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秦相國,
濮陽人,曾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後從政,主持編
篡了《呂氏春秋》一書傳世。
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公元前274年)後去世,
年僅十三歲的贏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
“仲父”。那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
原君,齊有孟嘗君,門下皆有大量賓客。呂不韋覺
得以秦的強大國力,應超出所謂的戰國“四君”,
便也廣招賓客,多達三千人,由此而開始主持《呂
氏春秋》的編纂。他先讓其賓客“各自將他們的見
聞寫出來”,博採先秦諸子各家學說,在此基礎上
加以整理、編輯,於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
成書。
全書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一篇
(今缺一篇),二十多萬字。《呂氏春秋》因“兼
儒墨,合名法”,自《漢書.藝文志》開始即被稱為
“雜家”。事實上,《呂氏春秋》對各家學說並非
簡單抄錄,而是取其所需,融會貫通,思想上自成
體系。書中提出的統治方法和國家建設藍圖,對秦
漢政治頗具影響。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捨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慾、運動達鬱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儲存了很多的舊說
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裡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注註釋,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志》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註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左傳》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學名著。相傳作者是春秋時魯國的史官左丘明。原來獨立成書,叫《左氏春秋》,後來被認為是解釋孔子的《春秋》的,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成為儒家的經典之一。晉代杜預分年放在《春秋》的後面,合為一書,加以註釋,叫《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左傳》記事起於公元前722年(與《春秋》相同),止於公元前454年(比《春秋》晚 27 年)。比較系統地詳細地記述了這一時期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善於用精煉的語言描寫複雜紛繁的事件,刻畫各式各樣的人物,尤其是戰爭和外交辭令,寫得更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學人價值和文學價值。
《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史刪削而成,孟子說:“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而“春秋筆法”作為孔子品評歷史人物的一種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馬遷認為:“《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史記·孔子世家》)。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秦相國,
濮陽人,曾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後從政,主持編
篡了《呂氏春秋》一書傳世。
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公元前274年)後去世,
年僅十三歲的贏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
“仲父”。那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
原君,齊有孟嘗君,門下皆有大量賓客。呂不韋覺
得以秦的強大國力,應超出所謂的戰國“四君”,
便也廣招賓客,多達三千人,由此而開始主持《呂
氏春秋》的編纂。他先讓其賓客“各自將他們的見
聞寫出來”,博採先秦諸子各家學說,在此基礎上
加以整理、編輯,於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
成書。
全書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一篇
(今缺一篇),二十多萬字。《呂氏春秋》因“兼
儒墨,合名法”,自《漢書.藝文志》開始即被稱為
“雜家”。事實上,《呂氏春秋》對各家學說並非
簡單抄錄,而是取其所需,融會貫通,思想上自成
體系。書中提出的統治方法和國家建設藍圖,對秦
漢政治頗具影響。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捨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慾、運動達鬱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儲存了很多的舊說
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裡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注註釋,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志》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註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左傳》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學名著。相傳作者是春秋時魯國的史官左丘明。原來獨立成書,叫《左氏春秋》,後來被認為是解釋孔子的《春秋》的,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成為儒家的經典之一。晉代杜預分年放在《春秋》的後面,合為一書,加以註釋,叫《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左傳》記事起於公元前722年(與《春秋》相同),止於公元前454年(比《春秋》晚 27 年)。比較系統地詳細地記述了這一時期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善於用精煉的語言描寫複雜紛繁的事件,刻畫各式各樣的人物,尤其是戰爭和外交辭令,寫得更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學人價值和文學價值。
《春秋》,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史刪削而成,孟子說:“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而“春秋筆法”作為孔子品評歷史人物的一種方法,便充分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取向,司馬遷認為:“《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史記·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