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韶華傾夢
-
2 # 歷史時燒錄
個人認為,張飛長坂坡前一聲吼,是其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想一想一人喝退數萬大軍,是多麼的榮耀!
張飛長坂坡前一聲吼建安十三年,曹操向南征討劉表,恰逢劉表病死,經過劉表集團內部鬥爭,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繼承劉表大位,而劉琮則順勢投靠了南下的曹操。
劉備見此,知道荊州已不可待,於是繼續南下,準備進行隆中對中的聯吳抗曹,三分天下。曹操奪取荊州後,見劉備南下,於是立即派大將曹純帶領精兵五千前去追趕劉備。
曹純日夜追趕,終於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於長坂坡處追上了劉備,劉備見有追兵前來,於是立即派三弟張飛帶領二十騎前去斷後。
張飛聽令後,來到長坂坡處故佈疑陣,令人在長坂坡後的樹林裡,騎馬揚鞭,在馬尾上拴上樹枝來回的跑,揚起灰塵,做兵強馬壯,人數眾多之壯,而張飛則一人騎馬在此等侯曹純。
張飛曹純帶人來到長坂坡處,張飛大吼一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這一聲,聲如巨雷,懼人心神,喊聲未絕,曹軍將領曹純便被喊聲震倒於馬上,命絕!
張飛靠何喝退曹操大軍?張飛能夠喝退曹操大軍一是歸功於張飛的小聰明,故作疑陣,作千軍萬馬之壯,一時間嚇退了曹軍。
二是由於曹軍追趕劉備過急,連續一日一夜的趕路,人疲馬乏,又不知敵軍實情,故不敢冒失突進,於是先停軍,稍作打探。但是也就是這一稍作打探,直接的便錯失了追趕上劉備的良機。
張飛長坂坡前一聲吼,不僅僅吼出了自己的威風,還幫助劉備得以擁有喘息之機,致使劉備聯吳抗曹成功,達成三分天下之勢。
-
3 # 芮城盛世文化
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
4 # 偉心透明
張飛本是一元大將,猛將,蜀國的一名忠良之將,桃園結義第一賢弟。蜀國有名,使敵國也存威的當世大虎將。退軍之弱,敗軍之狂,這熟來軍事常識,蜀雖處弱勢,但將良兵硬,只是少了一點氣勢而已。雖曹操大兵壓境,他只是抽調了一部分兵力,追趕了蜀軍。吃醋的不數於蜀軍,已知威武的張飛攔截,再加上運用了足夠智深的計謀,兵不厭詐,使殘喘的夏候敦之追兵,敗潰如弱麻,統令長,夏候敦,當即嚇死在馬的背上,這是歷史,也是事實的歷史。由於這事實,爭取到了蜀吳聯盟的三國鼎立之識,曹操又白忙呼了一陣子,這就是長白坡,張飛的那一吼,那一小策之計!
