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之聲

    不但不會受到歧視,相反會受到用人單位的爭相搶要。因為參加工作後再去讀研,下意識的會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難題再讀研時透過理論去解決。再說參加工作後再去讀研,會比從高校到高校的研究生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 2 # 葉大胖子

    我可以明確的說,不會收到歧視,而且也算得上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之一。為啥呢???

    現在大學生眾多,多到什麼程度呢?據教育部資料顯示,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795萬人,比2016年多出30萬。官方資料顯示,從2001年開始,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一路上升。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僅有114萬,到2016年的15年間,畢業生人數增長了651萬。所以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就越發激烈。

    那在就業競爭激烈的社會下,本科一定要讀研才能提高競爭力嗎,研究生比本科生好就業嗎?實則不然,這取決於就業時所選擇的就業方向決定。有些職業本碩差別不大,因為他們需要的學歷就是本科即可,至於其他,主要看在公司的學習能力己應變能力等。(當然有些職業本碩差別就較大。)所以不是學歷越高就業機會越大。

    但是在校時,又如何去分辨自己職業的學歷要就呢!這是我們就最好是出去工作一段時間,如果自己選擇的職業本碩差別很大,那就可以選擇再次進校攻讀研究生,但反之差別不大,就可不必再讀研,也避免浪費時間。

    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再攻讀研究生,其實本身呢,對自己也有好處,相當於經歷過實踐與理論實實在在的融為一體,這樣的學習才有實際意義性,符合社會需求。

    總而言之,出來工作3年再讀研,畢業之後不僅不會收到歧視,反而會使你更加優秀,在之前得領域裡,會綻放出更強大的光輝。

  • 3 # 鮑金勇

    工作3年再讀研究生,畢業後找工作會受歧視嗎?

    這個沒有絕對的答案。

    分幾種情況。

    1、在職讀研究生

    如果是在職讀研究生,那麼這種選擇則是大多數人的方向。讀研為了進一步提升,適應工作的需要。這自然不存在歧視。

    2、脫產讀研究生

    如果是脫產讀研究生,這說明當事人下了極大的決心。

    沒有收入,還得交學費。

    自然是權衡後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可能的原因有:

    1)現在的工作幹得極不開心,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怎麼轉換職業,於是想到的考研。

    2)現在的工作談不上好和壞,就是想停下來好好靜靜,想回歸校園重新調整自我。

    3)現在的工作幹得不開心,也知道該怎麼選擇下一步的路,知道可以透過考研可以實現下個階段的目標,於是選擇考研。

    如果是脫產考研,畢業後,的確很多東西要從零開始,也的確會讓HR想的多一些,他們也會對工作3年還選擇脫產讀研感到好奇,你要準備的就是自圓其說。

    很多事情講明瞭,誤解就會少一些,歧視就會沒那麼多。

    做好自己,正視自己的選擇,讓別人去說吧。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噹噹網首發。上線十天就進入噹噹新書熱賣榜前10。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結合了大學生典型的問題和疑惑,為任何專業的大學生指明瞭讀大學的方向——打好基礎,挖掘天賦。為什麼要讀大學?從大學裡帶走什麼?如何帶走?書中一一為你揭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NTJ的人結交怎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