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pietr49411

    讓我們先了解頻閃的基本概念。   那什麼是光源頻閃呢?光源頻閃就是光源發出的光隨時間呈快速、重複的變化,使得光源跳動和不穩定。當然人的肉眼並不能很容易地覺察到光源的閃爍,這主要取決於閃爍的頻率。一般地,在閃爍頻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覺察到光源的閃爍。而在8.8Hz時,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時,能被覺察的最大閃爍頻率(臨界閃爍頻率)是隨著光源發出的光強而變化的,隨著光強增大臨界閃爍頻率也增大,當光強達到最大後逐漸減小後,臨界閃爍頻率也相應減小。當光強以大於50Hz的頻率變化時,大多數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閃爍了,此時的光源就發出穩定、連續的光,因為這時人眼的反映已經跟不上光源的變化了。例如,人眼就覺察不到每秒100次閃爍(100Hz)的熒光燈的閃爍現象。   光源頻閃爍可以透過頻閃效應被證實。有時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當一個物體很快速地運動或轉動時,它們看起來好像運動得比他們實際的速率要慢,甚至當物體運動或轉動頻率跟光源閃爍頻率相同(或是整數倍關係)時,物體好像靜止不動。這就是頻閃光產生的原因,它是一種我們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發生的現象。事實上,由於頻閃效應,人們產生錯覺,而把一些快速運轉的裝置看成是緩慢運轉著甚至是靜止的是非常危險的。   光源閃爍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照明週期性閃爍:如交流熒光燈的頻閃以及由於電源電壓波動引起的光源閃爍;   2、照明非週期性閃爍:如交流熒光燈的啟動閃爍,各種故障閃爍;   3、顯示裝置閃爍:如電視機、計算機、電子遊戲機,廣告屏等掃描顯示引起的閃爍;   4、藝術燈光閃爍:如霓虹燈,彩燈和鐳射等閃爍。   光源閃爍實質上是從電壓變動——光通量波動——眼睛到人腦這個反應鏈的主觀感受。產生頻閃的技術機理,既有供電電源的因素,也有電光源效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設計不合理的因素等等。下面僅就常用電光源技術性能的角度,進行概括性技術分析。   (1)光源供電頻率低。白熾燈、高壓汞(鈉)燈、直管型(電感式)日光燈。在現階段, 絕大多數由50Hz工頻正弦交流電,直接向電光源的發光體供電。 其頻閃頻率為50Hz*2=100Hz,並且呈正弦波規律波動。   (2)光源電壓波動大。中國現階段工頻交流電源,瞬時電壓值波動幅度在 10%~20%之間,大大加重了頻率為100Hz,呈正弦波規律波動的頻閃深度。   (3)電光源效能。白熾燈為燈絲直接加熱發光的熱輻射性光源,發光體的發光功率,必然隨供電電源的頻率,呈正弦波規律波動。高壓汞(鈉)燈,直管型(電感式)日光燈,雖然是氣體放電發光的電光源。但由於其啟動與點燃均採用電感式鎮流器(不具備AC-DC-AC變頻功能)。所以,氣體放電發光體的放電功率,必然也隨供電電源的頻率波動而波動。電壓變動產生的影響,可以用視覺敏感係數曲線和閃變電壓限值曲線兩個概念來量化。   可以被人眼感知的光源閃爍,可以透過統計的方法來測得人眼的對光源閃爍的感覺特性。當閃爍頻率40Hz以上時,感覺就不靈敏; 50Hz以上的閃爍就完全沒有感覺。   光源閃爍對人的視覺系統有刺激作用,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人們長期在閃爍的光線下工作或生活,還可能影響視覺系統的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這種刺激作用或影響的嚴重程度與光源閃爍的強度、頻率、持續作用時間以及長期性有關。這種影響往往是緩慢的,因此長期以來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隨著電子化的高速發展,人們白天在交流熒光燈下和顯示器熒光屏前工作;晚上又在交流熒光燈下和電視機熒光屏前生活,甚至伴以眼花潦亂的藝術燈光,因此光源閃爍對視覺系統的影響問題日益突出。   尤其是電光源的頻閃效應,給人類生產、日常生活、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錯覺引發工傷事故:在電光源的頻閃頻率,與運動(旋轉)物體的速度(轉速)成整倍數關係時。運動(旋轉)物體的運動(旋轉)狀態,就會產生靜止、倒轉、運動(旋轉)速度緩慢,以及上述三種狀態週期性重複的錯誤視覺,引發工傷事故。 例如,機加工行業機床操作工,對正向旋轉的車刀,錯覺為倒轉。而進行緊急換向操作,損壞工件、刀具,甚者造成人員傷亡。   2、危害身體健康,影響工作:頻閃效應會引發視覺疲勞、偏頭痛。特別是機械行業採用高壓汞(鈉)燈,和輕工、食品、印刷、電子、紡織等行業,普遍採用直管型(電感式)日光燈的照明場合尤為明顯。例如,流水線上的外掛操作工,容易因視覺疲勞、眼花,引起偏頭痛。產生定位困難情形,生產效率低下。   3、傷害青少年的眼睛,造成近視。在中國80年代以後,直管型(電感式)日光燈,普遍應用於家庭、學校、圖書館等,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受害極大,視力下降明顯,近視眼顯著增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總兵究竟是多大的官職?