-
5 # 歷史戲語
在三國時期,那是人才輩出;真所謂亂世出豪傑也。
曹操為了滅了劉備,在劉被沒有強大的時候是最好的機會,於是率軍南下;劉備雖有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但面對曹操的大軍,不可能打得過的。
劉備只好帶著部下和十幾萬百姓向江夏而去;曹操大軍一路追趕,由於劉備帶著百姓一起,行軍速度很慢,而曹操的大軍是快馬加鞭的追擊,劉備早晚很快就會被追上。
曹操大軍追趕上劉備,劉備的人馬就被打散了,劉備,張飛逃到了當陽橋一帶,趙雲不知所蹤。後來趙雲帶著劉禪衝出曹操大軍,張飛為其斷後,阻擋曹操大軍。
曹操的人馬被張飛一人,阻擋在當陽橋;他們不敢過橋,其一是怕橋後樹林有伏兵,其二是張飛的威名給嚇住了。
曹操手下多少戰將?為何無一人敢上前。曹操親自來說了一番話,更是幫助了張飛。本來曹軍眾將是等曹操來鼓勁下令的,誰知曹操說道;雲長曾說其弟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這不是明說了嘛,張飛很猛,不是一般人物。
張飛也很強勢,曹軍眾人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於橋上,大吼道;燕人張飛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音氣勢如虹,曹軍都被嚇住了,不敢上前。
張飛接著又是一聲大吼,曹軍人馬浮動,個個心虛怯戰,既不敢一人上前,又不敢後退。此時張飛不耐煩了,再次大吼道;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切是何故。
話音未落,只見曹軍中,夏侯傑居然被這喊聲一嚇,倒撞於馬下死了。估計曹操都沒來得及下令撤,大軍已經亂了,自相踐踏而惶恐退去。
這就是張飛在當陽橋吼死的,那個夏侯傑。雖說不出名,好歹也是曹操身邊的上將軍啊。
-
6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被張飛在長坂坡吼死的曹軍大將是:夏侯傑。
夏侯傑是誰?三國演義中沒有明說,但是我們可推測一下,根據2個原因來推測,一是夏侯傑是經常跟隨曹操出戰,而且位置一直在曹操身邊的,很有可能是曹操的貼身侍衛官;二是夏侯傑複姓夏侯,要知道曹操本人很可能也出自夏侯氏,而曹操手下的夏侯淵與夏侯惇又是曹操最信任的人。
這個夏侯傑與曹操的關係肯定不一般,很可能是曹操的親戚,或者是夏侯淵與夏侯惇的親戚或親人。
夏侯淵有七個兒子,但是沒有一個叫夏侯傑的,夏侯惇有九個兒子,除了長子夏侯充、次子夏侯楙之外,其餘七個兒子沒有在書中記錄姓名,因此這個夏侯傑很有可能是夏侯家的宗親。
曹操身邊有不少是複姓夏侯的人,比如幫曹操背“青釭劍”的夏侯恩,這個夏侯恩在長坂之戰中被趙雲所殺,而“青釭劍”也被趙雲搶走,當時曹操還有一把“倚天劍”是自已佩帶的,可見這個夏侯恩也不是一般人,也有可能是夏侯家的宗親。
話說回來,這個夏侯傑怎麼會這被張飛吼死呢?
實際情況很可能夏侯傑不是被張飛吼死的,而是被曹軍自已馬匹踩死的。
請看當時張飛在長坂橋的情況,當時張飛一人騎馬立矛於橋上,張飛又另外派了二十餘騎兵在橋後的樹林中,讓馬尾綁上樹枝,不斷的來回跑動,製造也很大的灰塵,以此迷惑曹軍,當時曹軍的大部隊到了之後,都不斷上前。
因為都懷疑張飛背後有伏兵,當時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都已經到了,見此情況都不敢動,而是派人通知曹操,曹操到來之後,看到這種情況,也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就在觀望。
這時張飛看到曹軍都在觀望,卻又不出戰,因此就大吼一聲:
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張飛的聲音非常響亮,曹軍在前面的人都聽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就表現得非常不淡定了,他想起了關羽曾經跟他說過,關羽是這麼說的:
吾三弟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曹操把這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了身邊的將領,包括夏侯傑在內,都聽到了曹操說張飛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都感到害怕,曹操的本意是提醒手下將領注意不要大意,要小心應對,曹操是好意,但是曹操手下的將領可不這麼想。
曹老闆都說了張飛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那肯定是真的了,這麼歷害的話,我們哪裡是張飛的對手,誰第一個上去,肯定是先死,不如先觀望著,於是曹營諸將都沒動,仍在觀望。
這個時候,張飛就納悶了,怎麼這麼多人不敢應戰,就又吼了一句:
