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他們就是我們說的劉室三牧。

    劉室三牧是指東漢末年,劉氏皇族裡的三位擔任過州牧的政治人物,他們分別是:劉虞(幽州牧)、劉表(荊州牧)、劉焉(益州牧)。

    劉虞[幽州牧]

    劉虞[幽州牧],字伯安, 徐州東海郯 (今山東郯城) 人。雖為漢室宗親,但不以貴族自居,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同時也善於解決民族問題,在幽州和其他外邦異族中都有很高的威信。後與部下公孫瓚發生矛盾,劉虞起兵攻打,事敗被殺。

    劉表[荊州牧]

    劉表[荊州牧],字景升,兗州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先出任北軍中侯,又代王睿任荊州刺史,把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可惜他為人猜忌,又沒有四方之志,使妻子蔡氏的親戚得勢。他死後,蔡瑁等廢長立幼,讓小兒子劉琮繼任。誰知曹操一到,劉琮即開城投降,就這樣失了荊州。

    劉焉[益州牧]

    劉焉[益州牧],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是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年輕時在地方做官。後來因宗室得拜中郎,又棄官。恰好當時的益州牧郤儉四處斂財,謠言四起。他便取而代之,同時又兼任監軍使者,封陽城侯。為得安身之地,割據一方,又故意叫張魯盤踞漢中,截斷交通,使益州幾乎處於獨立狀態。其子便是劉璋,父子二人並稱“蜀中王”。他死後,劉璋繼任。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可以說,假如沒有這三位漢室宗親,整個漢末的歷史,甚至三國的歷史都可能從根本上不同。

    我們一個一個說。

    劉焉——整個漢末亂世最重要的的開創者之一,對亂世所負的責任,甚於董卓!

    先說他的影響力:劉焉,是漢景帝五子魯恭王的後裔。他出道比較早,很早就很有名望了。在學術界和政界都有一定的威信。

    導致天下分崩的餿主意:漢靈帝時,他看到朝政混亂,吏治腐敗,因此,提出了一條“開創亂世”的建議,他提出,各地吏治腐敗,朝廷應該選取有名望的人去地方擔任“牧首”,並且自己就願意外出就任州牧。要知道,在東漢時,對地方採取的主要還郡縣制,“州”實際上只是一個“監察”職責,監督地方的,沒有實權。劉焉的這個建議,直接就把州這個級別給賦予了實權。這就糟糕了,天下總共才這麼多州,這樣一來,天下的統一也就從組織上變得岌岌可危了,隨時可能分崩離析!

    劉焉的野望:原本,劉焉是計劃去交州避禍的,可是,望氣者告訴他,“益州有天子氣”,於是,他就請求到了益州出任州牧。

    劉璋的拙劣表現,影響了他老爹的名望,可謂”坑爹“。

    卓越才幹,平定益州:古人說,“天下未亂蜀已亂”,大致就是從劉焉這個時期開始的。劉焉,率先實行割據。劉焉就任益州牧時,益州正在動亂之中。黃巾暴亂影響很大,劉焉就團結了益州計程車族和地方官員賈龍等人的支援下,進入益州。而後,又利用中原大亂,並招募了從中原過去的流民,組成了“東州集團”,又除掉了原本擁立他的地方實力派賈龍等人,穩固了自己在益州的統治。

    率先割據:起初,他利用張魯實現了對漢中的統治。但是,後來張魯斬殺漢使,與劉焉鬧翻了。劉焉也就藉故中斷了與朝廷之間的往來。開始進行割據了。話說,真有心的話,即使漢中被阻,難道就無法與朝廷往來了嗎?是要於朝廷交往,又不是叫你攻打洛陽·······

    不臣之舉:劉焉在益州,造了天子所乘的車架千餘輛,所謂“天子氣”倒是表露無疑。

    劉虞:治世之良臣,亂世之菜鳥。可惜,遇到了亂世······他的死,宣告了治世規則的終結,毫無規則亂世到來了。

    比起劉表和劉焉來,劉虞這個漢室宗親,就正宗多了。前兩位都把關係算到漢景帝去了。劉虞,則是漢光武帝的廢太子的後人。可是,劉虞依然是從小官做起,憑藉政績,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幽州刺史。後來,又被授予幽州牧。

    深受愛戴的好領導:劉虞在幽州期間,勤政愛民。尤其是對於烏桓等遊牧民族勢力,他透過自己卓越的政治和外交能力,讓漢民和遊牧民族都很愛戴這位好領導。當地的百姓要專門編寫了歌謠來歌頌這位領導。

    漢室的忠臣:如果說,劉家這三位宗親誰最有條件參與天下逐鹿的話,那無疑就是坐擁幽州的劉虞了。遠的不說,他們所處的東漢,劉秀就是藉助了漁陽突騎,才橫掃天下的。可惜,最好的地盤遇到了最安分的宗室·······

    在董卓帶漢獻帝西遷以後,袁紹等人也是打算立劉虞做天子,結果,被劉虞言辭拒絕!

