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為什麼臺灣大街上摩托車這麼多?
11
回覆列表
  • 1 # Skymap007

    謝邀請。摩托車在臺灣又叫“機車”,臺灣的各個城市對摩托車無任何限制,加上停車方便無需繳費,以及臺灣地處亞熱帶海洋氣候常年氣候溫潤適合摩托騎行,再有就是民眾環保理念及過往日殖民等歷史厡因,造就臺灣街頭摩托車大軍的風景線。

  • 2 # 老牛31899056

    朋友,當我朋友讓我推薦一些(臺灣的)私房景點時,我第一個想起來對總是摩托車瀑布。

    臺灣有三多,摩托車,檳榔,夾腳拖。去臺北旅行,總統府,臺灣故宮博物院,101大樓這些景點己經成了必修課。每當我朋友讓我推薦一些私房景點時,我第一個想起來的總是摩托車瀑布。

    摩托車瀑布景家位於淡水河上的臺北大橋。由於是連線新北市和臺北市的交通要道,每天上班高峰期,幾十萬輛摩托車要從這裡經過。紅燈時,滿橋盡停摩托車,綠燈時,塞滿橋的摩托L大傾瀉而下如過江之鯽。一早觀之,雖聽覺噪雜,嗅覺難聞,但視覺十分順暢。

    臺灣人擅長創意,不會放過一切有意思的細節,不僅大量影視劇,紀錄片製作者專門來臺北橋取摩托過瀑布的景。有人連求婚地點也選擇在了這裡。去年冬天,一臺客選擇在臺北橋停滿機車等待綠燈的時刻就地求婚,被出的臺妹不知是被幸福衝昏了頭腦,還是被摩托車陣慌亂了陣腳,直到100秒紅燈馬上轉綠時才說出我願意,隨後二人迅速奔向馬路對面,問開了一湧兩下的機車大軍。對此壯觀場景,有臺灣網友評論稱,求婚架勢像逼婚,過馬路的速特像私奔。

    每天以私奔般速度行駛在臺灣大街小巷的摩托車超過1100萬輛,幾乎等於全臺灣人口的一半,而全島的摩托車保有量超過1500萬輛。為了這些摩托車們順暢安全地行駛,臺灣交管部門不僅在橋和路上都劃兇了摩托車專用道,還拜託園林部門不要把各個環島中間的樹頭剪得太禿,讓騎士們等紅燈時,能多一片樹蔭。

    當然,政策有賞也有罰,面對上千萬輛摩托車,可能帶來的交通安全問題,臺灣制定了很嚴格的法規,輕型摩托車載人要罰錢,騎車人不戴頭盔要罰2千臺幣(4百多元人民幣)。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相關法律也在與時俱進,最新一條關於摩托車安全的法規產騎車用手機,罰款1乾颱幣(2百多元人民幣)。

    法律還規定,騎車的和坐車的都得戴頭盔,所以臺灣的摩托車騎士們一般都會隨車帶著兩個頭盔,自己戴的略貴,給乘客備用的那個頭盔往往比較簡陋,就隨便往車把上一掛,也不會擔心被人偷。當然,停車場裡也有掛著精美的備用頭盔的摩托車。

    但話說回來,臺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摩托車?不同的人給出過不同的解釋。在臺北,騎摩托車的大多是住在市區周邊的上班族,上下班高峰期不想擠公共汽車和捷運,開車停車位貴且難找,再加上友善的道路環境,摩托車幾乎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我曾大致算過一下,騎摩托車一公里的油錢大概只有一元多臺幣,相當於三四毛人民市,十分合算。

    而在臺灣的中南部和東部地區,摩托車更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我一個高雄的朋友跟我說,在南部摩托車幾乎是當地人,尤其是流氓地痞的標配,而且車一定得貌相,越是資深地痞,車就一定越舊越老。一方面因為舊生都比較小,在車流中鑽來鑽去比較方便,二是老式的車,給多大油門就加多大速度。現在的車,都必須加裝電腦控油裝置,太肉,開不快。

    當然,在我看來,臺灣的摩托車那麼多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人,當地根本不禁摩。即使像臺北這樣的都市,也只有相當於北京長安街的那一小段道路對摩托車有限制,其他道路並不隨便開。沒有任何一任市長敢下令禁止摩托車上路,除非不想再當選。我的一位老師跟我說,在你看來摩托生上坐著的都是一個個騎士,在市長們眼裡,那可都是一張張選票啊!。朋友,大家好,臺灣因為住房,土地私有化,政府搞拆遷改造公路難,臺灣公路差,停車位更難,私家汽車在臺灣沒有太大的市場。臺灣的公共交通也不發達。最後帶來的是摩托車統治了臺灣人的交通,通行。

  • 3 # 康莊大道北的扛精

    沒去過臺灣省,吸引我的只會聽說過的美食而已。看過新聞,在臺灣省成人禮父母就會送兒女一臺機車及頭盔,同時會告訴他們注意安全。機車很方便,巡航時間長、維修方便。我大陸人民騎電瓶車,行駛無聲音,不能引起路人注意,多發路人擦碰事故。電瓶質量差,使用週期短、電瓶車後市場時代,存在更大隱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唐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