燕人張翼德在此! 誰敢來決死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這兩句話一出口,曹操身邊的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這裡千萬要注意了,《三國演義》中沒有說夏侯傑是被嚇死的,只是說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這很有可能是夏侯傑因為緊張,再加上曹操說張飛很歷害,又被張飛吼了兩句,嚇到了,嚇得掉下馬來,並沒有說嚇死。
夏侯傑掉下來馬來,很可能是摔暈了,但是隨後發生的一幕,讓人大跌眼鏡,曹操看到夏侯傑掉下馬來,居然第一個掉倒馬頭向西逃走,然後曹軍大部分全部就跟著曹操向西撤退,根本沒有人停下來管夏侯傑,很有可能有在慌亂中,暈過去的夏侯傑被曹軍馬匹踩死。
要知道那麼多曹軍,一下子看到主帥逃了,就慌張的跟著主帥逃走,誰還管得了夏侯傑的生死,所以夏侯傑是被活活踩死的。
曹操身為主帥,表現如此差強人意,實在是出人意料,曹操不僅第一個逃走,而且連盤住頭髮的冠簪都因為慌亂逃走而掉了,弄得曹操披頭散髮、倉皇失措的,可見曹操當時真是嚇到了。
張飛之所以能喝退曹軍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張飛在身後設定了疑兵,曹軍不敢冒進。
二是曹軍主帥曹操表現失當,長敵人威風,滅自已志氣,不僅嚇唬手下說張飛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而且第一個逃走,嚴重影響自已部隊的軍心,曹操在長坂一戰的表現,完全不像一個主帥,這才是張飛能喝退曹軍的主要原因。
-
7 # 西府趙王爺
長坂坡是個好地方,前有趙子龍捨身救阿斗,單槍匹馬闖曹陣,七進七出,全身而退。後有燕人張翼德奪聲殺人,當陽橋前上一聲吼,喝退曹操百萬軍!
然而《三國演義》並非完全杜撰,張飛斷橋阻敵確有其事。《三國志》等其他史書都有記載。
關於此事,《三國志》中寫到,張飛帶領20多名騎兵斷後,在橋上,面對敵軍大喊,我乃張飛,誰來和我決戰!沒有人敢輕易上前。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不過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張飛並非是憑藉喊聲嚇退敵人,看似粗魯的張飛,其實是憑藉謀略擋住了曹軍。至於嚇死夏侯傑,那更是有些誇張了。
一些頭腦過於實際的人覺得,張飛怎麼可能憑藉這麼點兵力,就擋住來襲的曹軍。認為古人被誇大之類的,其實張飛當時能夠擋住曹軍,主要是利用了敵軍的心理。
曹操軍隊進攻新野的時候,對劉備和劉表的實力瞭解不夠多。而張飛利用這一點,命令二十多名騎兵使用樹枝在背後製造灰塵。給對手造成了,背後樹林裡有伏兵的假象。
張飛驍勇善戰,在當時是很有名氣的。再加上曹軍初來乍到,軍心振奮。領軍的先鋒將軍都不敢冒進。萬一中了埋伏,打敗仗挫銳氣,這罪責是很大的。
眼見敵情不明,曹軍只好停下腳步觀望。古代戰爭都是短兵相接,戰場很慘烈。正是基於這樣的殘酷現況,兵和將都會很謹慎,但對於劉備來說,他們已經退無可退。張飛親自出馬,拖延住曹軍的騎兵,這在當時看來,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但《三國演義》對這一段有了添油加醋的描寫。說張飛一聲吼,把曹軍的夏侯傑給嚇死了,當時就從馬上摔下來,命喪當場。這個描述有些誇張了,《三國志》裡並無此內容。
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藝術源於生活,但必須要高於生活。《三國演義》能成為傑出的藝術瑰寶,也正是暗合了這句文藝創作的真理。過分呆板和現實的頭腦只會打壓創作,阻礙社會進步。
藝術和文化的傳承需要跟著時代昇華,只有如此,好的傳統才可以延續。張飛長坂坡這個例子,就是羅貫中結合真實事件,再加以潤色的典型案例。
總之,張飛憑藉其疑兵之計和個人的堅毅果敢,為劉備和新野百姓的撤離爭取了時間。從這一點來看,長坂坡之戰不僅是一場小對抗,更是一種情義和擔當精神的體現。
-
8 # 安定郡小書生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其次子劉琮投降。劉備率數十萬百姓南逃,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在當陽縣長阪追上劉備。劉備聞知曹操突然趕到,拋下妻子兒女自己前逃,並令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張飛守住河岸、拆毀河橋,怒目圓睜,手執長矛大叫:“我是張益德,誰敢前來與我決一死戰!”曹軍無人敢近,故劉備等得以逃脫。
這是《三國志·張飛傳》裡面對張飛在長坂坡的表現描述,至於在吼死曹軍大將沒有記載,但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對張飛在長坂坡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演繹。
