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茶坊
-
2 # 穿越再現彼岸
這是慈禧太后(同治皇帝未親政,慈禧垂簾聽政)、曾國藩(曾國荃的哥哥)、李鴻章三方對待即將覆滅的太平天國戰功的博弈。李鴻章選擇了多次抗旨,不增兵援助曾國荃,這三方博弈中,李鴻章笑到了最後。(曾國荃像,曾國藩九弟)
慈禧太后對曾國荃獨立進攻天京(南京)的想法?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異軍突起,成為清政府的主力。隨著時局的發展,湘軍勢力越來越大,慈禧太后老謀深算,在即將攻克天京的時候,想讓李鴻章的淮軍增援曾國荃,真實的意圖是分曾國荃湘軍的戰功,讓李鴻章的淮軍和湘軍對立,這樣清朝中央政府好控制局面。萬一曾國藩反了,大清同樣朝不保夕的。(慈禧像)
慈禧的政治手腕還是比較厲害的,大局把控有一手的。
李鴻章的想法。李鴻章同樣是明眼人,看出了慈禧太后的意圖,怎麼辦?曾國藩是李鴻章的恩師,有提拔之恩,為了組建淮軍,曾國藩還將自己兩營精銳撥給李鴻章,淮軍才得以迅速組建。兩邊都不好得罪,李鴻章施展了著名的“拖”字訣,用各種理由推脫不去增援。曾國藩曾經寫信給李鴻章讓他增援曾國荃,估計慈禧也給曾國藩下了旨意,一定要求李鴻章增援天京,分曾國荃的戰功。(李鴻章像)
李鴻章寫信說他要增援浙江的左宗棠,這事後來左宗棠知道了,心裡氣的夠嗆。因為浙江在左宗棠大軍的攻擊下,太平天國的軍事勢力幾乎要消滅乾淨了,用著你李鴻章增援嗎?兩個人的嫌隙也因此而生。
在曾國荃總攻天京前,李鴻章寫信給曾國荃,說他要增援合擊天京。所有這些都是李鴻章的“拖”字訣的施展,早就注意各地局勢發展並進行分析,就是等待曾國荃儘快攻克天京。曾國藩的湘軍當時勢頭正勁,得罪恩師和湘軍對淮軍和李鴻章本人的發展很不利。
曾國藩的想法。1862-1864年,湘軍曾國荃部全力進攻天京,久攻不克,曾國藩心裡也是著急。攻克天京對湘軍來說是定鼎之戰,要奠定湘軍在清朝政府的地位。對待慈禧要求李鴻章增援曾國荃的事情也是心知肚明,不過沒有辦法。表面上要寫信督促李鴻章趕快增援曾國荃,內心的想法也只有李鴻章清楚了,李鴻章曾經是他的“首席幕僚”,能不知道攻克天京意味著什麼嗎!(曾國藩像)
李鴻章瞭解曾國藩的想法,拖著不去增援,曾國藩心裡應該是非常高興的。
曾國荃攻克天京,清政府大功而不賞!外圍的壓力都給了圍攻天京的曾國荃,如果仍然久攻不克,李鴻章還是要增援的,拖久了慈禧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曾國荃拿著李鴻章即將增援的信,給自己的部下做總攻動員,再打不下天京,人家真要來分功勞了。
1864年6月16日,曾國荃部終於將天京城炸開一個缺口,天京陷落。尚未完全攻克天京的曾國荃趕緊彙報天京已被攻克的訊息。
曾國荃滿心喜歡的等著朝廷的表彰,1864年6月26日,朝廷的上諭來了,不但不表揚他而且訓斥了他。上諭是這樣說的:
該逆死黨尚有萬餘,曾國荃於攻克外城時,即應一鼓作氣,將偽城盡力攻拔,生擒首逆。乃因大勢粗定,遽回老營,恐將士等貪取財物,因而懈弛萬一。
原來天京還有天王府內城沒有攻克,曾國荃就跑回老營報功勞,那些太平天國的聚斂的財物怎麼辦?曾國荃的部隊有兩大特色:第一,貪財好搶;第二,殘酷好殺。
1864年7月11日,清廷又發了廷寄,追問太平天國的財寶去了哪兒。並且借題發揮了一番,是這樣說的:
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歷年最久,戰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保勳名。惟所部諸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儆,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
旁敲側擊曾國藩以及曾國荃等將領們,大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意味。咸豐皇帝有遺命,攻克天京著封王,事情成功了,曾國藩只封了個侯。
