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工廠就職,進入新的環境,跟原來的環境差別一般不小,上手快慢很容易讓人形成“第一印象”。怎麼最快最穩上手,擺在新廠長面前,不得不規劃一下。
回覆列表
-
1 # 飛飛妮妮
-
2 # 讀心解萬事
1.首先的知道高層給自己許可權和職責。2.瞭解自己所管理中層的情況(以便於在管理裡合適配合,不合適以後換)。3.重點把好銷售關(因為銷售團隊是每個生產廠家的現金流)。4.生產廠長的話要了解每個生產部門的主管情況。5.瞭解生產流程及每個環節。6.明白每天最高和最低生產量,並知道原因。7.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具體的事情。8.重點保證產品質量。
-
3 # 江南皮革廠門衛張師傅
作為一個廠長,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管理永遠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你只需要管理少數的管理層,切不可事事親為。
你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親信隊伍,這部分人包括管理層和底層少數人。一方面依靠管理層管理企業的發展。一方面依靠少數幾個正直的底層親信監督管理層和傾聽民意。
還要適時的放到廠裡條所謂的鯰魚,攪動廠內的死水。保持廠內的活力。
還要多出去看看,尋找變化,古語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天下。不可拘泥於眼下。
沒有萬金油的管理辦法,最適合的方法,只有你自己來尋找了。
-
4 # 商業聊摘
這種情況有點類似“空降”,對土著中高層們來說,可能大多都在拿著放大鏡在暗處觀望,觀望新廠長的能力、風格、喜好等等,相當於你在明處大家在暗處,這種情況下不建議傳統說的那種“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燒火”前先“知己知彼”,儘可能去窮盡有效資訊的蒐集。
所謂“知己”,是在新環境下的“己",也就是要知曉公司的經營狀況、當前市場狀況、自己所處的環境氛圍、外界對自己設定的或者期望的要求和目標是什麼等等。
所謂”知彼“,是”己“之外的一切,比如你的班子、你的員工、你的潛在支持者/中立者/反對者、你公司的競爭對手等等。
總之,掌握足夠的資訊資源是一切行動的前提。畢竟,瞭解清楚行情,做什麼都會相對有的放矢。
這是天降大任的感覺啊,是一份重要的工作
個人淺見,管理是識人、用人的藝術。
不知道這個廠長的許可權定義是一把手還是高管。
姑且站在一把手的角度來看待吧,理想狀態下的老闆考慮三步,用人、佈局、資金。如果什麼都操心會累慘,並且心力交瘁適得其反。
當然這是管理好了,該誰做什麼事,做到各盡其責的理想狀態下。
1,先識人
有句話說得好,“性格寫在臉上;人品刻在眼裡;生活方式顯現在身材;情緒起伏表露於聲音;家教看站姿;審美看衣服;層次看鞋子;投不投緣,吃一頓飯就能知道 。” ----很經典的話,你只要有足夠的閱歷! 其實, “人是可以貌相的”!
2,識局,讓副廠長給你介紹各部門主管,瞭解廠子的鏈條關係,如原料採購-倉庫管理-設計部門-生產車間-銷售部門-財務管理……等等看看各部門如何銜接,團隊如何配合運作的
3,資本,讓財務介紹瞭解廠子各方面運作成本、利潤空間,債務情況。俗話說有錢好辦事,看看有多少資本可運作,才知道能玩多大。
4,熟悉大局後再細化了解各部門,財務部門是否管好賬,怎麼管的,生產部門怎麼抓質量的……採購關係到重要成本,和資金鍊息息相關。銷售量大小關係到廠子的發展,銷售回款也關係到廠子發展良性迴圈~ 這些需要一個過程去熟悉瞭解。
5,瞭解廠裡規章管理制度,對了解到的不良情況,劣質員工馬上做出處罰決定,獎罰要分明,立威的同時也俘獲人心。
6,瞭解基層員工,生活條件,收支等,看有那些怨氣,有哪些滿意的~便於改善企業文化建設,得人心者得天下~所謂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7,當熟悉一陣子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哪些人適合做什麼心裡應該有譜了,哪裡需要如何整頓,改革,哪些需要保留~怎麼抓人心~逐漸向自己理想狀態靠攏。
大概想到這麼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