話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後,便勒住馬,不敢近前。隨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見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曹操。操聞知,急上馬,從陣後來。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曹操驟馬望西而走,冠簪盡落,披髮奔逃。直到張遼、許褚趕上,扯住轡環。
這裡說的張飛嚇死的是曹操身邊戰將夏侯傑,可憐的夏侯傑、夏侯恩這兩位戰將都是曹操身邊部將,結果二人一出場就被滅了,純粹是為張飛、趙雲送經驗的了。夏侯傑此人在歷史上史料中不見記載,僅見於《三國演義》,而在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和黃正甫本《三國志傳》中,此人的姓名均被寫作“夏侯霸”,不過與歷史上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應非同一人。
至於曹軍如何能被張飛喝退,演義中已經交代清楚。
首先,曹操之前已經觀看了關羽秒斬顏良的表演,關羽告訴張飛比自己還厲害,這已經在曹操心目中留下陰影;其次,曹操大將都疑兵不前,張飛一騎獨守橋頭,更加凸顯出張飛勇猛無敵形象;第三,夏侯傑及時送上經驗,給曹操心理最後一擊,曹操率頭逃跑;第四,主帥率頭逃跑,部將不管明白的還是糊塗的都跟著主帥跑,軍隊馬上就會形成風聲鶴唳,大軍跟著潰退。
-
9 # 簡單平凡123123
“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張飛的這一句話,展現了“獅吼功”的巨大威力!直接讓曹操的一員大將陣亡,讓曹操退兵,一聲吼避免了一次廝殺。
那麼,被張飛這一聲吼給嚇倒的人是誰呢?這個人,叫夏侯傑。夏侯、夏侯,夏侯傑和夏侯淵有什麼關係嗎?
其實呢,夏侯傑和夏候淵之間沒有什麼關係,如果硬要說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的話,就是他們倆的姓氏是一樣的,可能幾百年前是一家子吧!夏侯淵和夏侯惇兩個人是兄弟關係,他們兩個人是曹操陣營裡面的重要將領,而夏侯傑和他們倆並沒有任何的親戚關係。
話說回來,為什麼張飛會在長坂坡上呢?張飛是靠什麼嚇死了夏侯傑呢?
一說起長坂坡之戰,很多人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長勝將軍趙子龍,事實上,趙雲也確實是因為長坂坡一戰而成名的,趙雲在長坂坡上打打殺殺,七進七出,將阿斗給救了出來,並在千軍萬馬之中殺死了曹操的50多員將領,還獲得了曹操的佩劍——削鐵如泥的青鋼劍。長坂坡之戰,註定是趙雲人生中的關鍵之戰。
可能有人會說了,既然趙雲那麼厲害,那為什麼還要張飛出手呢?趙雲再怎麼厲害,打了那麼久,總是會累的。更何況,趙雲面對的不是幾百個人,而是幾十萬大軍,時間一長,趙雲完全不是他們的對手。於是,諸葛亮就派張飛去接應趙雲,而這,就讓張飛的獅吼功就得到了發揮。
面對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張飛帶的人完全不夠,那他是怎麼做的呢?張飛就讓一些士兵在叢林之後,拿著旗子晃來晃去捲起塵土,營造出一種有伏兵,而且數量很多的假象,利用叢林作為屏障。曹軍數位將領看到後都不敢向前,擔心是諸葛亮的計策。
這個時候,張飛就開始挑釁了:
“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這一聲吼好像打雷一樣,讓不少曹軍大吃一驚,有的人甚至被嚇得兩腿發抖。曹操看著眼前的張飛,想起了以前關羽對他說的話:張飛是我的三弟,我三弟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神勇無比。
關羽的話和眼前的事實聯絡在了一起,曹操是真心不想打了,有了退兵的想法。張飛看著曹軍停滯不前,有想要後退的趨勢,又來了一句:
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這一聲比剛才那一句還要大,本來已經被嚇到的夏侯傑終於受不了了,從馬上摔了下來。他的這麼一摔,使得曹軍全面後退,大家都趕著逃跑了。
所以,夏侯傑究竟是被嚇死的,還是掉下馬後被人給踩死的,也就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了。聲音的重要性是不能小看的,在新版《三國》中曾經有這麼一幕:張飛對著士兵說,打仗要先練嗓門,為什麼呢?弓箭可以威脅到百里之內的敵人,而聲音,一支軍隊的聲音,卻可以震懾百里之外的敵軍。這樣子的教學,恐怕也是沒誰了......
