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SH2018
-
2 # 雜劇元曲
自問自答。京劇花旦藝術原本名家眾多,自荀慧生先生榮列京劇四大名旦後,荀派藝術得以確立,領花旦之風騷,雖有筱派爭秀,然花旦已十之八九投拜荀門。至當代,更是一統天下,演習他派成麟角鳳毛。
荀派門人眾多,名家如星,朗者如許瀚英、趙燕俠、吳素秋、童芷苓、李微華等等,其藝其名都不在宋長榮、孫毓敏、劉長瑜之下,緣何專列他們三人?蓋因有的成名較早,有的已自成門派,有的兼師他門,有的不幸早逝,新時期以來,惟此三位並駕齊驅,世稱荀派三架馬車。
下面就我一得之見,不昧淺陋,就教於同好。
宋長榮先生初名於六十年代,成名於七十年代初,大紅於八十年代。由於是男旦,更具荀派風骨。男旦別於坤旦,不單單是性別,關鍵在於男旦在創造人物時比坤旦更為費力。其要進行二度創作,首先要將自己的男兒之身替換成女兒之身,再將女兒之身替換成劇中人,因此,觀眾在觀劇時,也就有二度審美,先驚歎其對女性惟妙惟肖的拿捏,再欣賞其角色演繹,達到兩次愉悅。坤旦本身女兒之身,直接塑造劇中角色即可,當然就沒有二次審美愉悅。
宋長榮先生除了是男旦之外,他的表演藝術特色是什麼?一是戲曲演出的本體性,戲曲演出的本體性就是極度地愉悅看客,由於過去舞臺設施的侷限,演員要三面面對觀眾,為了照顧後面的看客,必須加大表演的力度和幅度,演出自然就要“火爆”,宋先生出身基層,早年演出於鄉村、碼頭,深諳此道,所以他的表演如風如火,酣暢淋漓,像一壺炒青,殺口解渴,如紅娘的上場,似一團火噴到臺口,紅娘的棋盤舞俏麗中透出勁道,就是掄起的大刀花。《花田錯》中的納鞋底誇張,更凸顯他的觀賞性;二是煙火氣,宋先生生於蘇北小鎮,演出於鄉村,表演上帶有濃烈的煙火氣,這種煙火氣,是鮮活的,是豐滿的,也是帶有些許”野性”的;再就是他的藝術平民性,荀派多是塑造善良的下層人民,藝術風格上以寫實主義為主,宋先生繼承了荀先生這一衣缽並光大之,他的表演藝術是“俗”的,這種俗是大眾樂見的,這就是他的平民性。應該說,宋先生較好地全面繼承了荀派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眾審美的需求,宋先生的藝術在繼承的基礎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孫毓敏老師除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表演藝術家外,她也是一位戲曲活動家,近二十年來,為荀派藝術的傳播和繁榮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她的藝術特色是什麼?一是她拓展了荀派的唱腔藝術,使其更具音樂性和欣賞性,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荀派的藝術特點並擴充之,不管何種藝術流派,有別於其它流派就是由於她的特點,誇張了這個特點,會使之異化!
劉長瑜老師以鐵梅名世,更以創演新劇而豐富花旦劇目,使花旦畫廊憑添幾位不朽人物,《春草闖堂》《賣水》更成為京劇新的傳統劇目,是專業戲校花旦的必修課。她的藝術特色是什麼?一是使花旦的表演更加“乾淨”,更加典雅,人物更加個性化,在表演上吸納現代演劇方法,搬演人物注重體驗。使荀派花旦藝術學院化。也正是這種學院化的典雅,使其表演少了一些煙火氣,這種煙火氣的缺失,也使京劇藝術的觀賞性少了些許。
有句老話,藝術生於民間,死於廟堂。願京劇藝術迴歸本真,迴歸民間。
三位先生各自的藝術特色,豐富了荀派藝術,為京劇花旦藝術的弘揚、繼承、拓展極盡心血,現在京劇花旦演員大多都出自三位門下。衷心地祝願三位先生健康長壽,藝術之樹長青;祝願京劇藝術傳承有序,香火延綿。
回覆列表
宋長榮,人稱活紅娘,是記荀慧生之後比較好的傳人,把荀先生的全面繼承的一位
孫 表演尋求一字絕,表演比較浪,靈活性好,向個小姑娘
劉 中規中矩,性情溫和,向青衣,但是表演也有自己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