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家桑妮
-
2 # 張明揚不說話
“尋墓中國”系列問答的第五篇來了。
因為民間信仰的原因,三國名人的古墓儲存的相對不錯,特別是在當代又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旅遊資源,地方很有動力花錢保護維修。
我分曹魏、蜀漢和東吳來說吧。
蜀漢
劉備墓(惠陵,四川成都)
劉備墓在成都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武侯祠之內,我一次去時就覺得有點奇怪,武侯祠裡為啥葬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劉備。惠陵最牛的在於,據說從未有被盜記錄。
劉禪墓(河南孟津)
劉禪死於洛陽,所以葬在洛陽這一帶。據說劉禪墓的保護狀況很不理想,沒有當地人的幫忙很難找到。
諸葛亮墓(陝西勉縣)
諸葛亮雖然死於五丈原,但葬於漢中勉縣的定軍山下。值得一說的是,諸葛亮墓中有一塊石碑,“漢諸葛武侯之墓”,,是在《甄嬛傳》中大出風頭的雍正十七弟果親王所立。
馬超墓(陝西勉縣) 馬超墓離諸葛亮墓僅有一公里,據說諸葛亮生前還曾親自去弔祭過。
關羽墓(湖北當陽、河南洛陽)
關羽死後身首兩處,頭被孫權送給曹操“嫁禍”,後葬與洛陽;身體被東吳埋在當陽。所以關羽墓就有了兩處,按照民間的說法是,“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通常的說法是,洛陽這個叫”關林”,當陽那個叫“關陵”。另外,周倉墓也在湖北當陽,也算與關公作伴了。
張飛墓(四川閬中)
史載張飛就死於閬中,所以張飛墓在閬中也很符合邏輯。不過民間有傳說,張飛的頭顱葬在重慶雲陽,所以當地也有座張飛廟。
趙雲墓(四川大邑)
趙雲是病死在成都的,但據說曾在大邑帶兵駐守,所以劉禪敕葬大邑。現存的趙雲墓距說還是民國時代由四川軍閥劉湘和劉文輝等人重修的,建國後曾長期充作學校。大邑縣隸屬成都,離成都也只有五六十公里,有心人去一下倒也不麻煩。
黃忠墓(成都西郊黃忠村)
準確的說,黃忠墓其實早已失考,這座墓其實是清代成都當地鄉紳考證後恢復的。
姜維墓(很多座)
姜維墓至少有四座,分別分佈在甘肅甘谷(姜維家鄉)、甘肅天水關、四川蘆山和四川劍閣,孰真孰假一直存在爭議。
龐統墓(四川德陽)
龐統墓位於四川德陽羅江縣,古樹參天,保護得相當不錯,據說是由劉備所建。龐統墓旁有龐統祠,合稱“龐統祠墓”。值得一說的是,龐統墓的位置很可能就在龐統中箭身亡的“落鳳坡”。
曹魏
曹操墓(高陵,河南安陽)
曹操一手發明了盜墓專業的“摸金校尉”,不想讓後人輕易找到他的陵墓,因此曹操墓素有“七十二疑冢”的傳說。前幾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附近發現了曹操墓,一度在大眾輿論中引發了“真假曹操墓”的大爭論。目前儘管仍存爭議,但考古界的權威說法這就是曹操墓。
曹丕墓(首陽陵,河南偃師)
曹丕是著名的“薄葬主義者”,曾在遺詔中大談“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但就是因為曹丕過於低調,所以曹丕墓現在只能確定大致方位和區域,準確的地點並沒有被發現。
曹睿墓(高平陵,河南汝陽)
關於曹睿墓,曾經發生過著名的“高平陵之變”,司馬懿由此啟動了篡權的第一步。 不過高平陵現在只剩遺址,除了一座光禿禿的大土丘,其他什麼都沒有。
張遼墓 (安徽合肥)
張遼墓位於合肥市逍遙津公園,不過是衣冠冢。張遼一生最重要的戰績就是“威震逍遙津”,葬於此處真是太合適不過了。還有一種基於古代文獻的說法是,張遼墓在今天揚州蜀崗一帶,但已經沒有任何遺蹟可尋。
夏侯淵墓(河南許昌)
夏侯淵戰死於陽平關,此處為衣冠冢,但仍有墓園可供憑弔,據說附近還曾有夏侯惇墓。
徐晃墓(河南許昌)
墓地在農村,很難找,據說現在還是孤零零的佇立在一片耕地中。
李典墓(安徽肥西)
位於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是衣冠冢。據網友說很難找,爭取儘快我也能去探訪下,“難找”本身就是探訪古墓一個樂趣之一。
賈詡墓(河南許昌)
墓已不存,僅剩一個大土堆,倒也符合古人“百年之後,一抔黃土”的真意,我想一生計謀奇絕的賈文和也不會介意吧。
東吳
孫權墓(江蘇南京)
孫權墓現已不存,據史載應當就在南京明孝陵附近的梅花山上。據南京當地的記載,孫權墓是朱元璋特批保留的,不然就因為修明孝陵被遷走了。
孫策墓(江蘇蘇州)
僅存遺蹟,連墓碑都沒有,位於蘇州盤門外染絲廠內,當地人稱孫將軍墳。
魯肅墓(很多座)