    亂世的菜鳥:也許這麼說,有些不恭。但是,在亂世的規則下,劉虞確實是一個類似宋襄公一般的人物,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在擁有絕對實力優勢的情況下,瞻前顧後,結果被打敗了。

    公孫瓚:對不起,領導,亂世來了,這是個不適合你的時代。

    劉虞:野心:0

    軍事才能:0

    劉表:被低估的亂世英雄。

    劉表,是劉備曾長期跟隨的君主,而劉備在劉表旗下的這段時間,正是自己大積累的時期,《三國演義》中著墨甚多,也因此,被書中的各路賢良詆譭得也最多。彷彿就是一個無能的老年人,霸佔著荊州大地毫無作為,耽誤劉備爭霸。

    曹操可以說劉景升是”座談客“。但劉表比一般人可實幹多了。譽滿四海的”名士“:

    劉表,和劉焉一樣,都是漢景帝兒子魯王的後裔。只是後來,這兩位掐也掐得厲害。

    他年輕時,參加過”太學生運動“,在著名的”黨錮之亂“中,也以正面形象贏取了無數粉絲,成為當之無愧的”名士“。

    單騎入荊州,治理才能顯露無疑:

    當他被任命為荊州牧時,天下已經開始動亂,上任荊州之路都被”黃巾賊“控制了。而且,當時袁術和董卓鬧翻了,袁術也想要染指荊州,更不願意劉表的插足。這種情況下,就是普通百姓,在此時都不敢到處跑,更別說掛著荊州牧首大印的劉表了。因此,劉表化妝成商人,一路匿名奔往荊州。

    到了宜城後,劉表發揮自己的”名士“威望,獲取了蒯、蔡等世族的支援,運用陰謀,假意宴請,席間殺害了割據荊州大大小小的頭目。毛主席在讀到這一節時,曾經批註”殺降不詳,孟德不為“。

    但是無論如何,荊州大部很快就平定下來了。

    應該說,劉表入荊州與劉焉入西川有些類似,但是,劉表卻先天完全依賴荊州世族的支援,這也決定了他沒有辦法組織大規模的攻略,因為那不符合地方世族的利益。

    強勢抗袁術、孫策:

    當時,袁術對荊州也是虎視眈眈。可是,劉表在採取了外交、戰爭等方式,擊敗了袁術,甚至讓袁術失去了頭號打手孫堅。爾後,在孫策平定江東後,與”小霸王“爭衡,雖不佔優勢,但也扛住了孫策,沒有損失地盤。其軍事上的才能,也可見一般,至少是同時代二流的水準。

    無奈的野望:

    很多人以劉表在官渡之戰等歷史關口的無所作為,斷定劉表是個沒有進取心的君主,這大約是有點冤枉了。

    首先,袁曹之爭前,曹操就對背後的孫策、劉表勢力做了詳細的佈局。他鼓動刺客刺殺孫策,又策動長沙叛亂,使得劉表、孫策自顧不暇。因此,劉表自然沒有辦法支援劉備的北伐了。

    其次,荊州世族的牽制。再次強調,從一開始,荊州的權力在世族手裡。荊州世族和朝廷的關係很好。長期遠離政治中心的他們,並沒有爭霸天下的意願,只是希望”保境“。

    當然,你要怪劉表不重用劉備也可以。問題是,你要是劉表,你會不顧所有信任你的人的反對,把自己的大部分兵馬交給劉備,讓劉備去北伐嗎?

  • 3 # 陸棄

    前三國時代,劉焉、劉虞和劉表被稱為“劉室三牧”。他們三個人,都是漢室宗親,皇室中人,都做到了州牧這樣的官。劉焉是益州牧,劉虞是幽州牧,劉表是荊州牧。劉虞這個人善於治理,他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而對外他又善於採取懷柔政策,因此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也享有崇高威望,不過,劉虞與部下公孫瓚的關係沒搞好,打又打不過公孫瓚,反被公孫瓚戰敗設計陷害而死;劉焉這個人有野心,他向朝廷獻計“廢史立牧”, 即用宗室、重臣為州牧,在地方上凌駕於刺史、太守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他自己率先垂範,在益州當了“土皇帝”,處於半獨立狀態。劉焉是想稱帝的,天子所用的車駕都安排好了,但後來劉表參奏他,兩個兒子又造反被殺,因此劉焉又急又氣生病死亡,兒子劉璋當了益州牧,後來被劉備取代;劉表這個人,也是個治理型的人才,他擔任荊州牧期間,將荊州治理的萬里肅清,但他是一個沒有天下大志的人,最後荊州被曹操吞併。

    綜上,劉室三牧基本上都屬於治理型人才,讓他們管理州郡治理,是沒有問題的,但那時處於亂世,指望他們治國安邦,剪滅群雄,正是他們的短板,所以三牧最後都被其他群雄所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獅子王彭彭和丁滿唱的那首歌(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