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些天,接連發生了好幾起猝死悲劇:6月18日,一名38歲的女選手,在北京平谷舉行的一場鐵人三項賽事中,倒地猝死。此前一天,一名29歲的小夥子在中午踢球過程中猝死。再往前不久,春城晚報42歲的總編輯在值班過程中猝死。
8
回覆列表
  • 1 # 迷失在耶路撒冷

    現在年輕人猝死的例子特別頻發,小白領、淘寶店主、研究生博士生等等,就一個原因,壓力大!

    還有人說是休假太少,倒不如直接承認是加班太多。特別是在一些私營企業和媒體、IT等特殊行業中,職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總是“被加班”,或者哪怕是在節假日也要在家“隱形加班”,過度勞累不說,有沒有加班費還得看老闆的心情,大家有苦說不出,敢怒不敢言。這就算是不猝死,估計也得要被氣死。

  • 2 # 微薄之塵

    其實準確地應該是說這樣和題主解釋:

    心血管疾病猝死(冠心病、心律失常等)40-50%心源性猝死(SCD)是造成突發性死亡的重要因素,約佔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數量的一半。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非預見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臟病或無心臟病史,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一般在瞬間至一小時之內的稱為心源性猝死,中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近55萬,男性高於女性,每天就有1000個人死於心臟突發疾病,成上升趨勢,估計全國有心血管病患者2.9億,每5個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中國因心臟突發疾病死去的人平均年齡在37.9歲,(此項資料由廈門美因生物研究院提供)呈現低齡化。男性高於女性,男女比例4:1,同時,男性發作年齡在18-60歲,皆有可能。而且這類猝死有個特別大的特徵就是家族性聚集,因而算是一個遺傳病。

    如何預防?首先定期做體檢是肯定有必要的,但是中國目前心律失常的確診主要依靠心電圖,特別是發作時的心電圖變化。但是哪怕有動態心電圖24小時連續跟蹤記錄,依舊也難以檢測到不經常發作的心律失常,加之猝死等其餘心臟疾病發作前可能無明顯症狀、徵兆,其實傳統的檢測存在一定弊端。個人建議:可以考慮對心源性猝死相關基因區域進行檢測和分析,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心電圖資訊,在早期篩查出有心源性猝死病症的患者,減少猝死事件發生。得到的檢測報告可以聯合心電圖等檢測手段和臨床症狀為猝死相關遺傳病患者的診斷分型提供重要資訊對應病因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藥物預防和治療,植入性器械(如除顫器)治療和針對性手術治療(如射頻消融)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谷阿莫那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