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orest醫生祥子

    丁香和小茴香、花椒都是溫裡藥,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於煮肉、煲湯用的藥食同源的食材,不僅芳香濃郁,且有治病防病的功用。所以提起丁香就會想起小時候過年時,那香氣撲人、保留在記憶裡燉肉的濃郁香味。

    父親經常給我們說,對於胃寒體質,丁香還可以泡茶,能夠起到溫暖脾胃的作用。

    下面咱們瞭解一下丁香的作用或功能主治。

    一、丁香的功效

    丁香為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藥源出自《雷公炮炙論》,習稱公丁香,主產於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在中國以廣東、海南一帶為多。

    丁香藥性辛、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

    二、丁香的作用或功能主治

    1、胃寒嘔吐、呃逆

    丁香辛溫芳香,能溫暖脾胃而行氣滯,尤其善於降逆,故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作用,臨床治療胃寒呃逆很常用。治療虛寒呃逆,常與柿蒂、生薑、黨參等藥同用,如丁香柿蒂湯。

    治療虛寒之嘔吐、洩瀉、食少,多與白朮、砂仁等藥同用,如丁香散。

    在中醫院進修時候,婦科老師治療妊娠惡阻,習慣把丁香和人參、藿香等藥共同配伍。

    2、脘腹冷痛

    丁香溫中散寒而止痛,臨床上,治療胃寒脘腹冷痛用丁香,加延胡索、陳皮、五靈脂等藥,效果顯著。

    3、陽痿,宮冷

    丁香性味辛溫,能入腎經,有溫腎助陽起痿之功用,多和附子、淫羊藿、肉桂等藥同用。

    此外,丁香外用也有溫胃散寒、止痛的功效,比如常用的丁桂兒臍貼,裡面主要成分就是丁香和肉桂等藥組成,對於寒邪引起的脘腹冷痛效果顯著。

    三、丁香的使用注意

    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中藥十九畏記載:丁香畏鬱金。

    四、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

    經常聽父親說,丁香芳香,泡茶喝能夠防治口氣、反胃和奔豚氣。

    那麼奔豚氣又是什麼呢?

    父親經常給我們講解,奔豚氣其實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神經官能症,就是患者自覺有那麼一股子氣,從少腹部上衝胸咽的病證,病名見《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臨床上,冠心病病人也會出現類似證候。

    2、《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洩痢、七情五鬱。”

    這裡說到“七情五鬱”,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人體的正常情志活動,但七情太過就能致病。

    五鬱則是五種鬱證的總稱。《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就有:“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洩之,水鬱折之。”其實這是對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鬱證的治則。

    後世則將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稱為五鬱。所以丁香對鬱證的治療也是有理可據的。

    五、現代醫學研究

    1、化學成分 丁香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乙醯丁香油酚、丁香烯醇、庚酮、水楊酸甲脂、a-丁香烯、胡椒酚、苯甲醇、苯甲醛等。

    2、藥理作用 據研究,丁香內服能夠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減輕噁心嘔吐,緩解胃部脹氣,為芳香型健胃劑;其水提取物或醚提取物均有鎮痛抗炎作用;丁香酚有抗驚厥作用;丁香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及白喉、綠膿、痢疾、傷寒大腸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並有較好的殺瞞作用;還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腹瀉、利膽、抗缺氧等作用。

    丁香辛散性溫餘,

    能除寒嘔降呃逆,

    心腹疼痛奔豚氣,

    溫胃散寒皆痊癒。

    由此可見,丁香泡茶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有助於胃寒嘔吐、呃逆,脘腹冷痛,陽痿宮冷的防治。

    但一定要注意,任何藥物的應用,都要在醫生的辨證指導下合理選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亡國君崇禎究竟是不是昏君?清軍壓境時為何要處死絕世名將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