從歷史的發展可以看出,慈禧此後大力削弱湘軍,轉而扶持李鴻章及其淮軍,從這一方面看,李鴻章笑到了最後。 -
3 # 歷史好奇怪
關於李鴻章的不來,曾氏兄弟不僅不會憤怒,而且還會心存感激。因為大家平生玩的都是燒腦的權謀,有些事一切都在不言中。
在針對太平天國的最後關鍵一戰,也就是湘軍圍攻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的這場戰役,雖然太平天國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戰略收縮,氣候難成,到了早晚都是將要打下來的地步,但是關鍵就在於由誰打下來,這就是一個值得玩味的事情了,咸豐帝可是有言在先:先入金陵者封王。
可以說在戰術層面,此地是湘軍曾國荃和太平軍李秀成的較量,但是在戰略層面早已把這一點甩到很遠的外面,比的是清朝的各實權派多方暗中較勁,比的是謀全域性的心機與智慧,背後涉及了極多的權力鬥爭。1
首先,面對整個湘軍平叛的戰略重心天京(金陵),為什麼只選擇了由曾國荃部來進行戰略主攻呢?第一點,是曾國荃部曾作為主攻攻佔了當時扼守南京的上游門戶——安慶,作為太平軍後期的最厲害的兩位將領之一陳玉成也不久身死,太平軍除李秀成,已無人可用。
而克復安慶對於湘軍來說本身就是是一件極值得興奮事,原因是得安慶便可以望南京,控住南京的上游大門,想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太平軍只得陷入極為被動的防禦局面,而攻佔賊穴、克復金陵指日可待,這樣的曠世大功多麼激動人心啊,時不我待,對建功立業懷揣熱忱的曾國荃如何能放過這個機會!
第二點,面對李秀成的東征蘇浙,率二十萬兵力在東南爭蘇常,克杭州,在蘇浙一帶頗有開拓,但是對湘軍而言,東南乃是賦稅重要來源,東南不保則湘軍糧餉無著,糧餉無著則不戰自自潰。是以湘軍的打算是學著太平軍的“老把戲”以優勢兵力圍魏救趙,重兵圍天京以牽制李秀成部回援天京,其後天京告急,秀成果來,最終竟然沒有想到李秀成所部在雨花臺無法擊退曾國荃,最終佯攻變成了強攻,這是後話。
第三點,曾氏兄弟的小心思,機遇稍縱即逝,不能拱手讓人,此時單獨吃下果子,進攻天京必然是最好的時機。此時我們看湘軍幾部的兵力分佈配置,當是時鮑超所部受阻於寧國,多隆阿部被調往陝西尚未回來,左宗棠一部遠在浙江,李鴻章部受制於蘇常,這種大好的局面再加上有彭玉麟的水師作為策應,如此大功,天予不取,曾氏兄弟豈不是太傻了。
慈禧不希望曾國藩曾氏兄弟獨攬巨功,下旨令李增援當然事實上曾國荃一開始並沒有很快的拿下太平天國的首都,畢竟對於太平天國而言,這是一道絕對的最後防線,洪秀全和李秀成都知道一旦天津陷落,那麼整個太平天國的命運也就會就此劇終了,因此曾國全與太平軍陷入了長達三年的鏖戰之中,損傷消耗極為厲害。
此外對於朝廷而言,尤其是當時的掌權者,慈禧太后來說。看待曾國藩兄弟在圍困南京的路上似乎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心裡是格外矛盾的。一方面他作為統治者自然是希望儘快的消除長達十幾年的太平天國之亂;
但是另一方面她肯定是不希望曾氏兄弟功高震主的;咱不說咸豐帝曾經臨終的遺言,所謂的克復金陵者封王,這句話不可能給慈禧有什麼壓力,反正說話的人都死了,欠的帳誰還敢找慈禧來要不成?但是僅單單是曾是兄弟日後獨領首功會造成養虎為患,尾大不掉的風險,所以讓朝廷十分警惕,也讓這個手腕強悍的女人所忌憚。
針對這種局面,慈禧太后自然是更多希望有非曾氏人馬增援曾國荃的,消除在攻佔天京的戰事中曾家兄弟的功勞權重,防止尾大不掉。而此時左宗棠還在浙江陷入一種相持的局面,離得最近而又有能力增援金陵的只有已經平定蘇常的李鴻章,因此便下旨李鴻章所率淮軍火速增援,以分擔曾國荃苦戰的壓力,而暗地裡是想讓李鴻章去摘桃子。
李鴻章的大局觀和高情商,順便惹惱了左宗棠李鴻章是一個極富戰略格局和大局觀思維的人。能成為後來晚清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頂尖人物,怎麼會看不出來此間有許多風險呢?