-
10 # 三國逐鹿
張飛喝退曹軍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因為劉表之子劉琮即位後,面對曹軍不戰而降。劉備對此並不知情,更因此吃了大虧,不得已開始逃亡。而在趙雲趕到長坂坡時,身後還有曹魏的追兵。當趙雲見到張飛時,才鬆了一口氣,之後才順利的將阿斗帶到了劉備身邊。
張飛也是不負眾望,雖然部下僅有二十餘人。但仍然在長坂坡前三聲大喝,喝退了文聘、許褚、夏侯兄弟等在內的曹軍,更是直接吼死了一員大將。那麼這一將是誰?張飛又為何能喝退曹軍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個人認為在長坂坡上,張飛吼死的一員大將應該是夏侯傑。這一觀點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就有詳細的說明。如《三國演義》所言: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由此可見,在《三國演義》中,張飛三次大喝,使得曹操麾下的夏侯傑肝膽俱裂,因此而死。
而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由史書所言,我們可知張飛此時的神態,瞋目橫矛,足以使曹軍感到恐懼。而個人認為嚇死的會是夏侯傑,還因為夏侯傑自身的膽小性格。既然夏侯傑姓夏侯,那麼必然是與夏侯家族有些淵源的。但為什麼在此之前從未聽說過夏侯傑,可能就是因為其的性格過於軟弱。如"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之言,張飛幾聲大喝,就把性格膽小軟弱的夏侯傑給嚇死了。
第二,張飛在與曹操對陣時,採用了一些計謀。讓曹軍覺得張飛設有伏兵,因此撤退。在演義中,雖然張飛當時僅帶了二十餘人,但他並沒有把這些人擺在明處。也就是說,曹操此時並不知道張飛僅帶有幾十人。而張飛又在這二十餘人的坐騎後拴上樹枝,在樹林中來回走動,使得曹操和曹軍將士覺得,張飛之所以這麼有底氣,不怕曹魏大軍。就是因為覺得張飛埋有伏兵,所以才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曹魏大軍都在等著曹操的指令。其實個人認為,像曹操這樣的一代奸雄,即使秉性不良,但終究聰慧超群,軍事才能又非常的出眾。面對張飛的小小計策,應該很快就能識破。可或許正是由於曹操一代奸雄所帶有的多疑性格,再加上關羽曾經對他說的:“吾弟張冀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就在私下告誡將士,遇到張飛不可輕敵。此時面對瞋目橫矛的張飛,曹操自然就會對其心生警惕。再加上夏侯傑被張飛幾聲大喝嚇死,恐慌之下撤退也有可能。
第三,當時的形勢以及張飛的武力出眾,使得曹操不想與張飛直接對抗,選擇撤退。熟悉三國的人應該清楚,張飛有"萬人敵"之稱,而這個稱號也是他在戰場之中打出來的威名。馬超曾打的曹操丟盔棄甲,脫衣剃鬚,甚至差點死在馬超手裡。但張飛與馬超對陣,卻能夠與馬超打的不分伯仲。因此面對馬超十分忌憚的曹操,在面對張飛時必然也會有諸多考慮。曹操必然會盡可能的儲存自身的實力,不與張飛直接對抗。
