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品侍衛

    一次大戰是工業革命興起之後的第一次世界級規模的大戰役,那個時候的炮彈普遍為兩種,一種是碰炸引信,一種是延時引信。碰炸引信顧名思義就是炮彈被髮射之後,炮彈頂部撞擊地面後發生瞬間爆炸,而延時引信則是在炮彈被髮射出跑堂之後,炮彈內的引信就被激活了,等到炮彈飛行至步兵上空的時候,引信擊發發生爆炸。

    由於這個時代工業革命剛剛興起,雖然對於輪船火車這類大型工業載具還比較可靠,但是精密機械加工卻非常的糟糕,那個時候之所以出現許許多多的啞彈情況,基本上都是引信加工不過關,其實不僅是炮彈,一戰期間的魚雷效能同樣不可靠,明明魚雷已經撞在了船上,但很多時候也不會發生爆炸,這種情況直到二戰初期都沒有多大的改變。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二戰開始的初期,飛機在攻擊艦船的時候會使用炸彈與魚雷混合模式發起攻擊,原因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引信非常的不可靠。

  • 2 # 兵哥謀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火炮投入使用,使戰爭變得更加慘烈,也成為戰後士兵們的噩夢,那時炮彈一般都比較大,定位在射程和威力的角度,由於軍工科技還不那麼發達,炮彈引信一般為機械式觸發型,由擊針、火帽、雷管、傳爆藥和保險機構等組成,炮彈只有在碰到目標或地面時,經過擊針撞擊火帽、火帽點燃雷管、雷管引著傳爆藥、傳爆藥引燃炮殼內部TNT等一系列過程才會爆炸。

    為什麼會出現啞彈,我認為有幾個原因:一是作用原理單一。觸發式機械引信必須觸碰到目標或物體才能正常工作,對目標撞擊力度要求較高,目標過硬或過軟都會影響引信正常工作。二是生產時間緊迫。戰爭時期裝備供應是打贏戰爭的根本,因此生產過程中對生產效率、成品數量要求很高,一戰時期彈藥消耗數量驚人(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凡爾登會戰,這場一年多的戰役,德法雙方大概消耗超過4000萬發的炮彈)。在如此多的需求下,難免會出現質量問題。三是運輸過程受損。為確保運輸安全,一般在運輸過程中要求引信和彈體分離,使用前在進行結合。在戰爭時期,由於運輸工具、人員和道路等各種因素影響,難免會出現內部損壞,外表無樣的情況。

    目前,引信已向著機電觸發引信、光引信、紅外引信、靜電引信、磁引信、靈巧引信和智慧引信等方面發展,適應不同彈種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機油黏稠度?多少的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