李鴻章若是率軍去增援了曾國荃,不僅自己不會受到重賞,還會造成與曾國荃曾國藩之間的過節,尤其曾國藩乃是其授業恩師,還會給自己烙個小人之名,一舉之間竟有三敗。
他不會獲得大功的緣故在於,當時天京已在酣戰,曾國荃所率的吉字營和貞字營,進行了匡日持久的艱苦圍城作戰,此時李鴻章若是來,即便是他日攻克,自己也是錦上添花,畢竟他是援軍,曾是主功。但他也會因此而分了曾國荃部的主要功勞,甚至達到朝廷希望的分曾國荃功勞的目的。
對於曾國荃和他的部下們而言,將勢必形成一種對李鴻章極其仇視的,人家打了好幾年,就指著攻破金陵城,獲得一件大功來升官發財,淮軍若是來了,幹摘人桃子的事,光一個李臣典就能活吃了李鴻章。
那麼頭疼的李鴻章,想出了一個什麼辦法呢?那便是他十分擅長的拖字訣;因為朝廷下旨了,他不可能違抗朝廷的旨意,而且作為老師的曾國藩還有模有樣的寫了一封信懇求李鴻章來援,向朝廷彰顯自己不願獨佔功勞,但這都是紙面上的,聰明的師徒倆自然彼此心照不宣的明白對方心裡在想什麼,但是慈禧也不傻,知道李鴻章是個老油條,在七日內連下三道聖旨,讓李鴻章火速趕往。
李鴻章是真的滑,藉口浙江局勢比金陵更加險峻,於是去了浙江去幫助左宗棠圍剿太平天國之匪,左宗棠也不是傻子,一看李鴻章這明擺著不想搶曾國荃的功勞,卻無恥的打起了我楚軍的秋風,大怒之下,立刻上奏朝廷稱李鴻章越境搶功,於是罪了左宗棠,兩個人隨即做了一輩子的冤家對頭。
朝廷一看,懂了,知道這老小子不逼緊一點看來是不會去金陵的,再次發旨催促,李鴻章迫於無奈,於是在同治三年五月十三,命劉銘傳等部27營會攻天京,當然在此之前他先給曾國荃通了一個信,大概意思就是:你再不攻進金陵城,我就要來了。
曾國荃把這個信給全體圍攻金陵的部下們看過之後,突然士氣提高了好幾個等級,將士們咬咬切齒的紛紛表示:老子們的功勞絕對不能讓楚軍和淮軍給摘桃子了!彷彿似有天助,第2天,圍了長達三年的天京就被攻破了。
利益分配,多方平衡於是呢,這場針對朝廷希望用李鴻章來分功曾國荃的陽謀套路,被李鴻章以惹怒左宗棠為代價給化解了。
事實上呢,曾國荃也並沒有勝出。在攻克天京之後的論功行賞中,他只是獲得了和李鴻章一樣的一等伯爵,甚至還受到了申斥。同時曾國藩受到了朝廷的褒揚,而這是其實是對曾是兄弟獨佔功勞的敲打,表示不滿。
“浙江巡撫曾國荃六月十六日攻破外城時,不乘勝攻克內城,率部返回孝陵衛大營,指揮失宜 “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歷年最久,戰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保勳名,惟所部諸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儆,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所以姍姍來遲的李鴻章並沒有功勞上受到損失,即便他當時來金陵增援,也不可能超過曾國荃的主攻;所以綜上來看李鴻章似乎是這場權謀中相當得利的那一方,除了得罪了號稱今亮的左宗棠,沒有什麼損失,當然左公可能因為李鴻章的浙江強功,有些小虧,但後來也剿捻徵西北,戰功也都彌補回來了。
一場暗流,就此達到多方的平衡,當然此間還有沈葆楨對局勢的敏銳判斷,背叛舉薦自己任巡撫的老師曾國藩,早早倒向慈禧一方得以被重用制衡曾國藩的故事,過程不再具述,但是高人玩權謀,真是過癮啊!
