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啟東記憶

    我們耳熟能詳的是裴多菲的《自由與愛情》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其實讓我深為佩服的不僅是原作者裴多菲,還有譯者殷夫。非常巧妙地譯成古詩形式,朗朗上口,深具韻味。

    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偉大愛國詩人、革命家,一生創作800多首抒情詩、8部長篇敘事詩,被譽為匈牙利抒情詩之王。

    他出生於一個家境貧寒之家,當過兵,做過流浪藝人。15歲起就開始寫詩,19歲發表第一篇作品《酒徒》。1844年到布達佩斯,出版了兩本詩集,其中有兩首著名的長詩《農村的大錘》和《勇敢的約翰》。隨後,他到各地遊歷,寫下了《反對國王》《匈牙利的貴州》等詩篇。總的基調是,反對封建專制,追求自由平等,詩歌深具民歌風味。

    1846年參加革命後,裴多菲的思想與創作發生了重大變化。

    他主張以詩歌為武器,為革命鬥爭服務,創作了許多政治抒情詩,號召人民爭取自由與解放。名篇有《我渴望著流血的日子》《啊,人應當象人》《給貴族老爺們》《致十九世紀的詩人》《男人,應該有男人的勇氣》《為了人民》等。

    他的《民族之歌》曾成為非正式的“國歌”,可見其詩歌影響力有多大!

    在匈牙利衛國戰爭中,他又寫下了《自由頌》《把國王絞死》《戰歌》《愛爾德利的軍隊》等詩歌,熱切地召喚人民與敵人血戰到底。在反抗沙皇俄國軍隊的戰鬥中,裴多菲英勇犧牲,年僅二十六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在屋簷下》的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