釋。

    所以,你要理解觀察者,很簡單。任何一種能夠透過測量確定粒子狀態的東西都是觀察者,測量那些粒子狀態的儀器是,你的眼睛也是。

    哥本哈根的解釋再引申一下,在你沒有觀測的時候世界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只有你觀測之後這個世界才是確定的,所以只有觀測到的東西才有意義。一個東西如果被你說得神乎其神,但是最終觀測不到,那麼它跟不存在沒有區別,這倒是跟20世紀初期爆發的現象學很類似。

    怎麼,你不相信不接受這個?你傳統的世界觀是純粹唯物的,有一個完全獨立於觀測獨立於意識的純粹客觀的世界存在,他跟有沒有人觀測沒有任何影響,怎麼能像哥本哈根那樣說呢?

    這個解釋你不信?不信那我再給你一個解釋:50年代有個人提出了另外一種解釋,叫平行宇宙。他也不喜歡哥本哈根的解釋,他說每一次測量的時候,並不是波函式坍塌,從原來很多狀態變成了一個,而是宇宙在那個時候分裂成了許多個,我們恰好選擇了這個而已,在其他不同的世界裡也有粒子被觀測出其他狀態的。

    聽完這個解釋是不是感覺還不如上一個?更加荒誕離奇了不是?那別怪我,因為這不是我說的。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們雖然不爽這種說法,但是都選擇了接收,因為它和實驗吻合得非常好,但是依然有一個超級牛逼的物理學家打死不接受哥本哈根的這種解釋,那個人就是愛因斯坦,他想去探求這後面更深層的原因,但是還沒完成就去世了。

    所以,你對這觀察者的看法,涉及到了自己的世界觀,這裡面已經牽扯到了很多哲學問題,我只能告訴你別人是這麼看的,並不能替你做選擇,你自己看著辦。

  • 2 # 真實純潔

    量子是後天的產物,量子是變化的物質,量子本身不具備觀測性。而作為觀察者,這個能具備觀察能力的體性,是不變的,是先天的,是恆久的。觀察者所具有的能觀察性。是超越物質屬性的。而一切物質屬性,都不具備觀察性的能力。這種觀察者的能力,是物質所不具備的。故而可知,這個能觀察的能力,本身就是一切萬物生命的源頭。而只有源頭才可以做為觀察者。而量子只是觀察者所附屬的產物,因為量子就是來源於觀察者這個本體,一切物質都服務於觀察者。觀察者是一切物質的主宰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蔡英文臉書祝民眾新年快樂,網友酸:魚肉鄉民,快樂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