-
4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曾國荃是湘軍最兇殘的人物,殺人如麻,而且揮金如土,他是曾國藩的九弟,因其統兵征戰善於挖戰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因其作戰勇猛有九帥之稱,曾國荃心毒手黑,每攻下一城就命令他手下吉字營湘軍放假三天,任憑手下官兵燒殺搶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實行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強姦輪姦婦女,曾國藩縱容曾國荃屠城難辭其咎,所以曾國荃手下每次攻城都奮不顧身,鋌而走險,因為有好處,曾國荃每次攻城打了勝仗,總是把搶來的金銀回湖南老家置田蓋房,據說曾國藩權傾朝野沒有為自己置地造屋,圍困安慶三個月,曾國荃用地道填埋炸藥轟開安慶北門城牆,城內太平軍由於飢餓己拿不動刀槍,主將葉芸1萬六千名官兵投降,曾國荃命令投降的太平軍一百人一批領路費,然後將他們捆綁起來押出後門破頭,將一萬六千人全部斬首,曾國荃也得綽號曾剃頭曾屠夫,曾國荃將安慶城內英王府所有財富全部裝上船悉數運回湖南老家,曾國荃攻打天京也是在南京城外深挖壕溝,廣築防禦工事將南京包圍水洩不通,南京是六朝古都城池又高又厚也不是輕易能攻打下來的,曾國荃的吉字營湘軍最多不過五萬人,但是曾國荃想要清廷宣告他才是戰勝太平軍第一功臣,但是他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下場,當時太平軍在南京城內兵力並不多,主要是對付江浙一帶的援軍,曾國藩準備讓李鴻章的淮軍增援自己的九弟曾國荃,遭到曾國荃斷然拒絕,這個功勞曾國荃不能與任何人分享,經過一個多月圍城打援,打退了太平軍的援軍,曾國荃靠自己的力量攻打南京城,曾國荃的心腹戰將李臣典點燃埋在南京城牆下三萬斤火藥,曾國荃吉字營湘軍攻入南京城開始屠城,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屠殺無辜百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強姦輪姦婦女,大肆屠殺沒有抵抗能力的太平軍,到處挖掘窯藏搜刮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其貪婪殘暴聞名天下,民間流傳曾國荃吉字營湘軍擄掠金銀如山,難計其數,長江成百上千艘舟船滿載金銀財寶駛向湖南老家。南京城被洗劫一空為了隱藏罪惡,曾國荃縱兵放火燒房整個南京城一片火海,兔死狗烹,曾國荃並沒有青雲直上,因為朝廷也需要金銀彌補國庫虧空,而曾國藩卻報告洪秀全國庫沒有金銀,曾國藩是官場老手也知為臣之道,經過深思熟慮,急忙以曾國荃病情嚴重為由將曾國荃開缺回湖南老家。曾國藩生性剛毅,以理學治軍,深信《淮南子》說法,功可強成,名可強立,曾國荃可加一句,財可強致,曾國荃大發戰爭財,他深知民間十二字直言,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能撈多少就撈多少,決不能手軟。曾國藩滿口仁義道德,卻很少講珍惜生命,長期封建鐵血專制下人民的生命如蟲草。
-
5 # 初中數學張老師123
持續3年,圍攻天京,戰鬥異常殘酷,曾國荃面臨多少艱難險阻?蒼天知道,曾國荃自己知道。
擔當重任、圍攻天京、曾國荃渴望建功立業
湘軍消滅了安慶的太平軍之後,曾國藩部署:曾國荃率部沿著長江向東進攻金陵(天平天國的天京);李鴻章率領淮軍進攻上海及其周邊的太平軍,完成任務後,再向西部進攻。
1862年5月30日,曾國荃進佔雨花臺。曾國荃率領湘軍圍攻天京正式開始。
