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夜汪
-
2 # 天山太極道
就看你練的目地性了,如果你有仇人,想近期可以防身,建議練現代搏擊,一般練六個月見效果。
如果你愛好搏擊,想研究變化無窮的搏擊技巧,那練中國純正的民間傳統武術吧,任何一個門派都可以,只要不是國家體委比賽套路酒行。 不需要貪多學幾種拳法,其實練精練透其中一種拳法就可以。
因為幾乎所有的的拳法最後都是相通的,只是開始練法不同而已。
-
3 # 張安邦
“一招鮮,吃遍天”,不光是武林常見這句俗語,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聽到。講的就是突出區域性,具備區域性的獨特優勢,而發揮整體的效能。作為武術領域的從業者,我談談我的見解,跟大家交流一二!
首先,“一招鮮”是老百姓對武林高手的外在感官印象,比如李小龍的寸拳、柳海龍的披掛腿、播求的掃踢等等,這些技術在同時代的武術家或運動員中,可謂出類拔萃,克敵制勝,無往而不利,眾目睽睽。其實這些“區域性”技術的凸顯都是在“整體”技術做保障的基礎前提下,我在南京原本截拳道館講拳時都是要求孩子們整體技術做依託,也就是說他們整體技術都有很好的基礎,才有機會突出個人的“得意技”,也就是所謂的“絕招”,達到“一招鮮”的效果。試想,技術不夠全面,可能在自己絕招還沒有得到施展的時候,或絕招施展機會還沒有來臨的時候,就有被KO的危險,因為絕招肯定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才能發揮合適的效用,不是隨時隨地。
講了這點道理之後,大家在武術訓練中,也就明白了,整體是基礎,區域性是優勢,先把基本功打好,基礎夠勞才行,在全面技戰術訓練的基礎上,透過實戰慢慢尋找屬於自己的“得意技”,也就是“一招鮮”,才有機會“吃遍天”,另外多說幾句,別人的絕招可能對你意義不大,因為老百姓對武術的理解大多是透過武俠影視劇來科普的,往往都是得到秘笈便可天下無敵,實際武術訓練中不是,絕招都是個人整體實力做基礎,個人風格的凸顯,這點我是有發言權的,帶的孩子多了,自然經驗就來了,你讓我講,我也講不出來大道理,但是我講的就是對的,實踐出真知!
回覆列表
看你想幹什麼了?如果是打競技或業餘喜好,只要拳架子不倒,多吸收點百家之長那是很好的選擇。例如很多玩搏擊的都有個說法,30以後不玩拳擊、泰拳,40以後可以向太極、柔道。
如果是純粹為了危急時刻的防身,個人覺得越精練越好。例如泰拳的肘擊6式,膝擊3式。簡單,威力大,有時可以一擊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