再簡單分析一下曹操當時面臨的局勢。當時的荊州被東吳佔領,如果他糾結於討伐逃亡的劉備,那麼荊州及周邊區域必然會被東吳徹底吞併。到時候東吳就有了足夠的實力與曹魏對抗。但是如果他回到荊州,劉備處於逃亡時期,翻不起什麼大浪,又能夠制止東吳繼續壯大自身實力。
相較而言,自然是放棄討伐劉備,撤退荊州伐孫吳更為明智。而單就當時長坂坡之戰的局勢而言,曹操與張飛之間就僅有一道長板橋以供通行。曹操的部下人數眾多,但此時反而限制了曹軍的行動。誰也不能保證能夠與張飛速戰速決。因此曹操還是選擇穩妥的退兵之策。
因此個人認為,張飛在長坂坡前吼死的曹軍大將,其實是沒什麼名氣的夏侯傑。而至於曹操退兵的原因,除了張飛的武力讓人心有退意之外,還有就是曹操自身深思熟慮的結果。
你是如何看待張飛的?
回覆列表
張飛在長坂橋前的一聲大吼,直接把魏將夏侯傑給嚇跌下馬。而夏侯傑的死,除了與張飛有關外,很大程度上和曹操有著間接地關係。
夏侯傑是夏侯氏子弟,因為曹操和夏侯氏的關係,對夏侯氏也是有所提攜。在看到夏侯惇與夏侯淵等人跟著曹操飛黃騰達之後,夏侯傑也投靠了曹操。而夏侯傑投靠曹操之後,便一直跟在曹操身邊被重用。
在公元208年的時候,已經消化完袁紹勢力且成為北方最大諸侯的曹操,為了加快一統中原的步伐,決定率“百萬大軍”南下,試圖一舉消滅江東的孫權和荊州的劉備等人。作為被曹操重用的將軍,夏侯傑自然要跟隨曹操南下。
從許都到荊州,而且要打的是快速戰,曹軍可謂是馬不停蹄的連續奔襲。在這樣高度密集作戰下,為了追上從新野撤退的劉備,曹操先精挑細選出來的五千鐵騎用一天一夜的時間追趕劉備,而後曹操的大軍也隨後而進。也就是說,曹軍各部已經是身心俱疲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曹軍面對一馬當前的張飛時,看到張飛身後那煙塵滾滾的場景,便大都認為張飛是想誘敵,後方必有大量的伏兵。這麼一來,曹軍眾人的精神就會很大程度上的集中。也就是這時,曹操突然對眾人說,張飛有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的能力。
張飛身後有伏兵,張飛有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的能力,再加上作為曹軍首領的曹操疑神疑鬼。這麼一來,怎麼能不叫曹軍眾人高度緊張。雖然說他們作為武將,上了戰場,大都有“馬革裹屍還”的覺悟。但是,若當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他們還是會有所緊張的。
因此,這個時候的張飛突然把武器一揚,大叫一聲“吾乃燕人張翼德,何人敢與我一戰”時,不異於一聲驚雷,把一眾魏將都嚇一哆嗦。另外,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夏侯傑是一個“病體樵夫”,當時的身體狀況應該是蠻差的。只不過因為曹操重用的原因,不得不跟隨曹操南下作戰。
在身體重病、連續多天馬上奔襲,以及害怕張飛突然襲殺過來的情況之下,已經是高度緊張的夏侯傑被張飛突然一吼,自然是會嚇一跳跌落下馬。但是,突然跌下馬的夏侯傑卻是曹軍後撤的導火索。因為夏侯傑的跌落,曹操率先撥馬後撤,其餘將領也有樣學樣。就是因為這樣,還未能夠起身上馬的夏侯傑,就會被人馬相擠的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