洪秀全命令楊輔清、洪仁玕支援天京,二位將領趁著夜晚,突然襲擊湘軍。
洪秀全多次命令李秀成回援天京。李秀成率領20多萬大軍,號稱60萬,與天京城內守軍相互配合,對曾國荃湘軍發起猛烈進攻。
曾國荃設在雨花臺的軍營營牆,好幾處都被太平軍大炮轟塌了。但是,曾國荃率領湘軍拼死抵抗。
太平軍又用其他多種辦法攻擊曾國荃的湘軍。
這時的曾國荃滿懷雄心壯志,一心渴望建功立業。
曾國荃率領湘軍頑強抗擊太平軍,雖然遭遇重重困難,但堅決不解除對天京的圍攻。曾國荃的湘軍損失確實不小。
可是,曾國荃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建功立業的決心更大。
太平軍將士繼續拼命抵抗,沒有一人投降。
眼看著已經快到三年時間,曾國荃圍攻天京,還是沒有突破太平軍的防守。
與此同時,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取得的勝利一個接著一個。
1864年5月,淮軍攻佔常州,逮捕並殺死了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淮軍基本上消滅了上海、江蘇等地的太平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因為曾國荃的湘軍還是沒有攻破天京,清朝皇廷多次下旨,催促李鴻章率領淮軍儘快與湘軍會師,聯合進攻天京。
十分清楚清廷慈禧太后的用意,又非常瞭解曾氏兄弟的李鴻章,到底會採取什麼措施來破解自己的難局呢?
瞭解國藩、看透其人、李鴻章不想得罪恩師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門生,並且曾在老師身邊擔任了很長時間的貼身文書。李鴻章當然對曾國藩十分了解,師生之間也是有過嚴重分歧的。
1860年秋天,李鴻章反對曾國藩將軍隊遷移到安徽祁門駐紮;李鴻章認為李元度不是大將的材料、不適合領兵防守徽州。
曾國藩不採納李鴻章的主張。結果,在安徽南部,湘軍潰敗。失敗後,曾國藩就用嚴厲的措辭舉發彈劾李元度。
李鴻章對曾國藩的做法極度不滿,憤怒離開了曾國藩的軍營。後來,經過多人從中調解,以及曾國藩本人的招延聘請,李鴻章才再度回到湘軍大營。
至於兄弟曾國荃進攻天京,久攻不下,曾國藩非常著急。同時,天京之戰的成敗對於湘軍在清朝的政治地位至關重要。
現在慈禧太后下旨命令李鴻章增援曾國荃,曾國藩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曾國藩寫信給李鴻章,督促他儘快支援曾國荃,試探李鴻章有沒有想法。
接到信件,李鴻章判斷這是曾國藩的表面應付之舉。他是不想得罪老師的,他在思考如何虛以逶迤。
清楚慈禧、老謀深算、李鴻章施展政治手腕
曾國藩的湘軍乘著消滅太平天國的東風,快速發展壯大起來。清政府一方面希望利用湘軍剿滅洪秀全,另一方面又擔心湘軍實力強大,構成自己政權的威脅。
精於權術的慈禧太后當然不會眼看著湘軍獨自攻破天京、從而居功獨大。
慈禧太后在太平天國敗局已經確定、只剩下天京被圍的時候,下旨命令李鴻章前去援助,其意圖很明顯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儘快絞殺洪秀全,另一方面利用後起之秀李鴻章去分得一部分戰功,從而儘快成長、形成可以與湘軍抗衡的一支武裝力量。
因為必須有兩支忠心耿耿的軍隊、相互制衡,才有利於清朝中央把控全域性。
李鴻章何等聰明,對於慈禧太后的心思判若觀火。他非常渴望自己的實力強大起來,但是也不願成為對抗湘軍的武裝力量。
李鴻章還有一點看法,那就是:如果自己實力發展過快、功勞太大,慈禧太后也是不能容忍的。
李鴻章思考著:如何在清廷與曾氏兄弟之間尋求平衡?
