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4742660573
-
2 # 繁星國學
感謝題主邀請。“君子”一詞是《論語》中的高頻詞,從開篇第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到全書最後一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真的是貫穿全文,以“君子”開篇,以“君子”收關。有人統計過,《論語》一書共一萬一千多字,“君子”先後出現了一百多次,平均每一百字就提到一次“君子”。
為什麼《論語》中“君子”佔據如此重要地位?因為“君子”在孔子眼中是理想人格的代表。那麼,在孔子眼中,君子有什麼樣的標準呢?“溫良恭儉讓”是全面的概括,這裡,我根據自己的理解簡單概括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重義輕利,鐵肩擔道義“義”“利”是儒家思想中相對的一組概念,重義輕利是儒家思想中非常突出的特點,也是君子人格必備的第一標準。“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義重於富貴,沒有義的富貴,君子不取;“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了維護道義,君子不惜捨去姓名。在儒家看來,君子就是能夠堅持道義,堅守正道的人。
二、仁者愛人,天下為公“仁愛”是儒家思想的另一個重要內容。作為君子,一定是有“仁愛”之心的人,是可以把對自己親人的愛推擴到天下所有蒼生百姓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仁愛的具體體現,以己之心推人之心。這都是君子所應該具備的品格。另外,君子一定是心懷天下,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人。孔子推行德教、仁政,他理想中的儒者是“君子儒”,是可以為國家百姓出力的人,而不是隻顧一己之私的人。
三、剛健有為,奮發向上在孔子的理想中,君子一定是積極向上,剛健有為的人。孔子和儒家思想都有強烈的“救世”意識,以實現國家百姓的安居樂業為己任,所以,孔子才周遊列國,向各個諸侯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而且,孔子也支援自己的學生輔佐國君施仁政,教化百姓。君子的另一個標準就是剛健有為。
四、一身正氣,傲骨迎風《論語》中的君子,不僅具有溫良恭儉讓的特點,而且,還有一身的傲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就是孔子借讚揚松柏的精神表達對君子品格的讚賞。而“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更是孔子直接表達出君子應該具有一種人格的清高和傲骨,道不同不相為謀。
-
3 # 好玩的國學
除了儒家的聖人還有希望,道家和佛家的理想人格基本上不可遇不可求。因為,儒家特別是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只要持之以恆地加強道德修養的話,是可以成為聖人的。在中國的儒家文化中,君子是僅次於聖人但又很貼近現實的一種理想人格的追求。在論語中,有大量關於對君子人格的描述。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等,他”對君子人格的追求,後來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文化性格,成為華人特別是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是君子,才符合我們對君子的期待,什麼樣的人格才是君子所應該具有的呢?
孔子的“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孟子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都是對君子人格的具體闡釋。“權重者不媚之,勢盛者不附之,傾城者不奉之,貌惡者不諱之,強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 ,從善者友之,好惡者棄之。長則尊之,幼則庇之,為民者安其居,為官者司其職,窮不失義,達不離道,此君子行事之準”。這就是君子的理想的人格。
而餘秋雨先生認為,君子有九個方面的特徵,“君子懷德、君子之德風、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君子中庸、君子有禮、君子不器和君子知恥”。這九種品質,我們可以簡化為三個層面,對國家和民族而言,君子是心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擔當精神的勇士;對社會和他人而言,君子有著推己及人、立己達人的悲天憫人的胸懷;對個人而言,君子是嚴於律己、修身養心、崇德弘毅的道德楷模。這其實是中國古代在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觀。
回覆列表
我看論語講座,看了500小時了,我覺得想把它學好,不但要堅持,而且還要有悟性,不像有些人說的,孔子周遊列國是掏資位,還是行道,總知不論在什麼時候,我們學四書,都是提高我們的身心,不要聽胡言亂語說孔子是賞家犬等等,那是你沒有一個真正的心去體悟,只是你做不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