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郡小書生

    秦宓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辯才。從早年仕於益州牧劉璋麾下,到最後投降劉備。曾勸阻劉備出兵伐吳,結果劉備大怒,差點就被砍了。辛虧諸葛亮出面求情,才保住性命。諸葛亮主政蜀漢時期,才將秦宓從獄中放了出來,拜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後官至大司農。

    張溫是吳地有名的大帥哥(容貌奇偉)、紳士(少修節操),同樣素以能言善辯著稱,被孫權拜為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

    公元224年(蜀漢建興二年、孫吳黃武三年),這年諸葛亮與東吳修好,孫權也派輔義中郎將張溫作為使者,至成都回訪。在蜀地為張溫餞行席間,秦宓與張溫舌戰,說得張溫無言以對。同樣這次出訪,張溫也被蜀地士族大大的捧了一番,回到吳地就極力推崇蜀漢政權,結果惹怒了孫權,恰逢暨豔事件,從此張溫失去了重用。

    秦宓與張溫的辯論,其實是以張溫出題、秦宓作答進行。實質上是一次蜀漢政權與孫吳政權在意識形態上的一次交鋒,透過對“天”的爭辯來為本國爭取政治上的正統地位。張溫:天有頭嗎?秦宓:有頭。張溫:頭在何方?秦宓:在西方,《詩經》說‘於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也就意味著無頭無尾。張溫以天是否有頭髮問,其意就在刁難秦宓。秦宓如果回答無頭就明顯落了下風,結果反其道回答有頭,並引用《詩經·大雅·皇矣》中的句子證明天的頭在西方。這本是一首讚美周文王的詩,其中“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翻譯過來就是“老天面對商紂王如此殘暴無道,又身居大位,都實在看不下去,只好將頭轉過去看向在西岐的周文王。”

    秦宓在引用該詩不但巧妙地回答了張溫的提問,還有隱喻蜀漢正處在在西方,正是老天認為的天下主人。

    當然秦宓引用《詩經》中“眷戀西望”確實證明了“天”是有頭的,如果沒有頭怎麼看呢。但是“天”的頭就不一定在西方了,誰能證明“回頭向西看”就一定在西方,在中間也可以向西看啊,相反如果在西方一抬頭都是向東看的啊。)

    張溫:天有耳朵嗎?秦宓: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於水澤,聲聞於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麼來聽?

    (面對張溫的天的耳朵的問題,秦宓也就更加不能回答沒有耳朵了,畢竟天的“頭”都有了,怎麼能夠沒有“耳朵”呢。於是秦宓就說“天處在高位,卻能傾聽位卑事物之聲”。又援引《詩經·小雅·鶴鳴》中“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翻譯過來就是“鶴在深遠之水澤中高鳴,聲音上達於天”。

    這本是一首勸諫周宣王要廣求賢士的詩歌,詩中以鶴比喻隱遁的賢士,雖然他們在野不仕,但是他們的鳴聲卻能讓遠在朝廷的天子聽到。

    蜀漢自稱繼承漢統,秦宓隱喻蜀漢政權招賢納士之意。)

    張溫:天有腳嗎?秦宓:有,《詩經》說‘上天的步履那麼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麼行走?

    (“天步艱難,之子不猶”出自《詩經·小雅·白華》,翻譯過來就是“天道執行出現散播國運艱難之妖氛很久了,數代周王沒有預料到此變化的根由”。

    這本是一首周人譏刺周幽王後褒姒的詩作。“天步艱難,之子不猶”正是講述褒姒來歷的詩句。按照《毛詩註疏》的解釋,“當年在夏朝將要衰亡時,有兩條龍妖,一個巫卜收藏了它們的口水。後來周厲王開啟藏盒來看,口水變成了一隻烏龜。一個少女遇見了它,然後就懷孕了,一直懷了幾十年直到周宣王時牲下一個女兒,她很害怕就將孩子拋棄了。這個女嬰長大後,褒華人將她貢獻進周幽王後宮之中,幽王很寵溺她,這就是褒姒”。

    借“烽火戲諸侯”的主角褒姒,用來形容東漢末年皇帝猶如周幽王一般寵幸身邊的人,疏遠忠良,最後導致天下大亂,妖孽橫行,最終亡國。既切合時事,又為天找到了腳。)

    張溫:天有姓嗎?秦宓:有姓。張溫:姓什麼?秦宓:姓劉。張溫:您怎麼知道?秦宓: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

    (“天”非人,因此“天”的姓氏很難回答。面對張溫的刁難,秦宓卻另闢蹊徑,以子隨父姓的常理,反推出天子姓劉而天也姓劉。

    秦宓藉此回答進一步申明蜀漢政權的正統性,寓意東吳政權即使再怎麼強大,依然只能是臣子的身份。

    其實對於秦宓的這個回答,張溫還是能夠辯駁的。畢竟此時漢獻帝已經禪位給曹丕,而且孫權還向曹魏稱臣,被封為吳王,即使張溫不承認天子姓劉也理直氣壯。)

    張溫:太陽誕生在東方吧?秦宓: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

    (古人用日代表天,這裡張溫用“日出於東”暗示東吳才是天命所在,正好是對之前秦宓處處強調蜀漢是天命所歸的反擊。而秦宓的回答翻譯過來就是,就算你們東吳是太陽,也遲早會落於西方,暗示就是蜀漢遲早會滅掉東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把件的保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