魯肅墓又是一處炙手可熱的三國名人墓,據說全國有5處,分別位於湖北武漢、湖南嶽陽、江蘇鎮江、江蘇句容、江蘇丹徒。其中我去過兩處,都在著名景點之內。武漢魯肅墓位於漢陽龜山公園內,鎮江魯肅墓位於北固山內。據說湖南嶽陽的魯肅墓離岳陽路只有幾百米,也很容易探訪。
太史慈墓(江蘇鎮江)
太史慈墓就在鎮江北固山魯肅墓的旁邊,兩處可一併尋訪。
小喬墓(湖南嶽陽)
小喬墓也位於岳陽樓附近,和另外一座魯肅墓相距不遠。但還有一種似乎更可信的說法是,小喬與夫君周瑜都葬在安徽廬江縣,現已沉入了當地的一個水庫。
甘寧墓(湖北陽新、重慶萬州)
甘寧墓也有兩處,但湖北陽新這一處似乎呼聲更高一點。湖北陽新當地政府還為甘寧墓配套修了一處“甘寧公園”,據說風景不錯。
諸葛瑾墓(江蘇常州)
諸葛瑾墓也有兩處,但都在常州,據說兩處都在工廠廠區之內。
朱然墓(安徽馬鞍山)
朱然在三國不算一個特別重要的角色,但朱然墓的發現卻是中國考古史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984年,馬鞍山市在進行市紡織廠的基建時偶然發現了朱然之墓,考古發掘時候挖出了一對漆木屐,正是這對漆木屐改寫了中國物質文化史,或者說,更大的改變了日本物質文化史,以實物證明了“木屐不是日本發明的”。
回覆列表
三國英雄人物很多,後世百姓都比較景仰,所以對三國時期的名人墓葬一般都儲存較好,而且還有不少地方為他們立衣冠冢,甚至只有他們身體的一部分也立個墓(如洛陽的關林只有關羽的頭,甘肅甘谷縣的姜維墓只有衣冠靴子,而四川蘆山的姜維墓據說只有他的那顆膽)。不過三國時期,盜墓盛行,董卓、曹操組織官方盜墓,目睹漢代諸帝陵慘狀的三國名人,一般都不再厚葬,魏文帝曹丕還特意頒佈《終制》,提倡薄葬,薄葬之風也影響了蜀漢、吳國,所以三國墓葬一般隨葬品不多,但即便如此,上千年的歷史中,還是有不少三國墓葬被盜、被損,當然也有一些蹤跡全無之後又重新發現(比如安陽的曹操墓、鎮江的太史慈墓)。如今,三國名人墓已經是各地方政府的香餑餑,基本都得到了保護、開發。
比較有名的列幾個如下:
劉備惠陵,在成都武侯祠
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陽安豐鄉,曾多次被盜,2009年確認為曹操高陵。
孫權蔣陵,在南京明孝陵前,現已無跡可尋。
諸葛亮墓,在陝西漢中勉縣定軍山下。
關羽關林,在洛陽南郊,葬關羽首級。
關羽關陵,在湖北當陽,葬關羽遺體。還有在關羽故鄉山西解州又有一座衣冠冢。
張飛墓,在四川閬中漢桓侯祠內。
馬超墓,陝西勉縣定軍山諸葛亮墓附近。
黃忠墓,成都西郊營門口鄉,清道光年間被發現,後整修墳塋儲存至今。
趙雲墓,在四川大邑縣。
姜維墓,有甘肅甘谷、四川蘆山、甘肅天水、四川劍閣四處,蘆山姜維墓就一顆膽,其他姜維墓都是衣冠冢。
曹丕首陽陵,在河南偃師首陽山南麓,不封不樹,具體位置已不可考。
曹植墓,在山東東阿縣魚山鎮魚山村。
司馬懿高原陵,在河南偃師市南蔡莊,因不封不樹,具體位置已不可考。
夏侯淵墓,在河南許昌。
張遼墓,在安徽合肥逍遙津,為衣冠冢。
孫堅墓,在江蘇丹陽。
孫策墓,在江蘇蘇州閶門外。
周瑜墓,在安徽廬江縣。
魯肅墓,在湖南嶽陽岳陽樓附近。
甘寧墓,在湖北陽新縣。
朱然墓,在安徽省馬鞍山雨山區,朱然是東吳名將,曾與潘璋擒殺關羽,又隨陸遜打敗劉備,死於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墓是迄今發掘的吳墓中等級最高的一座,也是歷經科學考古發掘的一座三國墓葬,雖然此墓曾經被盜,但仍出土漆器、青銅器、青瓷器、陶器等文物140多件,銅錢6000多枚。其中的出土漆器,是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填補了中國漢末至六朝時期漆器工藝史的空白。特別是其中還有一雙漆木屐,此雙漆木屐是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寧波慈湖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現兩件殘存的木屐,但這雙木屐更原始,也沒有刷漆),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的出土表明漆木屐並非最早由日本人發明,而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此外,還出土了一件繪有貴族生活圖的漆盤,是陪葬的盛食器。漆盤上黑、紅二色繪製貴族宴飲、出遊、娛樂、梳妝情景,是三國時期漆器彩畫的代表作品。朱然墓出土的漆木屐和貴族生活圖漆盤是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組)文物中僅有的兩件三國時期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