看穿國荃、急功好利、李鴻章致信投石問路
憑著李鴻章的眼光,看穿曾國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早在幾年前,上海方面請求曾國藩派兵保護。曾國藩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首選自己弟弟曾國荃領兵東下、保護上海。
但是,曾國荃堅決不去,他一心一意要親自攻取天京、建立奇功偉績,他希望利用攻佔天京的大好機會,獲取政治上極高的地位。
正是曾國荃的拒絕,才給了李鴻章招募與組建淮軍的機會。
透過這件事,李鴻章看穿了曾國荃的秉性。曾國荃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就怕別人搶了自己的功勞、從而錯失升官發財的機會。
正如李鴻章的判斷,此時的曾國荃為了攻破天京、想方設法、殫精竭慮,40歲不到的人,竟然在短短時間中、頭髮熬白了一大半。
一頭不能得罪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朝朝廷,另一頭要恰當處理自己與曾氏兄弟的關係、不至於為了搶功而翻臉。李鴻章做的極其巧妙、十分成功。
李鴻章將自己的軍隊駐紮在蘇州、常州一帶,時刻觀望天京方面的局勢。
在清廷多次緊急催逼之下,李鴻章應付朝廷,派出小股部隊前往天京會攻。這支部隊不緊不慢地向天京靠近。
就在曾國荃對天京發動總攻之前,李鴻章派人極速送信給曾國荃、投石問路。一方面諮詢是否需要增兵;另一方面告訴曾國荃朝廷多次命令增兵支援。
1864年7月18日,曾國荃的得力干將在天京城牆下方挖好地道、埋好炸藥。等待第二天發火點藥。
為了激發湘軍將士們的鬥志與豪情,曾國荃把李鴻章發來的諮詢公文當眾展示,並且說:人家軍隊已經到了,我們辛辛苦苦戰鬥了兩年的功勞就這樣拱手讓給別人嗎?
眾將士齊聲回答:不惜生命,爭取勝利!
1864年7月19日,湘軍將天京城炸開一個缺口,透過20多米的城牆缺口,湘軍像潮水一樣湧進天京城。
急於表功的曾國荃,還沒有完全佔領天京城,就迫不及待地向北京彙報自己的戰功。
湘軍攻破天京之後,曾國藩拉著李鴻章的手,激動不已,一再表達感激之情。曾國藩對李鴻章說:我們兄弟微博的情面,全部依靠巡撫(此時李鴻章是江蘇巡撫)保護才安然存在的。
後來,李鴻章在清朝政壇上的影響確確實實超凡卓爾。連慈禧太后都說:李鴻章是“再造玄黃之人”。
李鴻章逝世的訊息傳到慈禧太后處,慈禧太后當場淚流滿面,對身邊的人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急功近利,往往欲速則不達;豁達處事,常常勝利到最後。
我是:岳飛的飛。
回覆列表
曾國荃是湘軍統帥曾國藩的胞弟,因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九,綽號“曾老九”。可他還有一個綽號“曾鐵桶”更加廣為人知,是指他打仗時善於挖濠圍城,把敵人圍得猶如鐵桶一般嚴實。
1861年9月,曾國荃攻克長江重鎮安慶,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失去所有屏障,徹底暴露在湘軍面前。曾國荃率部沿長江向天京發起進攻,很快掃清天京外圍據點,屯兵天京南門外的雨花臺。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弟子,其父李文安和曾國藩是同科進士。曾國藩扶植李鴻章建立淮軍。淮軍以上海為大本營,向天京方向靠攏,攻佔常熟、蘇州,與曾國荃率領的湘軍形成兩路夾擊之勢。
當時太平天國賴以生存的糧餉基地是忠王李秀成開闢的蘇福省,它以蘇州為中心,下轄常熟、江陰、無錫、太倉、松江等地,是整個江南地區最富庶的區域。李鴻章攻佔蘇州、常熟,也就意味著掐住了太平天國的命門。曾國荃打起仗來是把好手,但這個人跟他的哥哥曾國藩的性格有著天壤之別。曾國荃好大喜功,自稱平生“殺人如麻,揮金如土”,在他麾下的吉字營是湘軍中軍紀最差的隊伍之一。吉字營每佔領一座城池,曾國荃默許官兵在城內劫掠三日,行徑如同土匪流寇,令城中百姓叫苦連天。
