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格巫3554
-
2 # 壹父母
許多家長總是試圖透過物質獎勵來控制孩子,比如買禮物,用金錢來刺激孩子學習。但是這種獎勵形式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有效性的持續時間很短。如果你想透過物質獎勵的刺激,讓孩子在本月的英語測試中拿90分以上,那麼也許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想讓他對英語學習產生長久的興趣,物質獎勵就不具有可行性了。
因為,內驅力才是去世孩子去努力的根本原因,而家長的責任,就是要保護孩子的這種內驅力。而物質獎勵其實是家長試圖控制孩子的一個表現。任何被人類視為有控制意圖的因素,都會對長期的動力造成傷害,學習動力也是一樣。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要給孩子以自主權,怎麼學習、如何學習、什麼時候學習,允許他們做出自己的計劃和選擇。當然,這一切都要有一些提前定好的必須遵守的規定,比如作業必須在幾點之前完成,但是先做什麼作業,先玩還是先做作業就由孩子自己來決定,這樣,學生才能感覺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激發了他們的內驅力。
物質激勵法還會束縛孩子的創造力,因為孩子學習就是為了那個獎品,那麼創造力就會被撇在一邊。
物質獎勵可以有,但本人真心不贊成用在學習上。學習這件事最讓人擔心的不是成績差,而是為什麼而學。
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成績優異,於是學習就由孩子自己的事變成了“大家”的事,父母再給個物質獎勵,就好比我們為老闆工作,老闆給我們工資獎金一樣,孩子學習的行為是為父母做的,而物質獎勵就是他們的“工資”。
人性是貪婪的,起初便宜好玩的獎勵會越來越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獎勵的級別不斷升高,一但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或者孩子無所求了……孩子學習的動因不存在了,他會怎麼樣?他會覺得委屈,為什麼我做到了,你卻沒做到?交換條件不存在了,學習就變成了沒有必要的事情,消極對待還是好事,孩子怒極弒母的事也不是沒發生過。
所以,從學習伊始,就必須讓孩子明確,學習是為自己學的,就像父母要上班一樣,去學習是孩子自己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從小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孩子考了100分,不要說:“我為你驕傲!”好似孩子學習是為了讓你驕傲一樣;而應該說:“做得好,我替你感到驕傲!”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幫孩子建立一個夢想的目標,和他一起計劃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現在為什麼要學習。正如龍應臺所說得那樣:“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