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響箭6

    英文和多數拼音文字更適合於邏輯思維,所以現代的科學發明多產生於使用拼音文字的國家。而漢文(字)更適合於形象思維,所以才有離騷、史記、資治通鑑和紅樓夢這樣的鴻篇鉅製。

  • 2 # 第N次接觸

    “(魯迅)……表示:‘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他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他認定‘勞苦大眾沒有學習和學會(方塊字)的可能’。”可見他贊成廢除漢字是為勞苦大眾文化進步所想。

    漢字是形象文字發展而來,比較直觀,書寫有如畫圖,所以會出現一些塗鴉之作。

    而英文是字母發展而來,比較抽象。英語來自拉丁語演變成的羅曼語(盎格魯撒克遜語(英語為代表)。

    因為英語由26個字母組成,人們形象地稱其為蝌蚪文,但它不是象形字,它們是借發音表達事物。

    隨著英國殖民者建主日不落帝國,英語在世界範圍流傳開來,英語成了國際語言,且它的文字適合於科技發展,成了機器語言。

    一九三一年,吳玉章等人擬定了“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颳起了“大眾語”和“拉丁化”的風,對“廢除漢字”事,魯迅先生才說了狠話:“漢字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但我們的祖先,比漢字還要古,所以我們更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為漢字而犧牲我們,還是為我們而犧牲漢字呢?這是隻要還沒有喪心病狂的人,都能夠馬上回答的。”(《漢字和拉丁化》)魯迅是為了民族文化的發展,才發表了不當言論,他忍痛割愛,廢除漢字,只是一時的氣話,他的大量文章若換為拉丁文肯定相形見絀,文章的風釆也將不復存在。

    魯迅仍然認為“依我看來,人類將來總當有一種共同的言語,所以贊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地震孕育期,是否會出現颱風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