1862年3月,曾國荃率部抵達雨花臺,開始修築營壘,揭開了天京保衛戰的序幕。這場戰役是太平天國覆滅前的最後一戰,也是曾國荃一生經歷的最為艱苦的戰役之一。曾國荃在太平天國數十萬大軍的重兵壓境下,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再加上當時瘟疫盛行,湘軍將士非戰鬥減員的情況非常嚴重。雨花臺大戰中,湘軍險些被太平軍攻破營壘,戰況險象環生。
這裡不得不佩服曾國荃的過人之處,憑藉著超人的忍耐力和頑強的戰鬥意志,加上湘軍水師源源不斷的接濟,湘軍度過了最危難的時刻,擊敗了李秀成率領的太平天國援軍。
此後,太平軍再也無力對湘軍發動反攻,憑藉明太祖朱元璋修建的城防工程,據城死守。曾國荃趁機將天京幾乎合圍,拿出他的看家本領——挖濠圍城。這一圍就是兩年,清廷見曾國荃久攻不克,下旨給坐鎮蘇州的李鴻章,令其率精銳之師會攻天京。李鴻章師從曾國藩多年,非常清楚自己的恩師想讓自己的九弟獨得攻克天京的首功。於是李鴻章藉故推脫,一會兒說淮軍連番惡戰,急需休整;一會兒又說隱匿在蘇常地區的賊寇有反撲的跡象,無法抽調兵力會攻天京。
當時咸豐帝已經駕崩,實際執掌朝政的是慈禧太后,她指示軍機大臣連番下旨,嚴責李鴻章迅速出兵,被催得實在沒有辦法的李鴻章竟然派兵南下,進入浙江追剿殘寇,把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氣得七竅生煙,奏報朝廷,斥責他“越境掠功。”朝廷意圖調派援軍會攻天京的訊息傳到曾國荃耳中,急得他暴跳如雷。他召集諸將,將朝廷的邸報拿在手中,大聲問道:“援軍就要來了,我們辛辛苦苦的打了兩年,難道要將這份功勞讓給別人嗎?”(他人至矣,艱苦二年以與人耶?)諸將齊聲答道:“我們拼死也要攻下天京。”(願盡死力!)
1864年7月19日,曾國荃手下大將李臣典在城外挖掘地道三十餘處,轟塌城牆二十餘丈,湘軍如潮水般湧入城牆缺口,一舉攻佔天京,曾國荃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獨得首功。
李鴻章寧肯抗旨也不願派兵會攻天京,主要原因是不願得罪老師曾國藩。事後,曾國藩執手向李鴻章表示感謝:“愚兄弟薄面,賴子保全。”曾國藩對李鴻章既有師生之誼,又有知遇之恩,冒著得罪恩師的風險去爭奪一個首功的虛名,對李鴻章來說是得不償失的。況且,曾國荃這個人一向桀驁不馴,極難相處,自己也犯不上為了這個虛名去得罪他。至於抗旨不遵,李鴻章已經有把握朝廷不敢拿他怎麼樣,因為淮軍在他的統領下屢建奇功,且具備了一定的軍事實力。何不乾脆做個順水人情,買老師一個面子,這樣做可謂皆大歡喜。
曾國荃原本以為剿滅太平天國,朝廷會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封賞。當時朝廷上下都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咸豐帝生前曾許下承諾,剿滅長毛者封王。誰知,慈禧太后最終只封曾國藩為侯爵,封曾國荃為伯爵。同時,李鴻章和八杆子也打不著的湖廣總督官文也給封為伯爵。與此同時,朝廷還下嚴旨追查天京寶藏下落,氣得一向心高氣傲曾國荃舊疾復發,曾國藩趁機勸他開缺回籍。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曾國藩也曾說:“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凡事盡力去爭取,但不要報著過於強烈的功名心,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未必會有好的結果。希望我們時刻都能懷著一顆平常心去努力,相信上天不會對你的付出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