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崎峻戰史

    題主所說的“特二”型裝備應該是指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研發裝備的特二型內火艇,雖然被稱為艇,但它卻是地地道道的兩棲坦克。

    特二型內火艇進行登陸作戰的彩繪。

    日本海軍著眼於在太平洋戰場上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的需要,於1940年開始研發專用的兩棲戰車,並於兩年後定型,以“特二型內火艇”的名義列裝,裝備給海軍特別登陸部隊。特二型內火艇是以日本陸軍的九五式輕戰車為基礎改進而成,為保證在海上航行和由潛艇搭載,車體採用全焊接結構和橡膠密封取代九五式戰車的鉚接結構,確保車體的水密性。在海上行駛時,在車體前後加裝由鋼板焊接的浮箱,以增加浮力,其中前部浮箱內部被隔板分為左右兩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三個小隔艙,實際上形成了6個水密艙,儘量減少在戰鬥因為浮箱破損進水而造成的浮力損失。浮筒透過一種特製的夾具與車體連線,在登陸後可由車內解脫,與車體分離,以便於陸上作戰。

    描繪特二型內火艇搶灘登陸的繪畫,在海上行駛時會加裝瞭望塔和發動機通風管。

    特二型內火艇的炮塔採用了二式輕戰車的炮塔,早期型主炮為1門九四式或九八式37毫米戰車炮,後期型裝備1門高初速的一式37毫米戰車炮,備彈132發;副武器為2挺九七式7.7毫米車載機槍,1挺為炮塔同軸機槍,1挺安裝在車體前部左側,備彈3500-3900發。

    特二型內火艇的側檢視,注意前後浮箱的安裝方式。

    特二型內火艇的發動機為三菱A6120型六缸空冷柴油機,功率115馬力,陸上最高時速37公里/小時,陸上最大行程320公里,在水上行駛時採用車體後部安裝的螺旋槳推進,並裝有雙舵以控制航向,由車長操舵,水上最大航速為9.5公里/小時,水上最大行程為140公里。特二型內火艇的裝甲比較單薄,正面裝甲僅為6-12毫米。特二型內火艇的長度為7.42米(有浮筒)/4.8米(無浮筒),寬2.8米,高2.3米,全重12.5噸(有浮筒)/9.15米(無浮筒),乘員6人。

    駐紮在塞班島的日軍特二型內火艇,這幅照片顯示了該車的無浮箱的陸地行駛狀態。

    特二型內火艇於1942年列裝,僅製造了182-184輛,由於錯過了太平洋戰爭初期的登陸作戰,主要被部署到太平洋諸島上用於島嶼守備,大多在戰鬥中損失了。若以實際效能而言,特二型內火艇並不出色,但是其設計是非常成功的,被認為是二戰時期設計最好的兩棲坦克。

    由二等輸送艦運載的特二型內火艇。

    最後說說為什麼命名為特二型內火艇。內火艇是日本海軍對軍艦搭載的使用內燃機推進的小型舟艇的統稱。日本海軍將兩棲戰車視為高度機密,出於保密原因將其匿稱為“內火艇”,為與普通舟艇區別,又稱為特型內火艇,除了特二型之外,還有特三、特四、特五等型號,但都產量很少。兩棲戰車能夠在水面上行駛,且由艦艇搭載,稱之為“內火艇”也是比較合適的。

    被澳洲軍隊繳獲的特二型內火艇。

    澳洲軍隊在測試特二型內火艇。

    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軍技術人員在測試特二型內火艇。

    今日儲存在博物館內的特二型內火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理療起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