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這兩個國家都很喜歡拍耽美劇?
15
回覆列表
  • 1 # 諸鑫

    耽美一詞最早是出現在日本近代文學中,為反對自然主義文學而呈現的另一種文學寫作風格:耽美派。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發暴露人性的醜惡面為主的自然主義,並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學的意義”。耽美在日文中的發音為TANBI,本義為“唯美、浪漫”之意,如耽美主義就是浪漫主義。耽美,沉溺於美,詳細解釋則是「包含一切美麗事物,能讓人觸動的,最無瑕的美」。後來這個詞被日本的漫畫界用於BL(boy"s love)漫畫上、結果引申為代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最後更發展為男同性戀漫畫的代稱之一。

    日本雖然是耽美文化的起源,但是從現在耽美文化發展現狀來看,泰國的耽美文化或許更嚴重。

  • 2 # 了不迪

    “耽美”這個詞發源於日本,但這個詞最開始出現並不是指“美少年之間的愛情”,而是在20世紀初,在日本近代文學中演化而來,在20世紀初的“耽美”主要指一種偏向“唯美主義”的文學流派。而現代語境中的“耽美”一詞則開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從這時候開始,出現了最早出現了以“BL”(boys’ love)為主題的耽美作品,1979年在少女漫畫雜誌《少女COMIC》上所連載的竹宮惠子的《風與木之詩》。

    在日本人的審美傳統中,總是喜歡那種接近於完美的“唯美”的形態,除了性別上的男女之分之外,從江戶時期時期開始,這種對於“極致的美好”的形象是投射在“美少年”身上的。“好男色”在當時也是達官貴人們中間也是一種流行的風氣。他們認為的“完美形態”,是擁有男性的形態之外,還要有女性化的美貌、溫柔和純情。這種觀念一直隱藏在日本人的審美情趣中,後來被女性畫師們在BL漫畫中發揚光大。

    但是說到底,“耽美”文化在現當代的日本和泰國也都屬於亞文化範疇,日本的大眾可能接受的是“耽美”的審美情趣,但對於這種現代“耽美”的內容,大部分受眾還是年輕的女性觀眾,創作者服務的還是女生們對於完美浪漫的需求。耽美文學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年輕帥氣的有為青年,而當他和另外一名同樣優秀的男性產生戀情,對女性而言就產生了雙重的美感享受。

    如果說對於耽美文學和衍生出的影視、動漫、輕小說的時間長度、體系化和產業化發展程度,日本絕對是更勝一籌,現在的日本動漫界這種形態的產物依然在源源不斷地開發,甚至連動畫界的聲優每年都會錄製大量的BL輕小說的音訊CD,供少女們回家享用。

    而泰國這個國家其實在東南亞國家中非常地特殊,它的社會包容度極高,所以對於亞洲各國的流行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吸收。鄙人曾在泰國的中小學任教過,和私立學校的中小學生進行的日常中就能看出,這些有一定經濟基礎家庭中的孩子們,對於日本動漫的喜愛和接受程度可能和國內的動漫愛好者不相上下,少女們也非常喜歡這些耽美題材的作品。所以對於耽美的流行,我更傾向於泰國屬於吸收接納並且有所產出,但從審美趣味來說,日本還是源頭。

    但是泰國為什麼能接受這種審美,甚至拍出了很多像《暹羅之戀》這樣著名的BL電影,那是因為整個社會對於“同性愛”的接受容納度本來就相對更高。泰華人95%以上都信仰佛教,而他們信仰的小乘佛教的教義是專注於自身的修行,但不貿然去評判他人的生活。在這種教義的繼承下,泰國對於各種文化的接受度都高於其他東南亞國家。這點上來說,可能對於日本本土來說,“耽美”只是一種亞文化的審美情趣,但真的要說對於現實中“同性愛”的接受度,可能……在某種意義上,還未必能有泰華人那麼淡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給貓剃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