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
2 # 青春無恆
康熙年間民間有“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說法。之後康熙帝隱瞞身份,私訪民間,發現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嚴懲貪官,澄清吏治。回到京師後,讓百官都嚐了嚐糟糠的味道,藉此告誡百官要勤政愛民。
康熙年間民間有“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說法。之後康熙帝隱瞞身份,私訪民間,發現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嚴懲貪官,澄清吏治。回到京師後,讓百官都嚐了嚐糟糠的味道,藉此告誡百官要勤政愛民。
還記得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嗎?在其中的第三部《錦袍記》劇情開始的時候,康熙皇帝的耳邊總是有聲音在說,“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但是其他人都聽不到。康熙滿臉沮喪:“難道只是衝著我來的嗎?”“康熙,康熙,吃糠喝稀”,聲音很大。之後康熙帝隱瞞身份,私訪民間,發現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嚴懲貪官,澄清吏治。回到京師後,讓百官都嚐了嚐糟糠的味道,藉此告誡百官要勤政愛民。
(康熙微服私訪記劇照)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這句民謠雖然藉助影視作品從而廣為人知,但是還是具有一定真實性的。然而今天我們對康熙朝的認識多停留在對盛世的歌功頌德上,如政治清明、人口眾多、文化昌盛、科技發達、軍事強大等褒義詞都用來形容康熙一朝的繁榮。筆者也不是要否定康熙帝的功績,畢竟他平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葛爾丹,大興仁政,為清朝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康乾盛世的黑暗的一面,不然在同時期怎麼就留下來“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民謠。
(康熙帝)
接下來跟大家聊聊康熙朝的黑暗。康熙雖然常說“治國莫要於懲貪”,但是他在懲辦貪官的過程中,往往考慮到他們往日的功績,懲罰不夠嚴厲。如重臣明珠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私收賄賂,被御史彈劾後,只是受到了免職的下場。大家想想如果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會怎麼處罰,估計得剝皮實草吧!到康熙朝後期,吏治更是廢弛,致使弊端叢生,從各省布政使司到州縣,大都藉故截留和挪用錢糧,戶部官吏貪賄徇庇。而在收支中又日益增加各種名目的額外費用。賬目繁雜,管理混亂。因此,戶部錢糧的虧空競達到二百五十餘萬兩之多。戶部虧空如此多銀兩,官員貪汙成風,民間百姓的生活又能好到哪裡去。
(康熙微服私訪記劇照)
另外,康熙朝,還大興文字獄,比較大型轟動的文字獄為明史案、黃培詩案、南山案和朱方旦案件。除此之外,清朝康熙年間修建了大量的皇室陵園,為後來統治者大興皇家園林開啟了先河。以至於等到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使團的英華人說普通華人 “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